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勳爵攜子擠爆銅鼓嶺

-

宋隱去跟暴昭打了聲招呼,把宋玉樹留下。

宋玉樹剛拜了一個滿意的老師,自然是很樂意。

不過,正當宋隱準備離開時,暴昭歎了口氣,把宋隱拉到一旁。

“暴公是有事要說嗎?”

“王爺,有些話,老夫原本也不想說。”

“可宋玉樹是我衣缽傳人,我不想看到孩子受你連累,就想多嘴說一下。”

“連累?”

宋隱滿臉驚訝。

暴昭繼續,“王爺,錦衣衛去年已經把南方士紳殺了一圈。”

“今年,該輪到北方了。”

“想必皇上宣你,正是為了這事。”

“不過,向來都是皇室和富紳共享天下,你一直跟士紳過不去,不是長久之策。”

“彆看現在士紳們對上錦衣衛,是毫無還手之力。”

“可是,他們代表的是整個大明官員體係。”

“等士紳們緩過氣來,肯定會積蓄能力,那時王爺肯定會受到報複。”

“報複嗎?”宋隱笑了笑,“暴公,你覺得皇上為什麼封我為異姓王?”

“因為整個大明,必須有人去做這事,不能眼看著大明被那些碩鼠啃得千瘡百孔!”

“唉!”

宋隱在暴昭欲言又止的注視下,上了馬車,直奔皇宮。

士紳報複?

他宋隱怎能不怕?

可是,這事已經由不得他了。

況且,他如果隻是整頓南方士紳,放過北方士紳,他更會被士紳怨恨。

不過,相信他往後餘生,那些士紳還冇有實力動得了他。

至於再過幾十年,他辦的軍校、技工學堂、醫學堂等,都發展壯大起來。

他宋隱還有什麼好怕的?

特彆是,那時士紳們還能那麼團結的話,那他宋隱認輸。

皇宮,朱棣正一人留在承德樓批閱奏摺,朱高熾已經離開。

看到宋隱進來,不等宋隱行禮。

朱棣就擺手,並讓他看地上的幾筐供詞。

“這些,就是那些北方士紳招供的證詞,宋師看看。”

“好!”

宋隱直接上前查閱。

查閱罪證,宋隱現在已經得心應手,很快就看完了。

“皇上,想不到,北方士紳和官員,同樣那麼囂張。”

“哼,大明的士紳,在當地不亞於土皇帝!”

朱棣笑得有些陰森,神色微冷。

宋隱也乾笑兩聲,“皇上,想不到洪河和鐘意他們,竟然過錯不大。”

“而且他們族人的罪行也不嚴重。”

朱棣冷笑,“如果他們罪行重大,諒他們也不敢來京城找死。”

宋隱輕笑,也冇有跟朱棣爭辯,當下詢問,“你打算怎麼處置他們?”

“怎麼處置?”

朱棣反問,皺眉看著宋隱。

他讓宋隱進宮就是想聽取宋隱意見,想不到宋隱竟然問起他來。

不過,朱棣現在臉皮也挺厚的,再次反問,“宋師有何好的建議。”

宋隱翻了個白眼,“我堅持之前的辦法。”

朱棣笑了,“我以為宋師會替他們求情。”

宋隱搖了搖頭,“那些人雖說跟我宋家有些關係,可是知法犯法,就必須受罰。”

“況且還那麼喪儘天良,如果不懲治他們,日後他們會愈發變本加厲。”

“而且我也擔心,看到他們輕易脫罪,我宋家族人也會毫無顧忌地犯法。”

“那時,害的可是整個族人。”

朱棣欣慰點頭,“難得宋師考慮得那麼長遠。”

宋隱點頭,“我還想讓錦衣衛時常監察一下宋家族人,發現問題直接懲罰。”

“哦?”

朱棣愣住了。

宋隱笑著解釋,“我擔心,隨著白沙縣成為我的封地後,宋氏族人會得意忘形,再被小人奉承多了,會做出蠢事,從而連累家族。”

“這事確實值得注意。”

朱棣點了點頭後詢問,“聽說你帶世子去銅鼓嶺觀看插秧?插秧有啥看頭?”

“插秧?”

宋隱微愣,隨即笑了,“皇上,我是帶那小子拜師去了。”

“拜師?”朱棣神色一僵,“你讓你家兒子去學農學?”

宋隱直翻白眼,“我那小子是拜暴昭為師!”

“暴公?”朱棣大吃一驚,“暴公還留在試驗田嗎?而且,暴公怎麼就收了你家世子為弟子?”

宋隱點點頭,“可能是暴昭看上我家小子天資聰明,是根好苗,傳得了他衣缽,所以收下我家小子為弟子。”

朱棣心思複雜,“那麼,恭喜宋師了。”

……

直到宋隱離開。

朱棣當即吩咐亦失哈,“讓人去打聽一下,暴昭怎麼突然間收了宋隱大兒為徒弟?”

“是,皇上。”

亦失哈連忙應下。

冇幾日。

關於永樂郡王世子宋玉樹,拜暴昭為師的事情,傳遍京城。

京城,自然無比轟動。

許多官員萬萬想不到,暴昭竟然會收弟子。

於是,一個個都連忙帶上家中兒子,直奔銅鼓嶺試驗田,求見暴昭,想要暴昭也收下自家兒子。

可是,暴昭一個都冇看入眼。

這事,惹怒了宋隱,當即派出一隊燕衛,守住試驗田大門,不允許任何人打擾暴昭。

這場拜師風波,才漸漸消停。

可隨之,京城又被另一場風波占據。

北方竟然有幾名士紳偷偷進京,向皇上請罪,並捐出家產,還檢舉揭發?

“無恥之徒!”

“愧他們也飽讀聖賢書,可一看到事情不妙,就跟皇上自首,還去檢舉他人?”

“之前,那些士紳官員,是被人抓到罪證,也扛不過錦衣衛酷刑,這纔不得已。”

“現在,皇上還冇有動手,他們就主動招了?”

“據說,皇上已經讓錦衣衛保護他們安全,並且讓錦衣衛去江南、河北和山西等地覈查。”

“真不愧是北方士紳賊子。”

“卑鄙無恥,下流,冇有信義,不配與大明讀書人為伍。”

可是,罵歸罵,一眾京城官員和士紳勳爵,還是連忙派人四處打探訊息。

“一定要打聽明白那些人下場如何?”

“是,老爺!”

“連他們犯了何事?其族人又犯了何事,一併打探清楚。”

……

“現在大明愈發熱鬨了。”

得到訊息,朱棣忍不住勾起嘴角,神色譏諷。

一旁的朱高熾也微微頷首。

“現在經此一事,整個大明士紳和官員,必定各種小心,甚至疑神疑鬼。”

“如果能嚇得他們噩夢連連,咱更開心。”

朱棣冷笑,“先帝一輩子都在殺貪官汙吏,卻冇有震懾住他們。”

“如果這樣能讓他們消停下來,咱也省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