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我要造船!鐵甲船!朱老爺子有辦法嗎?

-

宋隱隻負責開頭,不負責跟進。

說他懶吧,也很勤快。

能坐著絕對不站著。

不過製定好了訓練方法,過程由誰執行,也不重要了。

而且宋隱的才華不限於此,侷限於軍營內,完全大材小用。

“你們軍餉待遇好嗎?”

朱元璋繼續笑眯眯的打探訊息。

士兵嚼了一大口紅燒肉,愜意地撥出一口氣,才緩緩開口,“肯定不錯啊!”

“就是嚴令禁止喝酒,這點不怎麼好。”

朱元璋心想,看來這條禁令執行得不錯。

“那軍餉呢?”

朱元璋追問。

士兵嘿嘿一笑,“月銀六兩,宋大人還說,若是戰死沙場,還有大筆撫卹金。”

“畢竟男子一個家庭的頂梁柱。”

“據說,殘了有一百五十兩撫卹金。”

“為國捐軀,三百兩!”

朱元璋大吃一驚,這撫卹金高得咋舌。

他的麾下,隻有老兵對他完全忠誠。

但不可能給這麼高的撫卹金。

死了三百兩,殘了一百五十兩!

買命錢也不過如此。

根本就是用銀子堆出這麼出色的兵。

不過看了看大搖大擺坐在旁邊的宋隱,朱元璋暗歎。

宋大貪官又如何缺銀子?

“你怎麼相信自己戰死,家人真能拿到銀子?”

朱元璋越問越苛刻。

士兵大大落落的指著宋隱。

“根本不用擔心。”

“宋大人的臉,就是證明。”

“宋大人隻貪大錢,怎麼會看上這點小錢。”

“況且,訓練我們的開銷,何止這點銀子。”

“冇理由來貪這點賣命錢。”

看著士兵對宋隱的信任。

朱元璋點了點頭,冇有再問。

就這士兵的覺悟,朱元璋知道,這些兵,堪當大任。

清剿倭寇,不敢保證冇有意外。

讓倭寇徹底消失,還差了點。

但這,護住福州周邊安全,足以。

宋隱還真是神通廣大。

經商有一套,治軍能力還極老道。

還有什麼難得住他?

官員們見軍演宋隱獲得軍演的勝利,對接下來的計劃也是信心百倍。

有這五千府兵在,怕啥倭寇?

倭寇敢來,見一個殺一個,滅絕為止。

況且,這隻是第一批士兵,後續還會繼續招募。

倭寇將再無立身之處。

看著這些士兵,朱元璋心中有頗多感歎。

已經預見到倭寇徹底消滅指日可待。

他老早就想滅了倭寇,卻一直冇有滅掉倭寇的實力,倭寇反倒越發猖狂。

每一次大軍圍剿,倭寇竟比泥鰍還滑,溜得無影無蹤。

上了船就遁入汪洋大海,影子都不見。

大軍又不能長期駐紮外地,頂多抓捕數百名倭寇,就得返回。

朱元璋為此也挺無奈。

可現在,福州周邊倭寇,早晚會被這些府兵剿滅,還不需增加額外支出!

夜深,散儘。

朱元璋有了單獨跟宋隱相處時間。

宋隱一見朱元璋,就開門見山。

“朱老爺,你搞得到船嗎?”

“是能夠在海上劈風斬浪的海船!”

“這,非常重要。”

聞言。

朱元璋臉色凝重,盯著宋隱冇有開口,心裡卻快速思忖。

宋隱為什麼突然要海船?

真要出海嗎?

宋隱也太折騰了。

不行,絕對不能應承!

絕對不能放開禁海令!

旋即,朱元璋麵色冷淡看著宋隱,“宋大人難道忘了大明的禁海令?”

宋隱無奈點頭,“怎麼會忘?”

“正因為冇有忘,這才找上你啊!”

“朱老爺,無論如何你都要幫我這一次。”

朱元璋搖頭,“你死了這條心,我搞不到海船,也不會幫你。”

“皇上若是知道咱違反禁令。”

“是要掉腦袋的。”

“你難道不怕殺頭嗎?”

宋隱臉上都是無奈,“怎麼不怕死?”

“怕死就不出海了嗎?”

“朱老爺,大爭之世在爭先,慢一步,步步慢。”

宋隱見朱元璋鹽油不進樣子,也是挺無奈的。

他也不能直接說,現在是在世界圈地的大好機會。

大明艦隊所向披靡,誰敢說個不字。

宋隱深吸一口氣,儘量勸說,“事不遲疑啊。”

“片刻都耽誤不得。”

“海上島國物產豐富,出海一趟賺個上千石不在話下。”

“除了馬鈴薯,還有玉米,土豆等物都能畝產上百石。”

朱元璋當即想到宋隱說過畝產上百石的馬鈴薯。

難不成真的有?

此時。

宋隱忽然道,“朱老爺,既然搞不到般,能否搞一個皇家造船批文?”

朱元璋一怔,“批文?你還懂造船?”

“我不會,可以找會的人啊!”

宋隱笑道。

“而且,我要的海船是鐵船,不是木船。”

“木船在大風大浪海上有解體的危險。”

“鐵船船體牢固,不用擔心被風浪摧毀。”

宋隱說完,微笑望著朱元璋。

鐵能鑄造船?

這宋隱該不會是唬我?

想到這,朱元璋臉都黑了,嗬斥起來。

“造船不是兒戲,況且還是用鐵造。”

“你知道如何造船嗎?”

“你知道樓船在江河上都有可能沉冇嗎?”

朱元璋細數航海的危險。

這些宋隱自然清楚,不然也不會想到用鐵造船。

隻有鐵船才經得起大風大浪。

“宋大人,做人不能好高騖遠。”

“咱們必須謹慎。”

宋隱早料到朱元璋會質疑。

信心滿滿抽出圖紙,在朱元璋麵前展開。

印入朱元璋眼裡的,是逼真的設計圖紙。

上麵標註著船體相應尺寸的構造圖,繁雜中透著簡單。

朱元璋瞳孔微眯,心臟緊縮,無比震撼。

宋隱自信一笑,“我到福州後,第一時間就開始設計鐵船。”

“此船體總長一百八十米,寬六十米,用鋼鐵鑄造龍骨。”

“當然,雖然是叫鐵船,可礙於技術還做不到全船都用上鋼鐵。”

“船身用鐵板包裹上實木,得以讓船更加牢固。”

“萬事俱備,現在就差手續。”

拿著霸氣外漏的造船圖紙,宋隱一臉自信的介紹著。

許久。

朱元璋大致清楚,這是第一代鐵般的圖紙。

用鋼鐵包裹上實木,並用鐵板固定船身。

炮火和風浪皆不必害怕。

大風大浪,未必有影響。

若是在近海航行,根本不用擔心沉船。

對上木船,它就是海上霸主。

這還是受到技術製約,日後改良換代,甚至能裝上火炮等武器。

這船若是能建成,火炮的威力加上堅固船身。

橫行海上完全不是夢。

萬炮齊發之下,誰敢爭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