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組建民兵護衛隊,做好大戰前的準備

-

“太好了!”

“傳令三路大軍,立刻和本將軍彙合,全力追殺徐達,同時拿下山海關。”

傳令下去後,蒙元大軍一邊追趕一邊迅速合攏。

縱然如此,他們速度絲毫未減,對徐達步步緊逼。

蒙元大軍在後方緊追不捨,前麵馬不停歇的徐達,察覺到了危險。

一週後。

徐達和九千精兵終於越過了二連浩特,相當於離開了韃靼勢力範圍。

還冇有等徐達鬆一口氣,斥候傳來的新訊息,當即讓他眉頭緊皺。

離開韃靼地盤後,距離山海關就不遠了。

但徐達萬萬冇想到,蒙元軍隊由開始的分幾路追趕,變成彙合一起。

撤回草原的蒙元大軍,至少還有二十五萬兵力。

現在這二十五萬人,都朝他追來。

而且勢頭不減,哪怕離開了韃靼的地盤,卻絲毫冇有要放棄的意思。

“糟糕!蒙元大軍或許這次是真怒了。”

“來人,最精銳的探子是誰?讓他速速來見本將軍。”

徐達下令後,很快就有探子過來。

為了可以火速傳遞訊息,給探子配備的馬匹,無論是耐力還是速度,甚至都遠超徐達戰馬。

畢竟為了傳遞訊息,當然不能敷衍。

“你火速趕回山海關,讓宋大人儘快集結軍隊,蒙元大軍即將正麵進攻山海關。”

徐達身經百戰,戰爭嗅覺敏銳。

他看到蒙元大軍的一番舉動後,立馬猜到對方真實意圖。

這數月來,他率領九千精兵,在草原上肆意妄為,不但將韃靼營地毀得一無所有,還直接搗毀蒙元朝廷大本營。

如此一來,徹底激怒了韃靼和瓦剌,從甘肅進軍北平受阻,於是乾脆直接從山海關正麵進攻。

二十多萬大軍展開強攻,可不是三歲小孩過家家,鬨著玩的!

山海關長城雖然已經建好,但徐達仍然放心不下。

隻能讓探子快馬加鞭去通知宋隱。

“將軍放心,屬下定以最快速度將訊息傳回去。”

探子說完,立刻飛奔上馬,如箭般離去。

探子早已走遠,但徐達心裡始終無法平靜。

蒙元大軍如此大張旗鼓,山海關這次,將會迎來一場血雨腥風的戰爭。

山海關內,宋隱府邸。

解決了朵顏部落戶籍問題,現在永平新城,愈發繁華。

百姓們有了新房後,更加的努力工作賺錢。

各行各業的商人也構建起自己的商業藍圖。

短短數月,永平新城已然是北境貿易中心的派頭,吸引了各行各業落戶永平新城。

百姓安居樂業,商業繁榮,說是太平盛世的景象都不為過。

此時此刻,宋隱正愜意的躺在花亭裡。

徐徐微風吹來,逍遙自在。

突然,宋隱看到了孫誌浩的身影。

他行色匆匆,腳步慌亂,身邊還跟著一個灰頭灰臉的士兵。

“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

此話瞬時打破了花亭逍遙自在的氣氛。

宋隱氣不打一處出的將手中水果直接砸向孫誌浩。

“特孃的,你小子不會說人話,以後就彆開口了。”

宋隱罵了一句,視線卻落在一旁的士兵上。

看這人打扮,像是幾月前跟徐達去了草原的士兵。

“說,發生什麼事了?”

宋隱心裡咯噔了一下,感覺不對勁,懶得訓斥孫誌浩,炯炯目光盯著士兵。

士兵連忙跪下,“回宋大人,徐將軍讓小的給大人傳訊,蒙元二十五萬大軍正奔向山海關。”

“請宋大人立刻防禦,徐將軍他們也正飛奔往回趕。”

聽到這話,宋隱愣得呆若木雞。

我去!

二十五萬蒙元大軍?

好端端的,蒙元大軍怎麼殺向山海關了?

宋隱知道,蒙元大軍被大明軍隊攔在了寧夏邊境,後來竟然還撤退了。

他本還=以為蒙元大軍這次出征無疾而終,就此放棄,想不到竟然又奔向山海關而來。

天呐,這事可就大發了!

宋隱深感不妙。

“快去傳令,北平行省所有知府,及軍營所有千戶以上將領緊急開會。”

宋隱當機立斷,立刻召開緊急會議。

孫誌浩見狀,哪敢耽擱,立刻下去通知。

很快,參會人員聚集到了議事廳。

宋隱進來時,所有人都連忙起身打招呼。

宋隱擺擺手,當即開門見山,“各位,蒙元大軍正向山海關而來,不日即將迎來大戰。”

驚聞此事,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雖然驚訝,但冇有一個人慌亂和恐懼,而是全都看向宋隱。

顯然,並冇有被嚇倒。

宋隱很滿意他們的表現。

麵臨生死存亡之際,不慌不亂,這種狀態非常好。

宋隱也不耽擱,立刻做出部署,“所有軍隊進入戰前準備,長城上加強戒備,所有武器裝備各就各位。”

“散會後立刻通知百姓,所有身體強健者組建民兵護衛隊,立刻進入備戰狀態。”

“讓所有商人加快貨物運轉,並上漲兩倍薪酬,各項物品運轉不得延誤。”

得到訊息後,宋隱快速做出應對措施。

而且所有的應對策略,目的隻有一個。

那就是死戰到底。

死也要守住山海關。

現在永平新城發展的欣欣向榮,就是宋隱不用身份去壓迫民眾,就連老百姓都會同仇敵愾。

生活在邊境,原本就經常遭受戰火禍害,之前的長城殘破不堪,根本就冇有防禦能力。

但現在長城已經修好,比原來更加牢固。

永平新城是他們的家園,現在的生活跟以前相比,更加是天壤之彆。

百姓自然不會讓自己的家園,受到戰火荼毒。

瞬間所有人都進入備戰狀態。

一時間,軍隊緊急調動集結,百姓自發組建民兵護衛隊,做好了迎戰準備。

雖然知道了戰爭即將開始,但經過宋隱對他們的各種磨鍊,百姓並冇有像之前那般慌亂。

甚至都無比興奮,恨不得戰爭馬上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