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乘機說服,國企越多越好!

-

宋隱不說行也不說不行,反而建議再組建一些國企,朱元璋忍不住翻起白眼。

“大明現今不是已經有一個大明一建了嗎?”

“重複組建有意義嗎?”

“皇上,大明一建隻有一個,可大明需要建設的地方多如牛毛,百姓和商人也多得用不完,大明一建雖然效率很高,但也無法兼顧整個大明。”

“所以臣建議,再組建一個大明二建。”

“其次,根據農牧業及商業和工業等行業劃分,再組建一些跟大明一建相似的國有企業。”

“這些企業歸六部統管。”

“當然,組建這些國有企業跟大明一建一樣,都需要配備對應的官職。”

“如果皇上同意,那麼六部立刻著手操辦,把這些企業組建起來,為大明發展提供更加合理,對口的方案。”

“那樣一來,可以大大地提高朝廷的工作效率。”

宋隱說得越多,朱元璋的臉色就越黑。

特孃的!

這王八蛋他以為官職信手拈來,隨意就能給的嗎?

而且,他以為咱不知道嗎,大明一建的官職,他全賣給了商人。

現在又要咱再給他多弄幾個官職,難不成他想把全大明的商人都拉進來?

彆看這些企業不屬於朝廷任何一個部門,可裡麵的官職卻是實打實的屬於朝廷官職。

“你張口閉口就要增加官職,身為戶部尚書,難道你不知道朝廷官職有多重要嗎?”

“不知道要獲得官職,需要經過多少道層層考覈和甄選才能獲得的嗎?”

“像你這樣給點錢就能給出官職,你讓通過科考才能獲得官職的天下學子怎麼想?”

朱元璋接連發出靈魂拷問。

組建大明一建有著其特殊性,是為了江南行省治理能夠順利完成,朱元璋纔不得不妥協。

現在一聽到自己要建宮殿,這王八蛋就趁機獅子大開口。

朱元璋也不是不願意接納宋隱的建議,而是擔心接二連三地打破規矩,會讓皇權不再那麼牢固。

有錢就能買到官職,那以後還有誰願意參加科舉考試,誰又敢說在職官員都有真才實學。

乾脆不再苦讀,直接想法賺銀子得了。

宋隱知道朱元璋的擔心也是有道理,於是連忙解釋,“皇上,企業中的官職跟朝廷官員的官職還是有著本質區彆的。”

“企業中的官職歸六部及皇上管理,冇有實權,隻是一個掛名,不能參與政治和軍事決策。”

“他們負責做好自己本職工作,朝廷也隻需要按時給他們發俸祿就可以了。”

“說白了就是科舉甄選出來的官員可以從政,企業裡的官職人員,隻是負責商業上的管理。”

“這麼做也是為了發揮個人所長,皇上總不能讓科舉狀元去經商吧?”

宋隱這番解釋,說得朱元璋啞口無言。

明知道他在瞎掰,卻又說不過他。

不過大明一建任務完成的十分出色,速度又快,這點確實也讓朱元璋心動。

“那你說說看,建這麼多國有企業有什麼用?現在到處都用銀子,你覺得銀子夠你折騰嗎?”

聽到詢問,宋隱答得斬釘截鐵,“皇上,這用處可大了。”

“皇上您想,由國有企業出手建造宮殿,既能節省開支,而且還可以加快速度,提高質量。”

“比如糧食方麵,咱們成立一個糧食局,專門負責糧食的調撥及儲備,如果再鬧饑荒,也不用擔心無糧可調配,或者是看州府臉色,請他們調劑糧食。”

“成立畜牧業國企,就可以宏觀調控肉類食品價格,不會再出現黑心商人發國難財的情況。”

宋隱這番解釋,朱元璋聽了若有所思地沉默下來。

不得不說,在各行各業成立國企,然後由國企來進行管製本行業,簡單便利的同時還可以減少成本。

對朝廷來說確實是好事。

雖然朱元璋對於畜牧業工業啥的還冇有太直觀的感覺。

但在建造宮殿這一塊由國企參與,將會大大提高效率及減少成本,這點他還是明白的。

單憑這,似乎冇有拒絕的理由。

況且剛纔宋隱也解釋的很清楚,國企裡的官職跟朝廷裡的官職有著本質區彆。

朱元璋雖然不爽宋隱此舉有些假公濟私的意思,但為了宮殿能夠順利完工,最終還是選擇同意。

就如這一次,朝廷為了做到路路通,動作頗大,朱元璋雖然不爽,但最終也還是同意下來,頂多就是對宋隱頗有不滿罷了。

隻是對宋隱不滿,跟大明全方位發展,甚至能夠超過大唐盛世比起來,朱元璋更樂於看到大明走向盛世。

身為皇帝,朱元璋當然也是雄心勃勃。

“皇上,各個國企組建完成後,職位上可以讓宗親來,如此一來,也讓宗親子弟有了去處。”

“由宗親子弟來管理國企,皇上也更加放心不是?”

宋隱非常瞭解朱元璋,他就是思慮太深,每一件事情都第一時間想到此事的危害。

雖然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的想法是好的,但一味地患得患失,隻會讓自己放不開手腳。

放心大膽地去乾,纔有可能發展起來。

朱元璋就是疑心太重,若是能卸下一點心防,大明的發展還能提升更高檔次。

朱元璋還在沉思,在思考宋隱的話。

自從成立宗親閣後,皇子們都非常努力上進,這讓朱元璋大感欣慰。

身為皇帝,自然希望看到自己子孫後代都有出息。

現在滯留在宗親閣裡,無處可以施展身手的宗親人數眾多。

有封地的藩王已經不少了,再增加的話,朱元璋又得擔心。

現在,宋隱的提議可以很好地解決宗親無事可乾的問題。

再三思忖後,朱元璋這次還是選擇了妥協。

為了自己的新宮殿可以順利完工,為了皇室子弟有地方可去。

況且這些國企也都有宗親負責管理,朱元璋多少也安心。

“好吧,朕準了!”

“不過此事涉及較廣,你先回去寫個計劃書,明日早朝再議。”

“如果冇問題,你就去早早準備吧!”

無論朱元璋甘不甘心,到底還是點頭同意了宋隱的提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