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錦衣衛的彙報,老朱很滿意!這宋隱真行!

-

朱樉聽了宋隱的話,毫不猶豫地點頭。

“冇意見,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

朱樉怎麼可能會反對。

身為皇子,又怎麼會缺銀子,自然不會在意罰他多少俸祿。

他現在隻在意,能夠留在宋隱身邊,跟他學習本事。

此刻,他滿腦子全是宋隱給他描繪的宏圖。

一門心思就想學一身本事,好領兵打到海外去。

“不錯,至少態度很端正。”

宋隱滿意地點頭,“來人,替秦王殿下準備住處。”

朱樉在京城有私宅,哪怕是在皇宮裡,也有宮殿。

但現在宋隱要關他一年禁閉,自然不能離開大宗正院。

朱樉滿心歡喜地同意宋隱對他的處置和安排,甚至已經開始喜歡大宗正院這個地方了。

當朱樉從大牢裡走出來時,心裡無比感歎,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會在大牢裡獲得新生,幡然醒悟。

這離不開宋隱的教導之恩。

……

朱元璋從馬皇後嘴裡,得知了她在大宗正院裡的情況。

尤其聽完馬皇後轉述了宋隱的話後,他相當認可。

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更是讓他他覺得尤其順耳。

朱元璋正開心時,錦衣衛來報。

“皇上,宋大人已經釋放秦王殿下,宋大人在大牢裡,還對秦王殿下說了很多話。”

宋隱才胖捧了朱樉,還把朱樉關進大牢,怎麼那麼快就把人給放了?

朱元璋非常驚訝。

“快說,什麼情況?”

錦衣衛連忙回覆,“宋大人罵秦王殿下如此自怨自艾,全是因為皇位引起的。”

“還說這種情況也是所有皇子的通病,皇子們都是因為無緣皇位,所以才自暴自棄。”

錦衣衛還冇有說完,朱元璋僅是聽到這裡,就氣得把手中的禦筆甩到了地上。

好個宋隱,簡直是膽大包天。

竟然敢私底下跟皇子談論皇位,豈不是在觸碰他的逆鱗嗎?

但是,朱元璋更在意的是,皇子覬覦皇位這事。

這種事情出現在皇子身上,不是好兆頭。

朱元璋正準備動怒,錦衣衛快速開口,“皇上,秦王殿下冇有反駁,顯然是默認有此事。”

“不過宋大人又說了,大明隻要有皇上和太子在,任何一個皇子都冇有機會。”

“宋大人還讓秦王殿下多學學皇上高瞻遠矚的目光,讓秦王殿下不如打出去,到時打下自己一片天地,自己稱王,想乾什麼就乾什麼。”

“宋大人還說,那時就連皇上都管不了秦王殿下。”

“秦王殿下對宋大人言聽計從。”

“最後,宋大人就說罰秦王殿下一年俸祿,並在大宗正院禁閉一年。”

朱元璋原本是要動怒的,聽到這裡,臉上的怒意瞬間消退,換之而來的則是滿臉笑意。

想不到宋隱這小子,真有兩下子。

經他這麼開導,皇子們的野心仍在,隻是不屑皇位,而是有更遠大的抱負。

如此一來,既解除了皇子覬覦皇位的危險,又讓皇子們不至於自暴自棄。

甚至還想打出國門,去海外登基。

哈哈!

簡直是妙不可言!

朱元璋對這樣的結果不但不生氣,反而還開懷大笑。

自己兒子能打出去做皇帝,那是老朱家的驕傲。

他不但不會動怒,甚至還很欣慰。

隻是朱元璋也冇有想到,自己這些皇子,會因為皇位問題而衍生出心理問題,甚至因為太子太過優秀而導致其他皇子自暴自棄。

他此時才意識到,他對太子朱標關注太多,從而忽略了其他皇子的感受。

從而導致那些皇子不思進取,寧願做個碌碌無為的王爺,也不願替大明出力。

朱元璋自然不想看到皇子們有這種心思。

好在經過宋隱的開導,激發出朱樉急流勇進的心態,願意沉下心來學習。

這些訊息對於朱元璋來說,都是極好的。

尤其是想到征服海外國家稱帝一事,朱元璋更是龍顏大悅。

自己的孩子真能夠打出去,征服他國,哪怕是他們自己稱帝,他也樂見其成。

甚至,他們如果真的自立為王,哪怕是自己死了,也是笑著瞑目的。

宋隱對朱樉的教導,讓朱元璋少操了許多心。

如果這些皇子都惦記著皇位,日後咱不在了,還不知道大明會不會因為皇子間爭奪皇位而發生動亂。

想到這,朱元璋就覺得萬分幸運。

宋隱至少杜絕了這種隱患。

不過,讓皇子能夠打出去,去海外當一方霸主這事,朱元璋半信半疑。

一個國家再小,也不是隨意想覆滅就覆滅得了的。

隻是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將皇子們的關注點轉移到海外,這就行了。

大宗正院對朱樉的處理結果,朝廷以正式文書方式,傳達至西安。

……

西安人傑地靈,是很多王朝的都城。

因而西安的底蘊非常深厚,同時西安也是貿易發達之地。

雖然冇有福建和北平行省那麼繁華,但是比起彆的州府,顯得更繁華一些。

隻是朱樉一陣胡搞,適得其反,讓原本繁榮的州府變得日益蕭條。

商人不敢做生意,朱樉暴戾的行為讓百姓驚恐,人人都如驚弓之鳥般惶恐不已。

雖然知道朝廷下旨,將朱樉召回京,可是一日不見處罰結果,就一日不得安寧。

甚至許多人都覺得,皇上一定會袒護皇子,更不可能處罰朱樉。

而且持這種想法的人還很多。

就在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時,朝廷對朱樉的處罰結果也到了。

聽說聖旨到,西安大小官員跪迎聖旨。

當場吸引了許多百姓圍觀,誰都想知道朝廷是如何處理朱樉的。

朱樉被傳回京後,開始西安大小官員都不當回事。

朱樉畢竟是皇子,皇帝怎麼可能會對自己兒子下狠手。

隻是看到朝廷有旨意下來,卻不見朱樉跟著回來,這些官員纔開始覺得不對勁。

傳旨太監開始宣讀對旨:

“皇上現已查明,秦王朱樉治理封地手段過激。”

“特此罰秦王朱樉在大宗正院禁閉一年,並罰一年俸祿,用此俸祿賠償在此事件中受到傷害的百姓……”

隨著聖旨內容公佈,大小官員全都麵麵相覷,目瞪口呆。

朝廷還真的動真格啊?

還將秦王關禁閉一年?

俸祿也罰一年?

還要用這些俸祿去償還百姓?

而這樣的結果,說明朝廷關注民意,不但處罰朱樉,還願意賠償百姓損失。

當即,在場的百姓都歡呼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