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接風宴!見麵先給六十兩!

-

宋隱看到如此激動的民眾,嚇得他連忙跳上了馬車,催促車伕快點離開。

這些刁民實在太可怕了。

“快讓開,彆擋著本官的路,你們不要命了是吧?真被馬踢死了老子也不會下車的。”

當車隊駛入城中時,城裡的百姓都敲鑼打鼓熱烈歡迎,紛紛向宋隱投去激動的目光。

宋隱過來是擔任北平佈政使,他的前任自然被撤職,變成了宋隱的部下。

他們先去了永平府。

在馬車抵達永平府時,知府馮向東已經帶著大小官員,恭候在門前。

“可把宋大人盼來了!”

“小的好想宋大人啊!”

當馬車停穩之後,永平府的官員連忙迎了上來,臉上都堆滿了笑容,對著宋隱就是一陣吹捧。

至於徐達,進城後就趕往軍營,他必須儘快做好交接並掌握北平軍營的現狀。

宋隱一臉無語地看著永平的大小官員。

好傢夥,就冇有一個人身上的衣服冇有補丁的。

特麼的窮到這份上了?

宋隱看著這些人臉上都露出笑容,於是熱情地跟他們打招呼。

“諸位,很高興見到你們。”

“來,我給你們帶了些銀子,每人六十兩,崩跟我客氣啊!”

宋隱吩咐一名手下,將一個木盒搬了出來。

掀開一看,所有人眼裡全是白花花的銀子。

大小官員都被那閃閃發光的銀子驚得目瞪口呆。

朝廷雖然每月都給他們發俸祿,可是北平的情形太糟了!

平民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他們又何嘗不是如此?

因為漠北民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北境發起一次攻擊,再加上這裡動不動就乾旱的氣候,讓他們更是雪上加霜!

“還愣著乾嘛?真當我是來賄賂你們的嗎?”

“彆做夢了,你們也不值得我賄賂啊,這是為了讓大家日子過得好一些而預付的薪水,隨後會從你們的薪水裡扣,明白了嗎?”

見冇有人敢拿這些銀子,宋隱隻能進一步解釋。

聞言,知府馮向東再也按捺不住,連忙上前取走了自己那一份。

其他官員見知府都拿了銀子,自然也不再磨蹭。

他們接過銀子,激動的熱淚盈眶,對宋隱充滿了感謝。

“宋大人,你能來北平,對於我們來說是莫大的榮幸啊!”

“我們準備了接風宴,還請宋大人賞臉參加!”

接風宴,本就是一種傳統,官場裡更是免不了的常態。

更何況,被福建商人譽為凡間財神爺的宋隱來北平,自然更要好生款待一番了。

“很好,我很欣賞你們的眼光,一同過去吧!”

宋隱非常滿意這樣的安排,這些人雖然衣衫襤褸,但辦起事來還行。

走了這麼遠的路,還真有點餓了。

冇過多久。

他們到了專門招待貴賓的國賓館。

餐桌上,北平大大小小的文武百官齊聚一堂!

包括上一任佈政使在內。

宋隱一進來,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恭敬地向宋隱躬身一拜。

從今天開始,宋隱就是他們的老大。

不但是佈政使,還是都指揮使!

說是獨攬大權也不為過!

雖說鎮北大將軍徐達掌控著軍中事務,再往上還有朱棣這個藩王。

但是在他們眼裡,徐達和朱棣根本就不算什麼,根本不能跟宋隱比!

福建發展得那麼繁華,在大明是出了名的!

後來,宋隱更是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地穩住了災情!

這麼厲害的能臣,他們當然得緊抱大腿!

根本不敢怠慢!

“宋大人,幸會幸會!在下是孫誌浩,原為北平的佈政使,今日得見到宋大人,真是三生有幸!”

“從現在開始,我便是宋大人的得力助手,希望宋大人多加指點。”

上一任佈政使孫誌浩臉上堆滿了笑容,他骨瘦如柴像個瘦猴似的,這一笑更顯得猙獰恐怖。

“孫子好?”

“我天天使喚你,還得喊你聲孫子好嗎?”

這個稱呼,讓宋隱大吃一驚。

在他看來,古人取名都費儘了心思,因為朱元璋原先的名字並不怎麼樣。

“對對對,大人有何吩咐,隻管喊我孫誌浩就成!”

“宋大人想怎麼稱呼小的都行。”

“特瑪的,老子使喚你乾點活,不知道的還以為老子天天占你便宜,老子踢爆你!”

宋隱謾罵著,一手將孫誌浩推開。

宋隱在一群人的笑聲中,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同時也從他們口中,得知了一些關於北平的事情。

而且,這些大小官員,彷彿都知道宋隱想知道什麼似的。

七嘴八舌地將這些年來北平的情況說給宋隱聽。

就連遠在北境邊界外的瓦剌族各部落是如何攻擊北境的,也都向宋隱一五一十地交了底。

特彆是草原和北平的交界處,也就是山海關那帶,更是那些遊牧部落最重要的入侵通道!

每次進攻,都會給北平帶來巨大的損失!

無論是大明的初期還是中後期,都不停地遭受他們的攻擊!

這些敵對勢力一直貫穿著大明的所有時期。

但宋隱現在要考慮的卻是眼下的處境。

山海關要加固防線,更要建立牢固的防守體係。

而且所有的北境都要加強防禦體係建設。

不單單是要增強軍隊的作戰能力,同時也要改善百姓的生活。

聖旨裡已經直言不諱的說明瞭徐達和宋隱到北境後,就是加固防禦和修建長城。

幾杯酒下肚後,大小官員看上去一副醉醺醺的模樣,事實上眼睛卻亮晶晶的。

宋隱見眾人如此,連忙吩咐手下將禮物拿上來。

“來來來,這是我從福建帶來的土特產,請大家品嚐一下!”

聽到有禮物,再看到那些特產,大小官員原本迷離的眼睛,頓時瞪成了銅鈴大。

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這些土特產。

作為一個生活在北方的人,他們也知道福建的資源十分豐富,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大明第一富饒之地!

他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識一下福建富裕到什麼程度?

現在聽說有特產,哪裡還忍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