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就這麼定了,這仗再等五年!發展經濟要緊!

-

而且,宋隱說五年後就能完全收複漠北一事看似玄乎,但是朱元璋倒寧願宋隱說的是真的。

“五年真的能平定漠北嗎?”

“宋隱,你詳細說一說是怎麼回事?”

朱元璋好奇地追問,無論如何,今日都要平息文武百官的怨氣。

否則,朱元璋都覺得今日自己下不來台。

畢竟這個事情也是自己挑起來的。

想要平息這件事,朱元璋需要一個台階,能夠理所當然地把這件事情平息下來。

聽到朱元璋詢問,宋隱也痛快地開口,“五年後,大明交通已經全麵開通,做到路路通。”

“整個大明各地都是全新的高速馬路,可以減少路上損耗,讓補給運輸隊快速的跟上大部隊。”

“所以我們今日不必急於立刻就對漠北出兵。”

“大明正在進行大改革,大建設,無論是修建皇宮還是發動戰爭,都需要足夠的銀兩。”

“等到大明全麵發展起來,就不僅僅隻是軍隊得到提升,各行各業都同樣提高數個檔次。”

“那時再發動戰爭,將會事半功倍。”

宋隱的意思是發動戰爭可以,但需要提升整體實力。

要想在戰爭中獲勝,天時地利人和,每一項都至關重要。

想當年,王莽和劉秀一戰,劉秀正因為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纔在勢均力敵之戰中獲勝。

想要一舉拿下漠北,前提是自身先強大起來。

而且還必須是全方麵都發展起來才行。

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進入軍營,哪怕冇有經過強訓,照樣能上陣殺敵。

就是因為年輕人整體素質高,所以體能跟得上。

那時,麵對如此強盛的大明軍隊,蒙元如何抵抗?

不得不說,宋隱給出的理由讓朱元璋找到了一個台階。

況且宋隱說得也在理。

如果再給大明五年時間,各行各業都會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那時的大明,蒙元肯定難以抵抗。

隨著今年各項政策的落實,各行各業的發展指日可待。

特彆是至關重要的糧食方麵,因為北平試種效果良好的神糧馬鈴薯,已經在整個大明全麵種植。

還有從海外帶回的一些優良糧種,擴充了大明的五穀雜糧品種。

所以大明的糧食儲備也會提高很高的檔次。

在當時的年代,糧食比銀子還要值錢,雖說發展經濟離不開銀子,但老百姓的生活更離不開糧食。

聽了宋隱的解釋,文武百官都安靜下來,朱元璋更是連連點頭。

“皇上,臣覺得應該加大推廣普及馬鈴薯等高產農作物的種植力度。”

“同時,解除禁海令。”

“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經濟,獲得更多銀子。”

“大明可以引進國外的物品,同時我們自己的物品也能夠出口。”

“互通有無,才能極大地提高經濟。”

宋隱一口氣說了好幾個建議,朱元璋聽了低頭沉思起來。

打從跟宋隱相識後,朱元璋就從他身上見識過許多不一般的世界觀。

格局彷彿一下子打開了。

同時,也讓朱元璋知道,封鎖國門的決定非常愚蠢。

封鎖國門隻會讓自己的眼界越來越小,最終毫無用處。

大明現在國庫充盈,極大原因是得益於海上貿易。

聰明人都不會做出封閉國門的決定。

大明越強大,就越不需要對大明之外的勁敵恐懼。

宋隱的提議獲得了文武百官的認可。

整個大明隻有全力發展,才能獲得越來越多的好處。

這些年來,宋隱的做法有目共睹,也獲得了大量好處。

宋隱話落了好一會兒,都冇有人出來反對,顯然都認可了他的決定。

朱元璋同樣也冇有反駁。

朱元璋並不想放棄修建皇宮的想法,可是自己提出的發動戰爭,跟修建皇宮起了衝突。

為了平息文武百官的怒意,他也不介意接受宋隱的提議。

而且五年後,大明能夠發展的更好,甚至可以一舉蕩平漠北。

這些對朱元璋都是一個極大的誘惑。

雖說他已經進入花甲之年,但他覺得自己多活個五年,完全冇有問題。

當然,對於淮西一派武將來說,有點不美好。

但現在,宋隱的提議已經得到了朱元璋和文臣的認可。

淮西一派原本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就已經越來越少,縱使憋屈也隻能忍著。

“那就這麼定吧!”

“各部門下去後,協調做好各項政策的落實。”

“退朝!”

今日早朝終於有驚無險地平穩度過。

新年過後,各地州府也開始加班加點地推進新政策。

新建的幾個國企此時也完美的展現出他們高質量,高速度,全方位的服務。

大明一建到大明四建都進行了分工。

從房區建設到道路建設,還有港口及運河的建設也都有各個國企負責。

每個國企各司其職,大明基建緊鑼密鼓地開啟了新篇章。

這種情況,隻有當初福建搞大基建時纔出現過,可是現在整個大明都各地大基建的熱鬨場麵。

新年過去了,大明各州府的基建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在各地都開展大基建的同時,也全麵擴大各種生意。

現在靠海的福建、江南和北平行省成了各地生意運轉的重要樞紐。

其中勢頭最猛的還是福建。

福建是大明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因而也成了經濟週轉的最繁華地區。

……

此時福州府。

整個大明規模最大的港口就在福州府。

現在每日往來海外的貨輪數量更是暴漲。

想當年,福州府開通海上貿易時,隻有兩艘貨輪。

現在已經漲到擁有六十艘貨輪,而且僅僅隻是福州港這裡的數量。

此時,一艘艘貨輪在福建省的各大港口停靠下來。

許多慕名而來的外國商人,下了貨輪後,看到福州府如此繁華,無不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許多往返幾次的外國商人早已見怪不怪,但這些人當中,還有許多是第一回踏上福州府的外國商人。

這日,隨著貨輪一塊過來的法蘭西商人下了船後就好奇地東張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