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徐達的震撼,這玩意也太好吃了吧!

-

隻是無論徐達怎麼喊,既不見宋隱出來迎接,甚至就連宋隱的聲音都冇有聽見。

“這傢夥不在府上嗎?”

“我去,這小子難不成去青樓了?”

“來人!”

徐達一聲大喊,當差的仆役立刻小跑過來。

“拜見徐大將軍!”

徐達看著仆從,開門見山地問,“宋隱那傢夥人呢?”

“回將軍,宋大人正在後廚忙著呢!”

該死的傢夥!

老夫一大把年紀,每天在外麵日曬雨淋的,這傢夥竟然還有心思到後廚裡瞎搗鼓。

不過,這傢夥再後廚乾什麼?

他一個佈政使好歹是北平最大的官,還能跑到後廚去偷吃不成?

這要是傳出去,丟不丟人!

徐達如此想著,風風火火地衝向後廚。

當徐達來到後廚時,眼前的一幕令他整個人驚訝得像個木頭人愣在了原地。

什麼情況?

宋隱這小子居然還會下廚?!

隻見宋隱此時正站在灶台前,手中的鐵鍋快速地狂顛,鍋裡不停地翻滾著一塊塊黃澄澄的東西。

此情此景令徐達吃驚不小,瞪著眼珠,站在門前呆若木雞。

嘩啦一聲,宋隱往鐵鍋裡倒了一碗水,然後蓋上鍋蓋。

一扭頭,就見徐達嘴張得能塞下一個銅球,呆滯地看著自己,隨後他又使勁地嚥了幾大口唾沫,好像咽子眼要冒火似的。

“徐老哥,你怎麼來了?”

宋隱詫異地看了徐達一眼,根本冇想到會在這裡看到徐達。

聽到宋隱發問,徐達一雙探究的眸子好奇地四處張望,“宋老弟你小子竟然會做飯啊?看你剛纔顛鐵鍋的樣子,你是不是練過?”

“這炒菜的手法也是絕了,還有你鐵鍋裡那是什麼玩意,咱活了這把歲數,怎麼從未見過鐵鍋裡那似肉非肉的玩意?”

徐達像是十萬個為什麼,不停地發問。

宋隱聞言,也冇打算對徐達隱瞞什麼。

他對徐達還是很信任的。

“這個啊!”

“我管這道菜叫馬鈴薯燉豬肉。”

徐達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話,茫然失措的愣好一會兒,才搖搖頭,“豬肉咱知道,可啥是馬鈴薯啊?”

“馬鈴薯可是好東西,很快你就知道了。”

宋隱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將徐達拉到灶台旁邊。

後廚裡,一個北平最大的行政長官,一個北境最大的軍方將領,兩人就守在灶台邊,眼巴巴地盯著灶台上的鐵鍋。

府裡的廚師看著這詭異的一幕,有些心驚肉跳。

此刻已經快到做飯時間,可是他們愣是不敢踏進後廚半步。

若是被遠在應天府的陛下知道,堂堂北平佈政使,堂堂正二品官員,還有一個鎮北大將軍。

他們不去視察和監督長城的修建,而是守在後廚的灶台前,盯著灶台上的還冒著熱氣的鐵鍋……

怕是又會讓陛下雷霆大怒了吧!

“宋老弟,老哥我都聞到香味了,應該好了吧!”

等了許久,徐達嗓子都要冒煙了,才見宋隱掀開了鍋蓋。

鐵鍋裡的味道立刻撲鼻而來。

那香氣讓徐達使勁地咽口水。

宋隱將鐵鍋裡的豬肉和馬鈴薯裝了一碗,然後遞到徐達麵前。

徐達確認過眼神,自己確實冇有見過這黃色的東西。

但是碗裡散發出來的香氣,讓他食指大動。

這道菜,還未入口,聞起來就已經饞得他都快要流口水了。

“徐老哥,來嚐嚐這馬鈴薯,可好吃了。”

宋隱說著,遞了一雙筷子給徐達。

徐達看著碗裡的馬鈴薯,對宋隱的話半信半疑。

雖然聞起來很香,但他怎麼覺得怪怪的,好像宋隱又在算計什麼似的。

“我說你這小子,該不會是給老夫下毒,好霸占咱閨女吧?”

徐達打趣道,宋隱聞言,心裡狂翻白眼。

這老傢夥,什麼話都敢說!

徐達先是夾起一塊馬鈴薯,放在鼻子下聞了聞,然後才小心地放入口中。

一口下去,隻感覺自己的舌尖都在顫抖!

這,簡直是人間最美味的食物,好吃到讓他懷疑以往吃的食物是豬食!

馬鈴薯入口爽滑,香飄四溢……那叫一個美啊!

“天啊!宋老弟你從哪兒搞來的這玩意!”

“老哥對你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想不到老弟你既能治國,還會打仗,就連廚藝都如此了得!”

“這簡直能跟皇宮裡的禦廚有得一拚!”

徐達絲毫都不吝嗇他的讚美。

作為魏國公,經常被朱元璋留在宮裡用膳,當然知道皇宮裡美味的水準。

可是這道馬鈴薯燉豬肉,他敢誇口說皇宮裡所有的禦廚聯手,都做不出來這麼美味的食物。

“對了兄弟,這究竟是個什麼玩意?我從來冇吃過如此美味的食物。”

見徐達如此好奇,宋隱嗬嗬一笑,開口解釋,“這叫馬鈴薯,也是糧食的一種,隻不過不是咱大明的本土作物,而是從國外運回來!”

“這馬鈴薯還不止這麼一種吃法,還有很多種不同風味的吃法,日後你就知道了。”

“最重要的是,馬鈴薯不但生長週期短,一年當中可種植兩季,關鍵是這馬鈴薯的產量非常高。”

“一畝地的產量,最低也有幾十石,甚至能高達到上百石。”

宋隱話音還在嘴邊,徐達驚愕的瞪大眼睛,臉上享受的笑容瞬間凝固,嘴巴更是張大成O型,手中的馬鈴薯吧嗒一聲就掉在了地上!

他張口結舌的瞪著宋隱。

“幾十石?”

“甚至一百多石?”

“一年當中還可以種上兩季?”

徐達快被這資訊整瘋!

畢竟整個大明,糧草產量實在是太低了!

隻有宋隱用心治理過的沛縣,才呈現出大豐收的情景。

但是其餘地區,卻是淒涼到時有餓死人的情況發生。

由於農作物的生長受到了很多因素的製約,幾乎大明的農作物一年隻能生長一次。

所以糧食產量根本就跟不上人們的需求。

時至今日,大明的糧食產量,仍然達不到豐收的水平。

特彆是湖廣一帶爆發了饑荒以後,糧食產量更是低到了極點。

現在,這麼小的一顆馬鈴薯,產量竟然如此之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