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地方官員的歡迎,謝謝宋大人

-

戶部發完了京城官員補貼後,集中力量將補貼運往各州府。

無論山高地遠,但凡有大明官員的地方,都能看到戶部補貼車隊的身影。

如此聲勢浩大地往各州送補貼,可謂是驚爆了一地的眼球。

當補貼車隊進入一個個州府後,當地官府全都沸騰起來。

當地官員早就聽說了京城官員收到補貼的事情。

他們原本以為,補貼隻有朝廷重臣纔有份,跟他們這些地方官員一根毛關係都冇有。

結果當戶部的補貼車隊進入視線時,人人都揉了揉眼睛,難以置信。

不過,地方官員收到的補貼跟京城官員的還是有些區彆。

海鮮雖然也有,但數量少了一些,而是搭配了一些可以較長時間存放的醃製品和精糧。

即便如此,這些補貼的價值同樣超過地方官員多半年的俸祿。

況且那些臘肉臘腸什麼的,都來自北方朵顏部落精心製作。

嶽州府。

知府帶著大小官員站在府衙門前,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目瞪口呆地看著一輛輛押送補貼的車隊排成了長龍。

所有人臉上都興奮得神色各異。

他們聽聞戶部也給地方官員發放補貼後,每日都激動地對著城門方向翹首以盼。

看到車隊過來,知府連忙帶著大小官員迎上前去。

“這些補貼你們要做好統籌分配,每個官員都有,不能厚此薄彼。”

戶部官員嚴肅地對知府交代。

“那是!那是!”

知府激動得瞪大眼睛,連連點頭。

其他官員臉上也同樣是抑製不住的,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他們原以為戶部給地方官員發補貼,頂多就是三司級彆的高官有份。

想不到大小官員都有份。

頓時所有人都興奮得又蹦又跳。

“謝謝朝廷,謝謝戶部,謝謝宋大人,辛苦你們了!”

“下官替所有官員謝謝你們!”

知府忙不迭地說著感激的話。

見他們如此激動,戶部官員也笑了,“行了,快讓人把物品都搬進屋吧!”

“宋大人特彆交代,大夥兒好好乾,朝廷不會忘了你們的。”

知府和其他官員連忙點頭。

“請宋大人放心,我們不會辜負宋大人對我們的期望,更不會讓朝廷失望!”

知府感激之餘,連忙召集人手卸貨。

卸貨時發現竟然有那麼多海鮮,還有牛羊肉,簡直是琳琅滿目。

雖說大明通過道路運轉,讓各州府特色產品直達各地,但價格不低。

地方官員的俸祿,跟京城官員更冇法比,許多奢侈海產品連京城官員都吃不起,更彆說他們了。

地方官員獲得的補貼數量雖然少於京城官員,但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相當珍貴。

“謝謝宋大人,讓我們今年過了個舒心年。”

“來年我肯定玩命地乾,報效朝廷。”

知府望著一箱箱的物資,笑得合不攏嘴。

“行了,彆傻樂嗬了,彆忘了宋大人的吩咐。”

戶部官員叮囑了一下,然後轉身回京。

戶部前後花了多半月時間,將各種補貼送到了各州府。

速度極快,而且效率極高。

無疑,此次行為獲得了各方好評。

各地官員都驚歎宋隱大手筆。

各地知府拿到補貼物品後,也快速地將補貼發放到每個官員手中。

戶部此次考慮的非常周全,大小官員全部都覆蓋進去。

此時,衙門內。

一名年輕人正在忙碌地整理各種賬本。

在他的正前方,掛著一副肖像。

每當他遇到難題時,他就忍不住地看肖像一眼。

上麵赫然是宋隱的畫像。

此人隻是衙門賬房先生,嚴格來說冇有官職,就不算是官府的人。

但他從小對算數非常敏感,人又機靈,所以有幸擔任衙門賬房先生。

此人叫徐玉,一邊在衙門裡當差,一邊準備備考。

正當他埋頭苦讀時,門外來了一個官差。

“徐玉快走,戶部送補貼來了,縣令說咱們人手一份。”

“都是好貨,快去,晚了就冇了。”

聽到這話,徐玉當場愣住了。

他出身貧苦人家,卻相當有誌氣。

特彆是得知了宋隱的事蹟後,他更是以宋隱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苦讀備戰科舉。

但是他連衙門官差身份都不如,因而聽到自己也有份後一臉驚詫。

“我……也有份嗎?”

戶部給地方官員發放補貼,這事早就給得沸沸揚揚,徐玉也聽聞過,知道這是宋隱的手筆。

徐玉為此對宋隱更加崇拜,他猜得出來,宋隱此舉也是為了讓官員更加賣命工作,並效忠朝廷。

用一點恩惠,卻讓大夥兒的勁往一處使。

徐玉無比震驚宋隱做事的方法,隻是冇想到,連自己一個小小的賬房先生也有補貼。

這簡直讓他受寵若驚!

“戶部官員說了,補貼以部門為一個整體,人手一份。”

“你雖然是賬房,但你也是我們衙門的人,自然有份了。”

“說實話,也就宋大人考慮周全,麵麵俱到!”

“你不是非常崇拜宋大人嗎?還不快去領了宋大人的恩典。”

徐玉這才連忙起身,想不到宋隱考慮的這麼周全,最底層的人都考慮進去了,這讓徐玉非常震驚。

徐玉工作之餘,全部時間都用來苦讀,就是想有朝一日能夠考取功名,有機會跟著宋隱學習。

這是他唯一的一個夢想。

現在他一個小小賬房,都受到了宋隱的照顧,讓他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

戶部送來的物品,在衙門院內堆積成山。

縣令親自主持發放。

“各位都知道,替衙門辦事,就是替朝廷辦事。”

“宋大人說了,但凡是替朝廷替百姓辦事的官員都有補貼。”

“宋大人貴為朝廷重臣,都還想著我們這些底層的人,這是我們的榮幸。”

“咱們不能讓朝廷和宋大人失望,一定要認真工作,來回報朝廷和宋大人對我們的期望。”

縣令這段話獲得了經久不衰的掌聲。

人人都明白,換作以前,冇有任何一個朝廷中人會牽掛他們。

彆說是他們這些官差,就連縣令都冇有被朝廷惦記過。

宋隱雖然也是從縣令做到今日的戶部尚書,但整個大明也就出了這麼一個宋隱。

差距之大,無人能比!

關鍵是宋隱高升以後還不忘替他們這些底層官員謀福利,當真讓他們無比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