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大臣們的心動,要不咱也送點銀子過去?

-

聽了胡雄的話,朱元璋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他雙手撐在龍椅上,額頭上爆出一道道青筋。

正當文武百官都以為朱元璋會暴跳如雷時,卻發現朱元璋的神色漸漸地平緩了下來,臉上的怒意也冇有了。

朱元璋竟然罕見的冇有動怒,文武百官全都不敢置信。

這啥情況?

快過年了嗎?

也不對呀,離過年還久著呢!

文武百官正在胡思亂想時,此時的朱元璋表麵上雲淡風輕,事實上,心裡卻五味雜陳!

北平官員先是寫了那麼多道奏摺,對自己冷嘲熱諷,現在又罵自己昏庸無道。

朱元璋終於知道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他身為大明開國皇帝,能夠從無數個起義軍裡殺出血路,並不單單隻是仰仗劉伯溫和李善舉等人替他謀劃。

他自己也在這些人的謀劃中學到了許多。

朱元璋這時意識到,自己犯了個錯誤。

那就是修建明長城的撥款問題。

為什麼他隻同意撥款五十萬兩?

因為這事關明長城的修建問題。

明長城的修繕,跟秦長城的建設有著本質的區彆。

秦朝時代的長城,是耗時數年,以及投入了大量的百姓才建成的。

除了百姓死傷無數,修建長城的材料,用的全是加工過的巨石磚塊。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後,因為百廢待舉,隻能選擇碎石來修建明長城,用來抵擋敵軍的侵犯。

這樣的好處是成本低,弊端卻是容易損壞。

此次修繕,也是因為漠北的騷擾造成的損壞,到了不得不修的地步。

否則,朱元璋也不會限期半年必須完成。

這次對長城進行維修,二十萬兩白銀的預算都是夠用的。

因為在大明建國後,朱元璋已經令人修過幾次長城,所以撥款五十萬兩白銀,他覺得已經足夠了。

但徐達和北平官員似乎理解有誤。

這件事情,由於朱元璋對宋隱心存忌憚,理所當然地聯絡起來,從而忽略了這個問題。

而朝廷在撥付款項時又考慮不周全,甚至還反覆無常,從而引發了北平官員的怒火。

朱元璋雖然因為捱罵而不痛快,但他現在冷靜下來了。

這個誤會必須解開,否則情況會越發嚴重。

意識到問題所在,朱元璋心裡也是十分複雜

此時,他有些進退兩難。

等於現在他全完把自己駕起來了,這一切還是他自己造成的。

看著下麵文武百官臉上的詫異,可是朱元璋此時哪有心情處理。

“退朝,有事明日再議!”

朱元璋冷著臉說完,然後冷哼一聲,甩袖離開。

朱元璋破天荒地冇有發火,文武百官都愣住了,茫然的站在原地。

但既然朱元璋都喊退朝了,他們再留下來也冇有任何意義,於是各回各家。

今天對於朱元璋來說,實在是漫長,想要完美解決這個問題,對於好勝心極強的他來說,還挺難的。

第二天,文武百官上朝時,心裡仍然忐忑不安。

他們苦思冥想了一個晚上,也猜不出昨天朱元璋反常的原因。

朱元璋進來後,文武百官例行跪拜。

這時趙昌站了出來,“皇上,臣覺得昨天胡雄彙報的事情不妥。”

趙昌的話,朱元璋立刻明白他的意思。

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朱元璋此時已經冇那麼氣氛了。

他打斷趙昌的話。

朱元璋中氣十足的開口,“北平官員不當的言行,朕不會跟他們計較,這事有許多曲解,導致君臣之間產生了誤解,這種事情就是在前朝也時有發生。”

“但這次不但是朕有失察之處,朝廷同樣也有失誤。”

“邊境的防禦大事,冇有提前做好詳細調查,也冇有製定可行性計劃,這是重大的失誤。”

“現在開始,處理國事時,必須要慎重考慮,不得有誤!”

朱元璋這番解釋,文武百官頓時猛然醒悟。

怪不得昨天朱元璋的態度那麼奇怪,原來是找到了問題的癥結。

他們處理問題時,一門心思地隻想著不能讓朝廷丟臉,想著如何儲存朝廷臉麵,甚至還想到千萬不能讓朱元璋動怒。

現在聽了朱元璋的話,文武百官紛紛有所醒悟。

隻是朱元璋話音剛落,趙昌再次開口,“皇上,昨天的事情還冇有結束,六部官員也再三商議過這事,現在許多商人都趕往北平,都是奔著能夠名垂青史而去。”

“這是好事,是值得載入史冊的大事,同時也能讓我朝後代子民知道,大明也曾有過君民同心的光輝時刻。”

“宋隱的做法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給商人一個名垂青史,獲得被後人敬仰的機會。”

“所以,戶部商議,想要為此國家大計追加銀兩,支援這個利國利民的大計,讚同宋隱的外包決策!”

趙昌說完,文武百官全都站了出來。

“兵部附議!”

“工部附議!”

“吏幫附議!”

瞬時,朝堂上所有人都紛紛附和。

他們就像不計後果拿出全部家當去支援宋隱的商人那般,都想在紀念碑上刻下自己的大名。

參與承包並自掏腰包,就能獲得名垂青史並獲得被世人景仰的機會。

這種好事,傻子纔不乾!

就連逐利的商人都不惜破費銀子,也要給自己一個流芳百世的機會。

身為國家橫梁的他們,又怎麼會錯過這個機會?

誰不想萬古流芳?

誰不想名垂青史?

聽到趙昌的話,朱元璋原本已經平複的心情,瞬間又沉重起來。

尼瑪的!

這是鐵了心要跟朕作對是嗎?

撥給北平的款項事實上已經足夠了,北平官員不過是哭窮而已。

不然自己也不會給他限定半年的期限。

他們真的認為自己發貨了就能肆無忌憚嗎?

這些混蛋,竟然還想以部門的名義送銀子去支援宋隱!

都爭著要讓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上。

怎麼?

想造反啊?

想越過皇權,直接調用庫銀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