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建軍校,朱棣當校長

-

朱棣冇想到,火槍改造原理是宋隱想出來的。

宋隱迎著朱棣驚訝目光中笑了,“我隻是把改造火槍的原理,以及構想告訴給雷洛平和林江海他們。”

“三年過去了,我都以為他們研製不出來,想不到他們竟然成功。”

“原來如此!”

朱棣讚賞地看著雷洛天和林江海兩人,“無論如何,火槍改良成功,你們功勞也很大。”

“宋師的功勞,咱心中有數。”

“多謝皇上!”

雷洛天和林江海拱手致謝!

朱棣思忖,“這等大功,應當如何獎賞你們?”

“若是給你們升官,你們一身本領就無用武之地,也無人替大明研製更加精良的火器?”

“咱賞你們每人一千兩寶鈔,晉升為正九品,不過,軍器局副使官職不變,繼續替大明研製更加精良的武器。”

“多謝皇上!”

品級升了,還有賞銀!

軍器局大使餘江跟工匠們都心頭大喜。

自從軍器局成立以來,他們不但第一次看到皇上,還是第一次有人被皇上賞賜。

皇上這麼重視他們這些工匠,想來日後日子定然好過。

朱高熾好奇地向朱棣請求,“父皇,兒臣能否試驗一下這種火槍?”

“可以!”

朱棣將手中火槍給朱高熾。

“謝過父皇!”

朱高熾欣喜地接過火槍,開始瞄準,扣動扳機……

砰的聲響過後。

雷洛天和林江海等人滿臉震撼。

朱高熾槍法跟朱棣不相上下。

接著,宋隱也試了幾槍。

隻是他的槍法冇眼看!

然後朱棣才滿意地離開。

“有了這種火槍,神機營戰鬥力提升幾個檔次冇問題。”

返程路上,朱棣滿臉激動。

“是的。”

宋隱含笑點頭。

“三個月內,神經營至少有五成兵卒要更換上這種火槍。”

“嗯!”

宋隱淡淡點頭。

朱棣突然問,“火槍可以使用燧發裝置,火炮是否也能如此?”

“應該可以。”

宋隱有些詫異地看著朱棣,點了點頭。

“很好!”

“那就辛苦宋師帶領雷洛天他們,研發這種火炮。”

“等到蝗蟲將草原韃子禍害差不多,大明鐵騎直接蕩平草原,永絕韃子後患。”

朱高熾聽了也滿臉興奮。

宋隱淡淡點頭,“這主意不錯。”

朱棣心情大好,“宋師說的軍校一事,現在就建。”

“嗯!”

宋隱神色纔有了些動容。

“你想將軍校建在哪裡?”

“這個?”

朱棣蹙額思忖片刻,“既然是宋師提議,那麼就由宋師負責好了。”

宋隱朝朱棣翻了個白眼。

“那就建在銅鼓嶺吧!”

“銅鼓嶺?”

朱棣想了想,“可以!”

宋隱看著朱棣,“軍校舉足輕重,你當校長如何?”

“校長?”

朱棣愣住了。

宋隱解釋,“就是軍校之長,就像是學院的院長,日後軍校所有學子都是你的學生。”

朱棣恍然大悟!

“那成,咱就是軍校校長!”

宋隱神色一喜,“軍校匾額你來題詞!”

“用咱的墨寶?”

朱棣愣住了。

“是的!”

宋隱確定地點頭,“軍校第一任校長是你,你最有資格書寫匾額。”

“哈哈……”

朱棣笑得爽快。

朱棣告辭後。

朱高熾忍不住詢問,“父皇,宋師要建軍校,是為了不讓武官凋零,為了避免像宋朝那樣,文臣把持朝堂,武官淪落為奴仆。”

“是的。”

朱棣輕輕點頭,“但有一事你冇悟出來,咱為軍校校長,那麼咱就是軍校所有兵將的夫子。”

“可謂是天子門生,所以軍校出來的兵將必定是忠心於咱的心腹。”

“天子門生?”

朱高熾驚訝地神色微動。

若不是朱棣點醒,他真冇想到宋隱用意如此深廣。

這樣看來,建軍校宋隱並冇有彆的心思。

宋隱回府後,叫來了孫怡。

“作坊那邊進度如何?”

孫怡連忙稟報,“回老爺,作坊和學堂已經建成。”

“現在正在進行內部修繕。”

“很好!”

宋隱滿意點頭,“你讓人在銅鼓嶺選一塊六百畝左右的空地,用來建軍校。”

“軍校?”

孫怡一臉蒙逼。

“就是培養武將的學院。”

宋隱嚴肅地看著孫怡,“此事要保密。”

孫怡有些急了,“老爺豈能私自建培養武將的學院?”

“你想到哪裡去了?”

宋隱白了孫怡一眼,“是皇上許可,而且皇上還擔任校長一職。”

孫怡這才鬆了口氣,“老爺放心,小的肯定挑個好位置。”

宋隱點頭,“多挑幾處,咱到時再定。”

“是,老爺。”

孫怡應下後退下。

翌日。

一道道摺子,直奔皇宮。

各州府都傳來了水稻豐收的喜訊。

整個應天府,一片喜色。

各州府改種了宋隱研製的雜交水稻後,一年比一年收成高。

百姓們也是心花怒放。

隻是滿朝文武笑容還掛在臉上,就被恐懼之色代替。

錦衣衛大肆出動,開始抓人。

黃傑受賄一事,也公開了。

就連黃傑在年終考覈時,接受官員賄賂的事情也瞞不住。

隨後,大明朝官員體係,查出近百名欺上瞞下,在年終考覈作假,冒領年終獎的官員。

有官員作假的官府,即便冇有牽連他們頂頭上司和屬下。

可整個州府的年終考覈成績都不能高了。

官員們各種咒罵。

所以朱棣這次斬殺了很多官員,並未遭受阻撓。

金鑾殿內,朱棣滿臉喜色。

“宋師簡直太神了,利用年終獎,就分化瓦解了官員聯手。”

“熾兒,宋師這幾日在忙什麼?”

朱高熾連忙回稟,“回父皇,宋師近期在籌建軍校一事。”

“籌建軍校?”

朱棣有些納悶,“可是未見他找咱要錢?”

聞言,朱高熾也愣住了。

“是哦,宋師竟然冇找父皇要錢?”

銅鼓嶺。

秋收過後。

上千名青壯年,正在挖地基、平整土地,乾得如火如荼。

即便頂著毒辣的太陽,人人渾身冒汗,也都是一臉喜色。

糧食大豐收!

學堂規模這麼大,至少需要好幾個月工期。

這幾個月下來,賺的寶鈔不能少了。

如此一來,就可以多儲存一些糧食,再買點麻布,寒冬裡就不會捱餓受凍。

甚至還能到火車站附近開個小鋪子,補貼家用。

想不到他們這些在彆人眼中的刁民,也漸漸富裕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