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剝皮楦草,六部接近崩塌!

-

時隔不久,又見滿門抄斬,文武百官全都驚恐萬分。

朱元璋向來都是如此決絕和無情,哪怕滿門抄斬,都不帶猶豫的。

雖然文武百官早已見多了朱元璋的狠戾,此刻仍然嚇得渾身發抖。

朱元璋此時冷冷地看著豫王。

“逆子,給朕滾回去好好思過,日後再識人不清,朕定不會輕饒。”

豫王跪在地上,身體抖成了篩子。

很快,早朝的情況就傳到皇室子弟耳中,受此驚嚇,皇子們和藩王連忙開始留意起自己的門客。

畢竟幾乎每個藩王皇子們的門客中都有各種大家族。

解決了呂氏家族,朱元璋的視線緩緩地劃過六部尚書。

就在此時,胡雄再次開口,“皇上,臣還有事要稟報。”

“之前六部尚書集體辭官,臣已經將此事調查清楚,他們乃是受到了各大家族和權貴的暗中要挾,導致他們不敢插手,也因而造成朝廷遲遲未發現江南得問題。”

聽著胡雄的話,六部尚書臉上皆是絕望之色。

他們清楚,現在輪到跟他們算賬的時候了。

自從大明撤銷了中書省後,六部尚書的權力頗大,但是對於這件事情,他們也有太多無奈。

世家底蘊雄厚,他們雖為尚書身居高位,但離開了朝廷,他們就是普通人,如何能夠跟這些大家族鬥?

哪怕是被要挾,被逼迫,他們都不敢說出來。

因為牽扯到豪門望族,還有達官貴人,以及他們自己家族的安全。

六部尚書紛紛跪下,異口同聲地請罪,“皇上,我等有罪,請皇上責罰。”

看到這六位尚書這慫樣,朱元璋十分惱怒。

雖然六部官員不是主要責任,但是他們被權貴要挾和脅迫,都不敢開口。

這在朱元璋看來,就是懦弱的表現。

朱元璋氣不打一處出,“六部官員全部連降三級,六部尚書均下放到各州府。”

“你們都給朕好好地反省,好好地吸取教訓。”

朱元璋冇有趕儘殺絕,源於他們確實冇有參與此事,隻不過被權貴限製了他們的權力。

還有一點就是這六部官員,是重新組建的,他們冇有派係之爭,是真正忠於朝廷的官員。

對於他們,朱元璋自然捨不得殺,而是降級跟下放,讓他們好好地反省和曆練。

聽到這樣的處罰結果,六部官員全都鬆了口氣。

朱元璋這次終於網開了一麵。

六部處理完畢後,胡雄再次開口,“皇上,臣查到這次的幕後操縱者,就是韓國公李善長。”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打起精神,這纔是重中之重。

韓國公李善長,可是大明的第一任丞相,更是大明的開國功臣,他的地位在整個朝廷中都舉足輕重。

“李善長治理江南期間,明知道世家權貴從中牟利,迫害百姓導致官逼民反,可是他卻將訊息瞞下,並進行長達幾年的鎮壓。”

聽著胡雄的報告,所有人都小心地盯著朱元璋。

李善長回京後隻上了一次早朝後,就再未見其人。

想必他也應該猜得到今日早朝的情況,或許在家裡正膽戰心驚地等待結果。

胡雄的彙報已經完畢,朱元璋一直沉默。

李善長是淮西一派的領軍人物,又是開國功臣,關係重大。

朱元璋很想殺了李善長,並整頓淮西一派。

可是此次的事件,那些涉案的權貴還不是淮西一派的核心,殺了他們也動搖不到整個淮西一派的根基。

特彆像李善長這麼重要的人物,想要動他,不但不容易,甚至搞不好還會出事。

“剝奪韓國公李善長三公職位,罰俸祿十五年,府邸中下人數量不得過十。”

“此外,江南行省中所有的涉案官員全部剝皮楦草。”

朱元璋連續下旨,整個朝堂上的百官無人敢吱聲。

甚至人人自危,渾身顫抖!

錦衣衛出手,速度快而狠。

江南行省所有的涉案人員,無論大小全部掉了腦袋。

一場殺戮就此展開!

這是繼胡惟庸一案後,大明再次展開了大屠殺。

這一次的規模聲勢更加浩大,不斷的有人被抓被斬首,時間竟然耗時兩個月之久。

六部當中,尤其是戶部,幾乎重新洗牌。

淮西一派,涉案的權貴世家也同樣滿門抄斬。

一時間,大明各州府瀰漫了血腥。

就是向來習慣吃瓜看熱鬨的宋隱,見此一幕也一陣心驚,讓他見識到了朱元璋的狠辣,以及絕不姑息的手段。

或許朱元璋也是靠著這狠辣手段,才能威懾住所有人。

隻是這場大殺戮持續了那麼長時間,涉案人員實在是太多了。

因而導致大明各州府官員嚴重缺失。

前幾年的胡惟庸一案以及空印案,就因為大量官員被砍頭,而出現官員缺失的情況。

隻是上回主要是個彆州府發生動盪,不像此事,是整個朝廷都受到波及。

尤其是六部的損失更大。

六部尚書全部都被下放了,六部官員也都連降三級被牽連。

與戶部侍郎黃石有關的人員,更是毫不留情地全部被殺。

戶部在京城為官的有近一百五十餘人,就被殺了一百三十多人。

不止戶部,其他五部情況也差不多如此。

若是不趕緊補上空缺,整個六部體係都要癱瘓。

就連日常工作都維持不下去。

六部是整個朝廷運轉的關鍵,如果六部運轉不正常,那麼整個大明,上至朝堂,下至各地州府,都會陷入混亂當中。

雖然現在各地藩王們都頗有成就,但還是離不開朝廷的管控。

整個朝堂的官員被血洗一空,甚至到了已無人可殺的地步,朱元璋這纔不得不重視起來。

他曆來對貪官汙吏都不會手軟,也不會縱容。

可是現在,他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否則,大明將會出現混亂。

朱元璋自然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