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還有第二封信!給朱老爺子的建議!

-

藩王製度改革後,藩王的俸祿多少,就要考驗藩王的治理能力了。

當初朱元璋讓長大的皇子去封地,也是出於穩固江山的目的,讓他們穩住一方。

隻是如此放權也有風險。

所以朱元璋對於藩王回京時帶的護衛數量,也有規定。

至於藩王的封地,也有各種製約。

就是為了製衡藩王,免得他們過度壯大,對朝廷產生威脅。

可是現在,宋隱卻要給藩王更大的權力,豈不是推翻了之前朝廷對藩王的製衡?

若是藩王造反,豈不是會發生內戰。

這性質可比義軍起義及外敵入侵嚴重多了。

像西晉的八王之亂,還是曆朝曆代藩王、親王造反事例更是數不勝數。

如果執行宋隱的方案,等於取消對藩王限製,藩王擁有更大的兵權。

那樣一來,大明豈不是隨時都有威脅?

“宋隱這個混蛋,冇事給朕出什麼難題?”

朱元璋氣得將手中信函重重地拍在桌子上,用力之大,嚇得胡雄心驚肉跳。

“咦!這是什麼?”

信函被朱元璋拍在桌上,赫然發現信函背後還夾著一張比信函小了一半的信紙。

這張信紙不是很起眼,之前被朱元璋忽視了。

朱元璋見狀愣了好一會兒,這才強壓下怒意,拿起這給小信紙看了起來。

僅是粗略地掃了一眼,朱元璋愣住了。

信函裡,宋隱語氣隨意多了,也冇有那麼正式。

【朱老爺,曆朝曆代發生的皇子間手足殘殺,皆源於對皇位的貪戀。】

【大明建國至今,皇子幾乎都長大並就藩,隻是藩王能力良莠不齊,對大明發展極其不利。】

【臣想出的立國之策,是防止宗親為了爭奪皇位而生出異心。】

【現今太子德才兼備,並寬厚待人,但是無法保證未來的太子、皇子都記得手足之情,因而需要人為乾涉。】

【對策則是轉移皇子藩王對皇位的關注點,以開拓領土之名,除其心魔,穩定人心,鞏固江山,當然此舉還需配備更多策略進行。】

【鼓勵優秀者領兵打出國門,擴展領土成功後,允許建立新國。】

【新建之國雖說不是朱老爺稱帝,但也是老朱家的江山。】

朱元璋看完這小信函裡的內容後,心情許久都無法平息。

這立國之策的理念膽子太大了。

大到朱元璋都覺得是異想天開。

其實這個立國之策,就是當初宋隱管教朱樉時說的那番話。

那時朱元璋就想,自己後代真有這實力,自己樂見其成。

現在,宋隱重提此事,朱元璋卻左右為難。

自己浴血奮戰打下大明江山,也是想讓自己和後代不用再饑寒交迫,也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但是宋隱的這份策略,卻讓他進退兩難。

這些策略是很好,可是風險也很大。

給藩王放權後,自己還如何掌控他們?

從目前情況看,自己在位時還行,但是往後的皇帝呢?

朱元璋越合計就越憂心忡忡。

如此高的風險,朱元璋甚至不敢輕易嘗試。

哪怕明知道宋隱想出的這些策略,是替他分憂,可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你先退下吧!”

朱元璋拿不定主意,揮手讓胡雄先退下。

他無心再批閱奏摺,自己一人在金鑾殿裡苦思冥想。

他不時地重複閱讀信函裡的內容,看了幾遍都覺得宋隱的想法既大膽又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這些策略,當真是驚天駭俗,就是李善長這等當世大儒都想不出來。

由此可見,宋隱能力還在李善長之上,甚至超過當年的劉伯溫。

朱元璋感歎宋隱才華的同時,也無比憂心。

不知不覺,夜色已深。

此時,馬皇後得知朱元璋整日都冇有離開金鑾殿,擔憂地尋了過來。

“重八,遇到什麼大事了,怎麼不回寢宮?”

馬皇後一進大殿,就看到朱元璋在大殿裡不停踱步。

乍一看到馬皇後,朱元璋像是看到救星似的。

他想了一天,感覺腦汁都用儘,想得頭昏腦漲,仍然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妹子快來,替咱參謀一下。”

“宋隱那混蛋,又給咱出一個大難題。”

“他的想法好是好,就是風險也大,咱實在下不了決心。”

聞言,馬皇後也好奇起來。

這幾日,宋隱遲遲冇有給出宗親俸祿的訊息,身為皇後,她耳根也不清淨。

每日都有藩王皇子過來拜見,名義上是請安,事實上卻是打聽他們俸祿的訊息。

甚至還有皇子無措得哭鼻子。

饒是馬皇後性情再溫和,也快招架不住了。

聽說宋隱已經給出對策了,馬皇後頓時來了興趣。

想到這些年來,宋隱的所作所為,雖然有些令他們憤怒,卻未曾讓他們失望過,不知道這次又會給他們一個什麼驚喜?

馬皇後迫不及待地看起宋隱的信函。

看到宋隱的對策時,馬皇後先是驚愕地愣了片刻,隻是很快神色就變得無比駭然。

朱元璋見馬皇後臉色大變,高興裡夾雜著憂慮。

過了許久,馬皇後才緩緩放下信函。

朱元璋哪裡還能按捺不住,“如何?妹子是不是也覺得這小子很牛?”

“這麼匪夷所思的對策都想得出來?隻是這些計策好是好,就是風險也很大。”

見朱元璋焦慮,馬皇後笑了,“這策略挺好的,就連子嗣後代的出路都有了,總比無路可走亡國要好吧!”

聞言,朱元璋更焦躁了,“但是這風險太大了啊!一旦放鬆對藩王的管製,難保他們冇有反心,就算他們在大明外建國稱帝,也不敢保證他們不會覬覦大明江山啊!”

這就是朱元璋想了一天的隱患,想得他一個頭兩個大。

他甚至懷疑,宋隱其實還有更好的應對之策,卻故意給出這麼一個有風險隱患,讓自己頭疼的對策。

見朱元璋如此憋屈,馬皇後忍俊不禁笑了。

“重八,你覺得我們還有多少年活頭?”

“咱們都老了,是可以考慮以後的事情,卻改變不了以後的曆史對不對?”

“況且,無論是誰做皇帝,也還是咱老朱的江山,你現在操心身後事,也太杞人憂天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