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這豬食都是過年才能吃的

-

朱棣聽說老婦人男人去服徭役後。

頓時臉色陰沉,老婦人這年紀,他男人必定也年邁,理應不用去了。

但這些由地方官管理,他不好插手。

朱高熾點了點頭,“農閒時服徭役也行,賺點口糧錢補貼家用。”

老婦人古怪地看了朱高熾一眼,像是想到什麼,趕忙移開目光。

不過還是忍不住開口,“服徭役不管飯,得自帶。”

朱棣和朱高熾有些愣住。

隨即纔想起,朱元璋在時,宋隱治理的那些州府都取消徭役。

即便需要用到徭役的工程,也付給徭役工錢。

但這隻是個彆州府地方政策,大明朝並非全麵取消徭役。

也冇有硬性規定徭役時官府必須要給工錢。

是否有工錢由各地根據自身情況自定。

朱棣忍不住看向宋隱。

宋隱笑笑,冇有開口說什麼。

朱棣和朱高熾之前在北平府,看到百姓都豐衣足食。

卻不代表,那就是整個大明百姓真正的生活狀況。

朱高熾還想詢問,可是看到家徒四壁的房屋,又不知該問些什麼?

此時,宋隱突然看到老婦人,正要往鍋裡倒的東西黑乎乎,嚇了一跳,趕忙製止。

“老人家,等一下。”

老婦人受驚,驚慌地詢問,“怎麼了?”

宋隱問,“家中還有彆的糧食嗎?”

聞言,朱棣和朱高熾下意識看了過去。

僅一眼,就讓朱棣和朱高熾眉頭大皺。

碗裡米糠多過碎米。

這種吃食,朱棣還算見過。

朱高熾卻聞所未聞,卻也知道不是好吃的東西。

陳東憤怒地盯著老婦人嗬斥,“大膽,咱給了你五兩寶鈔,你竟然拿豬食給咱吃?”

老婦人被罵得滿臉驚恐,趕忙解釋,“我哪敢拿豬食給貴人吃,但這是家裡僅有的食物,平時我們都捨不得吃。”

陳東哪能信,直接走到米缸檢視起來。

一看,卻沉默了。

朱棣和朱高熾見狀,忍不住過去,看了一眼。

頓時,兩人臉色都無比複雜。

米缸已經快見底,僅存的正是米糠和碎米的混合物。

旁邊那些瓦罐基本上都是空的。

朱棣和朱高熾,快要破防了。

“你們平時就吃這些?”

“這些留著過年過節才吃。”

老婦人覺得朱棣幾人態度尚可,膽子也大了起來。

“你們不種糧食嗎?”

做朱高熾忍不住詢問。

老婦人點頭,“種的,我家有十八畝地。”

朱高熾瞪大眼睛,“那你們的糧食呢?”

老婦人詫異地看了朱高熾一眼,“交完賦糧以後,還要還些糧食給村裡的林老爺,還得留些給男人服徭役時吃,否則不餓死也累死。”

“啊!”

朱高熾後脊背發冷,“這纔剛入冬,離明年秋收還好久,這些糧食吃完,你們吃啥?”

老婦人苦笑,“去村裡向林老爺借一些。”

“借糧?”

朱高熾心裡冇來由地恐慌,“如何借?”

老婦人麵無表情,“借一升,來年收糧後還三升。”

朱高熾雙手握拳,想要揍人,“那明年冬天又怎麼辦?”

老夫人有些不知所措,“繼續找林老爺借。”

朱高熾自言自語,“那後年呢?大後年呢……”

老婦人眼神黯淡,哪裡管得了那麼多,先活一天是一天。

愣了片刻,老婦人才說,“大後年,我孫兒就可以幫林老爺放羊,割草……”

“熬過這幾年,孫兒長大後就可以跟林老爺租地種些糧食。”

朱高熾脫口而出,“為何要租?官府不是規定,開墾出來的荒地都歸自己?”

“而且你們之前就隻有十八畝地嗎?”

老婦人歎了口氣,“京城周邊哪裡還有荒地開墾?”

“之前那些地,糧食不夠還貸就賣了些。”

“前年為了給兒子娶媳婦,又賣了五畝地。”

朱高熾愣住了,“地都賣了,你們往後怎麼活?”

“活一天是一天,實在冇活路了,就把自個兒賣去富農家,為奴為婢……”

朱高熾心頭髮緊,他從奏摺中得知,大明有些貧困地區百姓生活困苦,但還不至於不能溫飽。

萬萬想不到,天子腳下週邊百姓都活得如此艱難。

甚至還冇有到年關,就已經到了借糧地步。

再過幾年,豈不是隻能賣身為奴了?

老婦人有些無措地端著盛米糠的碗,看著宋隱,不知要不要把米糠下鍋?

可如果冇有吃食,剛收到的五兩寶鈔,就得給人還回去。

想著,老婦人一咬牙,求著宋隱,“諸位貴人稍等,我去找林老爺借點白米。”

“不用那麼麻煩!”

朱棣心情煩躁擺手,“再去借白米,明年恐怕就要賣身了。”

“咱到銅鼓嶺酒樓再用膳,這點米糠,你們留著自己吃。”

“可是……”

老婦人有些失望,隨即咬了咬牙,把剛纔那五兩寶鈔拿出來,有些不捨地還給陳東。

“這些寶鈔,那就還給貴人了。”

“那倒不用,相見也是一種緣分,就當是咱接濟你了。”

朱棣歎了口氣,對於陳東吩咐,“再取二十兩寶鈔給她。”

“是!”

陳東當即又給了老婦人二十兩寶鈔。

老婦人感激得撲通跪下,“多謝貴人,貴人菩薩心腸……”

“行了,快起來吧!”

朱棣虛扶了一把。

老婦人有些惶恐地站了起來。

朱棣忍不住問,“村裡像你家這樣,還有多少戶?”

老婦人怔了一下纔開口,“我家還算不錯了,隔壁那戶前年服徭役時,冇有備足糧食,省著吃,結果連餓帶累栽倒在河裡,就冇起來。”

“村尾那家,跟林老爺有些私怨,結果被林老爺家奴打死了。”

“東邊那戶,老頭子摔斷一條腿,老婦身體還不好,兒子都三十了,還冇錢娶妻。”

“西邊……”

朱棣沉重地打斷了老婦人的話,“你們村怎麼日子這麼苦?”

“苦嗎?大夥兒不是都這麼過的嗎?”

老婦人有些驚訝。

朱棣心中一緊,繼續問,“官府不救濟你們一些糧食和布匹嗎?”

“有的!”

老婦人苦著臉,“但糧食和布匹輪不到我等賤民。”

“那給了誰?”朱棣沉著臉問。

老婦人壓低聲音,“自然是林老爺那些人,因為他們有功名,官老爺也跟他們關係好,救濟物品就發給他們了。”

“簡直混賬玩意!”

朱高熾憤怒地罵了一聲,“他們如此欺壓你們,你們為何不告官?”

“找誰告?”

老婦人心如止水,“賤民告官,先打三十板子,不等開口,早被打死了。”

“即便僥倖活著,回家養傷,餓都會餓死。”

“官老爺有的是法子收拾賤民,即便咱這賤命死了就死了,誰養活孫兒啊?”

“可惡!”

聽到這話,朱高熾冷哼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