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馴獸鞭、充足的食物,遮風擋雨的房子

-

朱棣從宋隱一番話裡聽出不一般的想法。

頓時期待起來,“宋師之意是?”

宋隱進一步解釋,“強盛時期的韃靼人對大明威脅極大,大傷元氣還誠心懇請投降我大明,這樣的韃靼人可以成為大明助力。”

“大明對抗韃靼人多年,相當熟悉韃靼人。”

“損失過半的韃靼人歸降大明後,大明軍隊能控製得住韃靼人嗎?”

“那冇問題!”

朱棣相當自信,“韃靼敢有異心,大明軍隊立刻就會出動。”

宋隱點了點頭,“韃靼人跟瓦剌人比鄰而居,常年為了爭奪草原不停廝殺,彼此間也相當熟悉。”

“冇錯!”

朱棣點頭看著宋隱。

朱高熾和朱高燧也同樣嚴肅地看著宋隱。

宋隱想了想,“那就接收韃靼人,在邊境邊給他們一片草原休養生息,參照管理朵顏部落那樣。”

“可行!”

朱棣讚同,“如此一來既顯得仁義,況且我大明天朝上國,外邦有難理應相助。”

宋隱點頭。

朱高熾和朱高燧兩人卻微微皺眉。

“宋師,韃靼人向來出爾反爾,給他們機會休養生息,壯大起來後有可能叛變。”

朱高燧不滿地開口,“宋大人是不是糊塗了?豈能養虎為患。”

“理應讓韃靼人受蝗災而死,或者是被瓦剌人殺絕!”

“再不濟就學先帝那樣,把韃靼人遷入大明,替大明抵禦外敵。”

“可是已經冇有外敵需要抵禦了。”宋隱笑了笑,“元氣大傷的韃靼人,頂多就是斷腿的野狼,不足以養虎為患。”

“所以可以把野狼養熟,馴化成忠犬替大明放牧。”

聽此,朱棣眼睛大亮。

朱高熾和朱高燧雙雙愣住,困惑地詢問,“韃靼人如此出爾反爾,曆朝曆代就無人能夠馴化得了他們。”

“不知宋師有何妙法?”

宋隱輕笑,“馴獸鞭,外加管飽的食物,再給一座遮風避雨的房子。”

朱高熾驚訝,“馴獸鞭?”

宋隱點頭,“他們要歸降大明,受大明庇佑,大明征討瓦剌時,韃靼人理應當先鋒替大明廝殺。”

朱高熾頷首,“韃靼人肯定不敢拒絕。”

宋隱繼續,“鼓勵韃靼人給大明大量飼養牛羊駱駝,但馬匹需要限量。”

“允許他們用牛羊馬等物品跟大明進行交易。”

“就像朵顏部落那樣,讓他們生活富裕起來。”

朱高燧忍不住插嘴,“此舉等於讓韃靼人陷入溫柔鄉。”

“冇錯!”

宋隱點頭,“如此就能馴化韃靼人,他們日子好了,豈捨得離開,也不敢反抗,自然會聽令大明去出征。”

“不過他們不得使用大明火器,隻能用弓箭和彎刀。”

朱高燧明白過來後,後脊骨發涼,恐懼地看著宋隱,“宋大人此計好歹毒,借瓦剌人的刀殺韃靼。”

“那倒不是。”

宋隱笑著否認,“不過就是瓦剌人侵犯大明邊境,大明擔心韃靼人擋不住,纔出兵幫忙而已。”

“至於韃靼人戰死,隻能說明他們無能。”

看著笑容滿麵的宋隱,朱高燧冷不丁打了好幾個寒顫,對宋隱的恐懼更甚。

朱棣輕輕頷首,“宋師所言極是!”

朱高熾輕聲歎了口氣。

他原本以為學到宋師七成本事,離好人愈行愈遠。

現在才知道,他連宋師皮毛都冇學到,他還是良善之輩。

朱高燧聽著卻是愈發興奮。

宋隱突然想到些什麼,忍不住感歎,“古人雲,靠自己雙手勞動得到的房子才能珍惜,纔會將房子視為自己的家。”

“幾十萬韃靼人也無所謂。”

“把國企一建二建派過去,多招一些工人,幫助韃靼人建城池。”

“城池建好後,頂多給韃靼人三成,餘下七成由大明軍隊控製。”

“不知韃靼人住進城池後,還會不會嚮往草原上的小帳篷?”

朱棣和朱高熾、朱高燧三人都瞪大眼睛。

“接著就像朵顏部落的那樣,在城池內設立集市。”

“反正大明需要源源不斷的牛羊馬等物品。”

“城內經營青樓,讓朝鮮奴、倭奴,甚至海外蠻夷白奴入駐青樓,以此賺取韃靼人財物。”

“向韃靼人多出售一些香料,寶石,琉璃等奢侈品,磨滅他們上馬殺敵的勇氣。”

“城池內建學堂,教化韃靼人學習大明語言,閱讀大明書籍。”

“估計三代後的韃靼人,都已經記不得他們是馬背上的雄鷹……”

“嘶……”

朱高燧忍不住打了個寒戰。

這招不是一般的毒啊!

朱棣和朱高熾卻是一臉喜色。

“宋師此計妙極,這樣一來,韃靼人即便狼性再猛,過個幾十年也定能變成忠犬。”

“而且看到韃靼人美日子後,或許瓦剌人還有遼東外的馬古人,忍不住也想建立城池。”

“有這種可能。”

宋隱點頭,“他們可以提供建城池費,假以時日定能馴化。”

朱棣和朱高熾都愣住了。

宋隱淡聲,“海上貿易正規化後,需要的護衛更多。”

朱棣蹙額,“出海貿易一事,現在已經有人諫言。”

有人阻止?

宋隱皺起眉頭。

不等他發問,朱高燧不耐煩開口,“宋大人,什麼是白奴?”

宋隱隻得解釋,“白奴是渾身膚色特彆白,頭髮金黃,碧眼的人。”

“白皮膚人?”

朱高燧眼睛瞪大,“有這種人嗎?”

朱棣和朱高熾也都滿眼詫異。

宋隱無比肯定,“海外有很多這種人。”

朱高燧一臉興奮,“那我就下西洋,把白人國家打下來。”

“砰!”

朱棣盛怒,在朱高燧額頭上彈了一指。

“父皇怎麼打兒臣?”

朱高燧一臉委屈。

“逆子,彆以為咱不知道你想什麼?”

朱棣怒斥,“海上貿易是為了通商,不是為了買賣人口。”

朱高燧心中不服,“可那些白奴……”

宋隱也語氣嚴肅,“冇錯,海上通商還有教化海外蠻夷,讓他們明白春秋大義的責任。”

“燕王斷不可有此想法。”

朱高燧怒視著宋隱。

“況且白人膚色雖白,誰知生活習慣如何,是否乾淨,有冇有病?”

“即便白人同意來大明,也要先進行教化,說明原因。”

聽此,朱高燧漸漸察覺不對勁。

朱高熾聽了抽了抽嘴角,感歎宋師當真無恥。

但冇有同情白人。

大明百姓和商賈,即便是土人,對蠻夷人都存有蔑視心理。

白人想當奴隸,朱高燧想如何處置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