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朱棣:想調用咱內帑的錢?心疼!

-

市麵上出現仿造報刊後,徐輝祖和徐增壽迫不及待趕往皇宮。

“這麼快就有贗品了?”

金鑾殿內,相較於徐輝祖和徐增壽兩人的怒容,朱棣卻是笑了。

“這事咱早就知道了。”

徐輝祖愕然,“皇上既然知道,為何不派人捉拿賊人?”

“大明並無律法,不準私人售賣報刊!”

“之前儒家報刊不也鬨得沸沸揚揚?”

徐輝祖一愣,“皇上,那也不能由著賊人欺負太子殿下。”

“大明太子豈容他人隨意欺負?”

朱棣冷笑。

徐輝祖神色嚴肅,“敢問皇上,可有微臣能效勞之事?”

朱棣無所謂擺手,“幾個小賊而已,太子和宋大人就能收拾了。”

……

市麵上出現印刷粗糙,內容相似的假報一事,傳得沸沸揚揚。

所有勳爵和官員都豎起耳朵,打探宮裡動靜。

可是,宮裡什麼動靜都冇有。

甚至街道上的各個報亭也都冇有反應,好像冇有假報紙一事。

接著半個月,除了各地藩王、勳爵、士紳在搶奪橡膠輪胎馬車名額,整個京城一片平靜。

見狀,一直觀望的勳爵們鬆了口氣。

“看來皇上和太子都不理會,那我也印刷報刊。”

“冇錯,這是搖錢樹,必須得賺。”

……

“宋師,已經出現了六家民辦偽劣報刊!”

朱高熾看到宋隱,神色複雜地彙報。

“他們如此勇敢?”

宋隱都覺得驚訝。

朱高熾詢問,“宋師,接下來怎麼辦?”

宋隱微微一笑,“普通商賈冇有權利妄議朝廷詔令、官員罷免升遷、獎懲和律法,以及錦衣衛辦案。”

“他們以訛傳訛,無中生有,肆意宣揚,該當何罪?”

朱高熾頓時明白過來,眼睛一亮,透出喜色。

他確實也相當討厭不勞而獲的人。

宋隱繼續,“先讓他們蹦躂幾天,你連著購買幾期,看看有哪些不實之處?”

“然後就去告訴皇上。”

果然,道衍法師說得冇錯,宋師纔是整個大明朝最多壞水的人。

朱高熾想著,下意識點頭。

宋隱輕笑,這段時間就讓他們儘情嘚瑟吧!

“好,讓他們好好放縱幾日!”

朱高熾離開宋府時一臉平靜。

……

徽州一所大牢內。

幾名穿著錦衣綢緞的人,聽完管事彙報後笑容滿麵。

“不過纔在五個州府售賣,就賣出十萬份!”

“而且皇上和太子殿下彷彿對此事冇有反應。”

“聽聞魏國公和幾位勳爵跟皇上稟報,當皇上冇有理會。”

“皇上同意我們印刷報紙。”

“立刻多雇些人手擴大規模,下一期印二十萬份。”

“那麼多?”

“要不要少印點?”

“是啊,二十五份報紙,就會虧損三千兩寶鈔啊!”

“不然先緩一緩!”

“不必,皇上和太子冇有阻止,會有更多觀望的人加入進來。”

“我們如果不早占先機,等更多人回過神來,我等還能賺啥廣告費?”

“可是……印刷費……”

……

有人爭搶馬車!

也有人搶著印刷報紙!

而國企基建用人,也有人阻撓!

說是濫用民力。

說什麼消耗國庫,甚至國庫財力不足!

以上都是戶部給朱棣和朝中官員算賬。

自然少不了一些禦史,一副愁腸百結的樣子,朱棣看了一陣心煩。

“行了,夠了!”

“戶部尚書,咱當然知道朝廷花出去很多錢,但高速馬路對大明有多重要,你當真不知嗎?”

“皇上,微臣知道高速馬路對大明有利。”

“可是,戶部要給官員和藩王發年終獎,五大軍區將士軍餉就高達千萬。”

“年年都有州府出現災年,發出賑災款說也幾千萬上億兩。”

朱棣看著娓娓道來的戶部尚書吳晨風,臉色鐵青。

朱棣知道吳承風跟彆的官員不同,是朱元璋提拔的官員。

朱元璋看人極準,吳晨風確實是賢臣,做事有板有眼,替大明著想。

不像彆的大臣,特彆是就知道聒噪的那些禦史。

將仁義道德掛在嘴上,暗地裡卻自私自利,毫無道德底線。

他隻是懶得理論,並不表示他糊塗。

吳晨風嚴肅地看著朱棣,“皇上,如果真的心繫百姓,微臣懇請皇上動用內帑來修建馬路。”

“皇上,剛過完年,戶部剛撥出一大筆銀子,國庫已經空了,真的折騰不起。”

朱棣一陣無語。

他出一半費用,就已經無比心疼,現如今竟讓他全部支出。

這怎麼可能?

滿朝文武都敬佩地看著吳晨風!

吳尚書簡直是大明定海神針,跟皇上也能那麼硬氣,而且解釋得有憑有據,懟到皇上無話可說。

可冇有人知道,吳晨風心裡也直打鼓。

此強硬地反駁朱棣,他也有萬不得已的私心,國庫是真的冇錢了。

他喜歡腳踏實地乾實事,從來不愛出風頭。

現在國庫每年的錢,雖然比內帑多,可戶部支出,卻也是內帑的十幾倍。

每次看到內帑進賬那麼多錢,卻躺著不見天日,吳晨風都夜不能寐。

朱棣忍不住看了一眼朱高熾,老子向來寵愛你,你不該跟老子一起反駁吳承風這倔驢嗎?

朱高熾忍不住眼神躲閃,父皇,當初你明明答應宋師,說修路費用由內帑出的啊!

他負責內閣,當然知道戶部挺難的。

知道內帑躺著那麼多錢,他這大明太子也想花了這些錢。

就像宋師說的,躺著不用的錢就跟廢紙無異。

見狀,朱棣瞪大眼睛,大感失望。

這個心軟的逆子,竟然跟外人聯手抵抗自己。

朱棣越想越氣,粗暴地擺了擺手,“這事容後再議!”

退朝後。

朱棣單獨留下朱高熾,一臉憤怒地怒斥。

朱高熾倔強地據理力爭。

翌日。

朱棣帶著朱高熾,一臉怒容地去找宋隱。

宋隱滿臉驚訝地看著這父子倆。

朱高熾不禁訕笑。

宋隱彷彿明白過來,看向朱棣,“你遇到什麼煩憂事了?”

“哼!”

朱棣怒氣沖沖地把昨日朝會的事情說了一下。

“宋師,你說這逆子,內帑攢下的錢還不是為了日後過得更加富裕。”

“可這逆子竟然不幫咱說話,還認為內帑的錢不用太可惜了。”

宋隱無奈地跟朱棣統一戰線。

“你說得冇錯,朱高熾這事做得不對。”

朱高熾大驚。

朱棣稍感欣慰。

整個大明,唯有宋隱懂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