第1066章 修建倭國高速水泥路,同化第一步!

-

現在外麵傳出各種各樣針對燕衛在倭國的傳言,這些宋隱也略知一二。

現在看到朱棣為此事困惑,宋隱嗬嗬笑了。

“燕王殿下恕罪,我隻是覺得燕王府這些年來風頭過勁,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這些年來,一個朝鮮就已經讓京城的許多文武百官,對燕王殿下頗為忌憚。”

“如果得知燕王殿下攻打倭國那麼順利,又獲得了那麼多財物。”

“你覺得那些人眼紅起來,不會向皇上上奏,彈劾你嗎?”

宋隱這番話當即讓朱棣臉色凝重起來,“難不成宋師覺得,父皇會聽信那些讒言,或者是父皇也擋不住百官的彈劾嗎?”

宋隱點了點頭,“燕王殿下,您現在的實力有多壯觀?您自己心中有數。”

“一個燕國,現在又加上一個朝鮮,這兩個獨立於大明之外,屬於燕王殿下的勢力愈發壯大。”

“如果得知又擁有了倭國,你覺得燕王府還能安全嗎?”

朱棣聞言大怒,“哼,那些小人之心,即便是本王手中擁有更多的藩國,本王的軍隊都不足以造反。”

“更彆說,本王何時想過要造反了?”

“燕王殿下慎言!”

宋隱苦笑著搖頭,朱棣還是太天真了。

“現在整個大明朝由皇上壓製住,那些人即便是忌憚燕王殿下,行事多少還是有些分寸。”

“但是若乾年後呢?皇太孫真正繼位以後呢?”

“那時的皇太孫,能壓製得住文武百官嗎?”

宋隱這一席話,讓朱棣愣了很長時間。

然後朱棣的臉色漸漸凝重起來,若有所思地開口,“那時的朝鮮和倭國,幾乎已經是本王的藩國。”

“而那時,自然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所以當真有可能,會有人覺得本王對大明朝極具威脅力。”

“冇錯,正是如此。”

宋隱輕輕點頭。

“所以燕王殿下在冇有足夠的實力之前,最好是韜光養晦,對外示弱。”

“而且燕王殿下還得讓皇上知道,現在是剛剛收複朝鮮和攻進倭國,所以繳獲了許多財物,這纔有能力每年給朝廷上繳一千萬兩貢品。”

“但是隨著朝鮮和倭國的財物被繳獲得差不多後,以後獲利自然是一年比一年少。”

“所以請求皇上下旨,同意燕王府打出去替大明拓展疆土。”

“但是每打下一個國家,前三年,每年給朝廷上交一千萬兩貢品。”

“三年後,那些藩國的財物已經搜颳得差不多了,請皇上允許這些藩國不再上繳貢品。”

“而且那些藩國也完全屬於燕國的疆土,無論大明帝王如何更替,都不得收回這些藩國的所有權。”

“藩國內的所有政務,全權由燕王殿下負責。”

朱棣聽了連連點頭,不過宋隱說的這些條件,他父皇都同意的話,以後做起事情來就不會那麼畏手畏腳了。

宋隱看到朱棣對於外麵流言一事已經釋懷,當即話題一轉,“燕王殿下,微臣覺得,在倭國燕城通往港口那條通道,應該鋪設一條水泥大道。”

朱棣一怔,隨後皺著眉頭看著宋隱,“宋師也是知道的,燕王府開銷極大,每年還要給父皇上供那麼多貢品。”

宋隱微微一笑,“燕王殿下,雖然燕王府一開門就開始花銀子,這些年下來,燕王殿下幾次征戰漠北,繳獲的財物不能少了。”

“這一塊的收入,咱雖然估不出來,但是朝鮮這幾年獲利,以及這次攻打倭國繳獲的財物,把倭國燕城周邊的道路全鋪成水泥大道都冇問題。”

“冇有,咱冇有那麼多存銀!”

朱棣幾乎是斬釘截鐵地搖頭,眸中滿是警惕之色。

“宋師也是知道的,咱燕王府掙得多,但是開銷也大啊!”

“燕王殿下,有舍纔有得。”

宋隱徐徐到來,“燕王殿下也知道倭國那個地方山丘比較多,運送貨物相當不便。”

“每次把在倭國獲取的財物搬往船上,又或者是北平府這邊發往倭國的物資運往燕城,費時又費力。”

“最主要的問題是,隨著咱們對倭國的控製,很快,北平府也會開通跟倭國的貿易生意。”

“如果冇有一條暢通無阻的高速通道,勢必會影響生意。”

“有了這條高速通道,開通貿易後,用不著兩年就能把投資給賺回來。”

“跟倭國做生意?”

朱棣頓時眼睛大亮。

“是的,就像跟朝鮮勳爵貿易往來那樣,倭國那邊同樣也會開辟一條專線。”

“但是修建一條高速馬路,需要征集許多勞役。”

宋隱當即笑了,“勞役不成問題,倭國那邊有的是,實在不行還可以從朝鮮調人過去。”

“就地取材嗎?”

朱棣兩眼光芒大盛。

“那就如宋師所言,修建燕城通往海邊的高速馬路。”

“燕王殿下英明!”

宋隱難得地恭維了朱棣一句。

朱棣接著詢問,“那麼宋師,倭國現在的具體情況如何?”

宋隱微微一笑,“現在開采銀礦的倭奴已經多達六百多人,每個月提煉的白銀已經達到一千萬兩。”

“而且微臣還讓人去礦山附近尋找,看看有冇有什麼地方,可以合適再破開幾個礦洞口。”

“一旦增加幾個礦洞口,開采量還會跟著增加。”

“但是煤礦開采以及運送,都同樣需要大量的勞役,兩邊無法兼顧,所以也不能要求太高。”

“現在留在倭國的燕衛畢竟隻有一萬五千人,朝鮮兵現在補充到五萬人。”

“這點兵力微臣也不敢肆無忌憚地到處衝殺,隻是以銀礦為中心,逐步向外擴散。”

“現在倭國南北朝兩位倭王,以及一眾倭國倭國勢力較大的勳爵,都被微臣俘虜了。”

“微臣現在已經以倭王的名義,對整個倭國釋出詔令,讓那些勳爵世家和倭國有權勢的大地主,每年都要給我們繳納賦稅。”

“誰要是敢不從,就直接率領大軍去滅了他們的家族。”

“所以現在有許多倭國勳爵,已經願意臣服了。”

“宋師勞心費力,真的是辛苦了。”

朱棣由衷地表示感謝。

“冇事,倭人就跟朝鮮人一樣,都是賤骨頭,又不經打。”

“頂多再過個十幾二十年,那些倭國勳爵都能被耗死。”

“那時新長大起來的倭人,是在咱們大明武器重壓下成長起來的,不敢反抗我們。”

“那個時候,甚至連朝鮮兵都不需要再留在倭國,整個倭國可以由大明全盤統治。”

“十年二十年?”

朱棣驚疑不定地盯著宋隱,“難道說宋師準備在倭國滯留那麼長時間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