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朱高熾的請教,老朱要求富民進進城

-

此話一出,宋隱直接翻白眼,“你小子是看不得咱清閒是吧?”

“這樣吧,這件事情讓朱高熾負責,他也是時候開始學習處理政務了。”

“而且通過自己親自選拔人才,相當於給他增加了自己的門客和班底。”

朱棣聽到宋隱這建議,愣了一會兒。

反應過來以後,他有些疑惑地看著宋隱,“宋師何出此言?”

宋隱微微一笑,“現在你有了一個燕國,朝鮮還有倭國,但是這幾個國家都相隔十萬八千裡。”

“你自己一個人可以分身乏術地同時打理幾個國家嗎?”

“日後還不是需要朱高熾替你去治理朝鮮或倭國?”

“而且讓朱高熾對朝鮮和倭國的情況,越早熟悉越好。”

朱棣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宋師所言極是。”

……

朱棣同意讓朱高熾接手招錄人才的事情,宋隱十分高興自己又推掉了一件耽誤他養生的事情。

隻是冇想到,第二日大清早,朱高熾就一臉興奮地道宋府去拜見他。

“宋師!”

“父王讓我負責替燕王府招錄書吏,敢問宋師,這件事情我要如何著手?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宋隱歎了口氣,還以為自己推掉了一件大麻煩。

但是現在看起來卻是大麻煩變成小麻煩。

不過看到朱高熾那一副好學的樣子,宋隱也不忍心說他什麼了。

當下開口,“你替燕王府招錄人才,流程就按照科舉的流程來就行。”

“至於招錄的試題,回去讓你爹給你出就可以了。”

朱高熾今天可是存了心過來,要好好跟宋隱學習一通。

冇想到宋隱寥寥兩句話,就準備把他給打發了。

朱高熾頓時有些為難地看著宋隱,“還請宋師多加指導。”

宋隱當即瞪了朱高熾一眼,“你可是主考官,而且有整個燕王府書吏輔佐。”

“有許多書吏,已經替你們招錄過很多人了,他們經驗相當豐富。”

“可以讓他們幫你製定招錄章程,甚至考題都可以讓他們幫你出,不過最後還是要拿去給你老爹稽覈一下。”

“而且考題不能隻出一套,至少要在三套以上。”

“發放考題時不能按順序,而是隨機發放,總之前提是要防止有個彆書吏被有些士紳賄賂,從而在招錄考試時出現舞弊情況。”

“多謝宋師指點。”

聽了宋隱說出這番話,朱高熾神色輕鬆了許多。

當即興致勃勃地對宋隱告辭,然後返回燕王府,去找那些有經驗的書吏。

很快,燕王府招錄有學之士的公告,發了出去。

整個北平府頓時轟動起來,那些達官望族的家主們,更是激動地奔走相告。

朱高熾這幾日都忙得見不著人影,全力以赴撲在招錄書吏一事中。

好在朱高熾自從那日跟宋隱請教過後,就冇有再來煩過宋隱。

正當宋隱以為自己偷得幾日閒,過得相當愜意時。

卻見朱棣一臉陰沉地過來找他。

“宋師,父皇竟然讓戶部給隸屬京城的十八府,浙江等九個州府……給這些地方擁有土地超過八百畝的富民登記造冊。”

“至今已經登記了一萬五千三百戶,要求這些人舉家遷往京城,充實京城。”

這個訊息讓宋隱臉色劇變。

“這老朱頭老來老去了,竟然想拿地方土豪下手。”

朱棣也是臉色難看地點頭,“父皇一直覺得土豪士紳壯大後會欺負弱小,魚肉百姓。”

“所以打從父皇平複張士誠之亂後,就刻意地抑製土豪士紳壯大。”

“那麼,北平府可否有達到標準的土豪士紳?”

宋隱詢問。

朱棣搖搖頭,“並冇有。”

“那就好,這場風波還刮不到北平府來。”

朱棣卻有些擔憂,“北平府想必不出三年,就能出現這樣的富民。”

“三年?”

宋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按照北平府如此發展勢頭,三年還真能做得到。

朱棣再次點頭,“宋師有冇有什麼良策,可以應對此事?”

宋隱思忖片刻後笑了,“你用不著考慮三年以後的事情。”

“為什麼不用考慮?不是應該防患於未然嗎?”

朱棣對於宋隱的想法覺得非常奇怪。

“三年時間看似不長,但是以那位對你的忌憚,不必等三年,那位必定會想方設法打壓燕王府。”

“再說了,三年時間,已經足夠朝鮮發展起來了。”

“那時,北平府的那些豪門望族子弟,都會有人到朝鮮或者是倭國那邊擔任官吏。”

“所以他們的家族,肯定會在朝鮮和倭國買地置業。”

“現在皇上對於遷移的富民,重點在超過八百畝田地的富戶進行。”

“而且皇上重點遷移的那些富戶,則是那些霸淩百姓的人。”

“咱北平府一來冇有那樣的富戶,二來也冇有那麼多土地壯大富戶私產。”

“所以不必為這件事情憂心,何況三年後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也是啊!”

聽了宋隱一番話,朱棣頓時釋然了。

朱棣剛鬆了一口氣,就聽到門衛進來稟報,“燕王殿下,宋大人,燕王府鄒千戶來尋燕王殿下。”

朱棣頓時皺了皺眉頭。

冇有大事,鄒平不可能過來。

宋隱也想到了這種可能,當即揮手,“讓他進來。”

很快鄒平就行色匆匆地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一位麵生的官員。

“燕王殿下,皇上有旨。”

鄒平纔開口,那名官員就已經拿出皇上聖旨,“燕王殿下接旨。”

“……雖然那些北元賊子隱藏在草原深處,但他們卻是暗中蟄伏的洪水野獸。”

“你既然擔負著鎮守邊境的重責,那麼必定要做好以下十件事情。”

“第一,讓斥候四處查探,早做提防。”

“第二,派出專人統領精騎潛伏進草原進行打探。”

“第三,至少增設十路的斥候打探訊息。”

“……”

“第十,覈查軍餉。”

朱棣接旨後,一點也冇有驚訝。

朱元璋的做事風格向來如此直白。

來傳旨的官員將聖旨遞給了朱棣後,又拿出一本冊子,恭敬地呈給朱棣。

“燕王殿下,這本冊子是皇上親自寫的備戰方案和各種措施,還請燕王殿下仔細查閱。”

“咱定會仔細檢視。”

朱棣鄭重地接過了冊子。

並冇有人留意到,宋隱臉色愈發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