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真的有貪官盜賣糧倉的糧食

-

宋隱看出朱棣的期待,輕歎道:“此乃天災,我也冇辦法,銅鼓嶺百姓正引秦淮水灌田。”

“無論如何先播種再說,如果種子長不好,那隻能再想其他辦法。”

“其他辦法?”

朱棣眸光一亮,“真有辦法?”

宋隱點頭,“從交趾和朝鮮等地購糧。”

朱棣才燃起的光芒,頓時黯淡許多。

“朝鮮糧食也不多,交趾地界都比大明一個行省還小,哪裡滿足得了整個大明幾千萬百姓口糧?”

“你不要這樣悲觀,剛剛開春而已,土地是乾了些,融化一下,多少能有點水分,再澆些水就能播種了。”

“接下來,就看天意了。”

“不過這幾年,大明各地糧倉,應該都儲存了許多糧食。”

“那是當然!”

朱棣滿臉自信,“除了對安南發兵,大明這兩年都無戰事,各州府也大豐收。”

“各州府糧倉,都存滿了糧食。”

宋隱輕輕一笑,“那麼就不用擔心了。”

朱棣愣了愣,隨後心神大定,“冇錯,區區旱情而已,大明糧倉充足,有何可怕?”

宋隱點頭,“不過要杜絕貪官私下出售糧倉糧食,你應該派出欽差到各州府巡查。”

“同時告訴百姓,大明糧倉充足,即便今年是旱年,都不會有饑荒。”

“如此不僅安撫百姓,也能震懾各地糧商,讓他們不敢隨意抬價發國難財。”

“國難財?”

朱棣深感讚同的點了點頭,“那些商賈如果敢在天災之際抬高糧價,確實是發國難財。”

“派欽差到各地巡查糧倉,確實必要,肯定有狗官存著僥倖心理,無疑是自掘墳墓。”

……

天氣愈發暖和後,大旱之年也越傳越猛,百姓情緒慌張。

這時,報刊上刊登了一則聖旨,傳遍大明上下。

“皇上派出十路欽差,到各地糧倉巡查。”

“皇上英明啊!”

百姓們心頭大喜。

“皇上鼓勵農戶先給田地灌水耕種,如果到了夏季仍然不下雨,會從朝鮮、交趾等地購糧,大明不會出現饑荒。”

“這幾年,大明糧食年年大豐收,大明糧倉儲備充足,不會缺糧。”

“太好了,鄉親們不用擔心,大明不缺糧。”

“都放心吧,先給田地灌水,把種子種上再說。”

“但那麼多田地,很難全部都灌溉啊!”

“是啊,水也不多,如何澆水灌溉?”

“先灌溉播種,隻要種子能發芽就行。”

“澆地!天大地大都冇有種地最大!”

“對,快去灌溉,彆去晚了,輪不到我們用,河水就被取光。”

一時間,大明農戶都忙碌起來。

無數的百姓,就像數不清的螞蟻一樣,從河流中挑水,或者挖渠引水。

不出幾日,即便是長江和黃河水位,快速降低。

周邊州府的主官,不得不人為乾預。

金鑾殿。

朱高熾又帶了幾筐奏摺進來。

“父皇不要擔心,雖然各地百姓還很擔憂,但都已恢複春耕。”

看到朱棣皺著眉,朱高熾連忙安慰。

“咱不是擔心這個。”

朱棣深深地吐了口氣,“咱生氣,竟然真有狗官敢跟士紳和商賈勾結,盜賣糧倉儲糧。”

“什麼?”

朱高熾大吃一驚,要知道,盜賣糧倉儲糧,是抄家滅族的重罪。

“哼,已查出五人。”

“那麼多人!”

朱高熾臉色劇變。

朱棣語氣陰冷,“是啊,如果不查,咱都不知道,大明還藏著那麼多狗官。”

“父皇!”

朱高熾覺得後背發冷,慌忙看向朱棣。

朱棣冷笑,“熾兒也知道,永遠都殺不儘天下貪官。”

“隻是小貪,咱也冇想殺,可這些狗官卻敢動糧倉的糧食。”

“糧倉存糧可是百姓的命!”

“他們敢要了百姓的命,咱還能容他們嗎?”

朱高熾輕輕歎了口氣。

朱棣繼續,“咱已經讓周俊親自帶錦衣衛去徹查,所有跟盜糧有關係的士紳和商賈裡官吏們,一個不留。”

“正好省出他們家中糧食填補糧倉,他們家眷去填補宋隱的食戶空缺。”

朱高熾動了動嘴皮,最終冇有出聲。

……

“竟然有那麼多貪官,敢動糧倉中的儲糧?”

聽完賀曉彙報,宋隱一臉詫異。

賀曉卻淡定許多,“宋大人,盜賣糧倉儲糧一事,並不新鮮。”

“這些年,大明糧食豐收,也冇有太大天災,完全用不到糧倉儲備糧。”

“那些糧食放著也無人去查。”

“不過那些官員和士紳們萬萬冇想到,今年會是旱年,皇上還會派出欽差去巡查。”

“他們反應慢了半拍,欽差哪敢糊弄,速度之快,才讓狗官暴露出來。”

宋隱發人深思地看著賀曉,“你是說,還有更多糧倉盜賣的事情冇有查到?”

賀曉訕笑一聲,“回宋大人,小人隻是胡亂分析,做不得數。”

“彆擔心,我也冇那麼多心思去搭理這些事情。”

宋隱搖了搖頭,冇有再過問此事。

但賀曉卻不敢不當回事。

現在大明,但凡有點能力的都知道,皇上刻意把許多流犯留下來,為了補全宋隱空缺的食戶。

真不知如此偏僻的島嶼,也冇有其他蠻夷土著,宋隱是如何看上的?

“接下來,海商會旗下的糧食鋪子多儲備糧食,可從交趾購糧運回大明。”

“並在銅鼓嶺建幾個糧倉。”

“另外,往交趾增派一些種田能手,再送幾船良種過去,指導交趾百姓耕種,不用擔心花錢。”

“如果今年旱情嚴重,海商會儲備越多糧食,功勞就越大,皇上就更加看重海商會。”

“是,宋大人!”

賀曉饒是這些年鍛鍊成長了許多,聽了宋隱的話後,仍然激動得渾身打戰。

雖說他是商賈,原本也想為了賺錢當黑心商賈。

可是當他抱上宋隱和皇上大腿後就知道,在海商會裡,他做得越好,纔會獲得更多好處。

甚至如果功勞大,他賀家都有可能擺脫商賈之家。

幾日後。

欽差又在幾個州府,查出有官員弄虛作假,盜賣糧倉儲糧。

朱棣勃然大怒。

每日朝會,滿朝文武都人心惶惶。

那些狗官去年冬季,纔給很多官員送過炭敬。

錦衣衛順藤摸瓜,自然就扯出了幾名京官。

“宋師,竟然不少人替那些狗官求情,他們難道不知道那些狗官都罪有應得嗎?”

朱高熾憤怒中帶有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