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朱棣都要當爺爺了

-

朱高熾一臉興奮地回來,雖然心裡高興,但是冇忘了禮數。

他先是恭敬地給朱棣行禮,“熾兒見過父王。”

然後又對宋隱拱手,“熾兒見過宋師。”

朱棣當下襬手,“行了,都自家人,快說說你小子在高興什麼?”

朱高熾當即唇角都裂開了,滿臉笑容,“父王,世子妃有喜了,父王要當爺爺了。”

“真的?”

朱棣眼睛都瞪直了,等反應過來後,頓時一臉大喜。

“哈哈,世子妃有喜脈了,咱的嫡孫就要來了。”

朱高熾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不過還算是冇有失去理智。

“父王,現在還不知道是男兒還是女兒呢!”

“閉嘴!”

朱棣直接瞪了朱高熾一眼,“那還用說,肯定是嫡孫。”

朱高熾無語地傻愣。

朱棣嫌棄地看了一眼他的這個笑傻了的兒子,然後轉頭看向宋隱,“宋師,你覺得呢?”

宋隱卻是神色相當肯定,“冇錯!”

朱高熾更加無語了,苦笑著搖頭,“這還冇生出來,豈能如此下定論。”

“逆子你是想找打是吧?”

朱棣怒視著朱高熾,就不會說些吉利話嗎?

朱高熾頓時有些無語地求助宋隱,“宋師……”

他當然也希望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是嫡長子,但這也不是他能做得了數的啊!

看到他父王滿腦子就隻有嫡孫子,這萬一生出個女兒來呢?

他父王會不會一怒之下去遷怒他的世子妃?

未曾想,還冇等他說完,宋隱就已經打斷了他的話,“你不用擔心,這次肯定是一個小子。”

“而且這小子還非常不錯。”

宋隱說得意味深長,但是語氣卻相當肯定。

看到宋隱說得如此篤定,朱棣反而有些愣住了。

不禁疑惑地看著宋隱,“宋師,怎麼咱覺得你也跟那道衍法師一樣?說話也神神叨叨了?”

宋隱涼涼地拋下一句,“世間萬物,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性,信則有不信則無。”

“那咱信!”

朱棣不再疑惑,笑意更深了。

一旁的朱高熾卻是心中更加著急了。

他擔心他的世子妃到時萬一生不出小子來,他的父王空歡喜一場。

豈不是世子妃坐月子都會忐忑不安?

看到朱高熾一臉的急色,朱棣嗬斥了一句,“還不快滾回去,告訴府中眾人小心照顧好你那媳婦兒,咱又不是老糊塗,有什麼好擔心的?”

“是,父王,熾兒這就回府。”

朱高熾離開後,朱棣剛纔嚴肅的神情瞬間恢複笑意。

“李文衛。”

“燕王殿下,臣在。”

聽到召喚,李文衛快步從偏店內走過來。

“從賬房支取兩百兩銀子,賞給照顧太子妃的大夫。”

“是,燕王殿下。”

李文衛領命下去。

朱棣再次看向宋隱,忍不住再問,“宋師,世子妃真的會給咱生下嫡孫嗎?”

宋隱狂翻白眼,瞪了朱棣一眼,“頂多就是十個月時間,等到瓜熟蒂落,不就什麼都清楚了。”

“嘖嘖,怎麼覺得你現在跟那道衍法師更像了,說話總喜歡打啞謎了。”

……

過了一週了,京城裡終於有新的訊息傳回來。

一名朱棣派到京城去打探訊息的人回來了。

“稟報燕王殿下,在北方官員以及朝中一些官員的強烈要求下,皇上讓錦衣衛配合宮中禁衛軍對科舉是否存在舞弊一事進行了調查。”

“調查中得知,主考官田中信和副主考吳清安等人,暗中授意負責重新批閱北方學子考卷的侍讀林憲泓和侍講張富平等人,故意將北方學子答卷最差的試卷呈給皇上。”

朱棣聞言大怒,“科舉考官擔負著替大明選拔人才的重擔,竟然膽子如此大,連科舉都敢進行舞弊。”

宋隱神色一冷,“拿到確鑿證據了嗎?”

聞言,那人神色有些古怪,“回宋大人,證據好像是有,又似乎是冇有。”

“嗯?”

宋隱和朱棣都麵露疑色。

那人連忙繼續,“皇上突然下令,怒斥主考官田中信和副主考吳清安等人,是藍玉黨羽餘孽。”

“藍玉餘孽?”

朱棣和宋隱兩人都微微色變。

藍玉當年是以叛黨被抄家斬頭的,因而但凡跟藍玉牽扯上關係都不會有好下場了。

那人點點頭,“現在田中信已經被髮配到西北苦寒之地,至於參與作弊的右讚善王炳文,侍讀林憲泓等人員,都已經被處斬了。”

“隻有侍講張富平並未跟他們同流合汙,在複查考卷時公平公正,所以冇有被皇上處罰。”

朱棣聽了麵色不善地點頭,“算他們南方士林還有幾個有良心的人。”

宋隱則是眉頭大皺,老朱頭還是一如既往地血腥,有點事情就斬頭。

突然間,宋隱都感覺空氣中瀰漫著血腥味。

看來老朱頭還老當益壯,還有精神動怒殺人。

但是朱棣卻對這樣的結果相當滿意。

他滿意是替他們北方學子正名,北方學子冇有不如南方學子。

同時,朱棣也有些遺憾。

這樣一來,想要將這些有賢才的學子招攬到燕王府,還任重道遠。

隨後讓人賞了這些到京城打探訊息的探子,每人一百兩寶鈔。

三日後,京城正式的訊息也傳回了北平府。

北方仕林自然是皆大歡喜,拍手稱讚。

而且朱棣還得知朱允炆被朱元璋嗬斥了。

原因是東宮裡有人跟科舉舞弊一案有關。

這件事情自然讓朱棣更加愉悅。

自從朱允炆被列為大明儲君後,他就一直明裡暗裡地打壓燕王府。

朱棣早就對朱允炆大為不滿,甚至已經到了公開的地步。

甚至根本都不顧及,會不會被錦衣衛抓到把柄報給朱元璋?

此時東宮內。

黃子澄一臉感激,不停地對朱允炆作揖,“微臣多謝皇太孫殿下相救之恩,不然微臣就死定了。”

這次他能躲過一劫,全是因為朱允炆將此次科舉舞弊案的幕後推手,讓東宮的劉春民背了黑鍋。

否則這次被斬首的就不是劉春明,而是黃子澄了。

朱允炆得意地笑了笑,“整個大明就屬你對咱最忠心,咱如果連你都保不住,還談何讓彆的官員對咱效忠?”

黃子澄謙虛地對朱允炆拱手,“皇太孫殿下向來愛護臣子,整個朝堂儘人皆知。”

這都能躲過一劫,黃子澄一臉激動,“往後像微臣這樣效忠皇太孫殿下的人,隻會越來越多。”

朱允炆聽了這話,心頭大喜,心頭有了一番算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