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事情的根子還在宋隱身上

-

朱元璋很想吸納外族人,讓外族人臣服大明。

但讓外族人同化成為大明百姓,顯然非常困難。

大明建立至今,十多年過去了,冇有一個外族人願意投靠。

現在朵顏人卻主動提出來加入大明戶籍,成為大明的百姓。

而且朵顏部落還是蒙元的幾大勢力之一,人數眾多,軍隊實力也很強。

比小部落強大數倍。

這樣的大勢力,竟然說要加入大明戶籍?

這當然是好事啊!

朱元璋認為,在自己擔任皇帝期間,能夠同化異族,並將異族納入大明一份子,於他來說,將是一個很大的功績。

後世史書中,也定會記下他當皇帝期間的這份功德。

各朝各代,事實上都想儘辦法要將外族同化,納入本朝百姓。

人口數量不足,同化外族尤其重要。

但中原皇朝交替數千年,都冇有哪個朝代成功的讓外族人成為本朝百姓。

事實上,除了中原人外的外族人,他們的實力也不容小覷,甚至還非常強大。

所以想要將外族人融合進來相當困難,甚至許多王朝乾脆放棄這種念頭。

外族入侵,對中原造成很大威脅。

中原王朝隻能出征,用武力去鎮壓他們。

如此一來,也加劇了中原人和外族人的衝突,甚至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

再想同化,他們簡直是比登天還難。

大明建國後,為了拉攏草原上大小部落,費儘了各種心思。

武力征服也好,其他手段也罷,卻冇有任何效果。

甚至對他們嚴加製裁,效果也不好。

而且製裁後,反而引發許多部落造反,從而加劇矛盾。

但現在,蒙元的大勢力朵顏部落,主動提出要加入大明。

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這時,文武百官也回過神來,由最初的錯愕變為興奮。

“皇上,這是大好事啊!”

“朵顏部落如果融入我大明,對提升我大明實力助益很大。”

“關鍵是,北境防線也更加牢固,更能彌補我大明軍隊在草原上的劣勢,簡直堪稱完美。”

文武百官紛紛開口,字裡行間全都是同意。

朵顏人投靠大明,他們舉雙手讚成。

但兵部尚書卻為此提出異議。

“皇上,臣認為此舉不妥。”

兵部尚書一開口,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聚焦過來。

兵部尚書全然不理會,繼續道,“皇上,朵顏部落雖說已經從蒙元朝廷分離出來,但他們還是草原人,而且他們在北平的人數眾多,誰能保證他們有了大明戶籍後,不會有所動作呢?”

“那時,我們的麻煩就大了。”

“既要提防草原上其他部落的動靜,還要對在大明境內的朵顏部落進行監控。”

“這樣一來,肯定會大大削弱北平防禦力量。”

“如果真的發動戰事,蒙元朝廷和朵顏部落裡應外合,北境豈不是就危險了。”

兵部尚書如此分析,其他人頓時都沉默下來。

他這番分析說到了問題關鍵點。

朵顏部落想要融入大明,成為大明子民,這當然是好事。

可卻是也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

如果朵顏部落髮生暴亂,以他們的人數,以及軍隊實力,北境定然會亂成一團。

現在,三十萬蒙元大軍正向北平殺去,朝廷雖說已經兵分三路去攔截。

但卻不能保證,蒙元除此之外冇有其他兵力。

此時此刻,這場戰爭結果尚未可知。

朵顏人選擇現在加入大明,不得不令人懷疑。

“但大家彆忘了一件事,宋隱跟朵顏部落是聯姻關係,朵顏人能到山海關內定居,也是宋隱首肯。”

“宋隱所到之處,都替大明創造了數不清的功績。”

“若是冇有宋隱,這次戰爭朝廷如何拿得出這麼多銀子?”

“宋隱對大明忠心耿耿,他若無把握,定然不會同意聯姻,更不可能讓朵顏人進山海關。”

“難道你們覺得宋隱會背叛大明嗎?”

趙昌這番話,瞬時讓許多人搖擺不定。

他們自然清楚,宋隱和朵顏部落的關係,也明白宋隱對大明貢獻之大。

宋隱既然敢讓朵顏人進山海關,以他的能力,怎麼會做出不利於大明的事情呢?

許多人都沉默起來。

朱元璋也陷入思考。

朵顏人融入大明,無需質疑,定然是好事。

但兵部尚書擔心的事情,也同樣不能不考慮。

人心隔肚皮,朱元璋雖然知道宋隱把控人心的能力,但他也不敢輕易去搏。

但趙昌說的冇錯,這些年來,宋隱的貢獻有目共睹。

一時間,朱元璋不得不多方考慮。

為了大明江山安全,朵顏人肯定得防。

但他們若能臣服大明,對大明,對他這個皇帝,也是一件能讓後世稱頌的一份功德,同樣捨不得拒絕。

但這種事情,宋隱那王八蛋,難道冇有考慮過嗎?

還是那王八蛋,故意將難題拋給朝廷?

思來想去,又想到宋隱頭上。

朱元璋和宋隱相識多年,宋隱打造出這座新城,還和朵顏聯姻,難道他會不考慮這些問題嗎?

反而讓人家因為無戶籍購房,到京城告狀。

怎麼想都不像是宋隱做事風格?

越是如此,朱元璋心裡就越納悶。

他看著哈丹巴特爾。

“你要獲得大明戶籍問題不大,要購房更不是問題。”

“大明是有這項國策,但各州府自己也出台了當地政策,所以要綜合考慮。”

“你先回去,朕會儘快處理此事,既然你誠心成為大明子民,那就要守大明規矩。”

見朱元璋鬆口,哈丹巴特爾高興的差點跳起來。

看這樣子,是有眉目了。

哈丹巴特爾雖然是草原人,卻也知道讓朝廷下旨是有步驟和手續的。

但這樣結果於他來說卻是很好了,他自然高興。

他隻想要入戶大明,那時就能買房,其他事情他根本冇興趣理會。

他一個平民百姓能夠見到皇帝,已經非常幸運,皇帝又答應了他的請求,這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