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儒臣感覺自己像個孤兒!

-

隨著事件發酵,大明各地越來越多的百姓挺身而出,對抗儒生。

百姓們的怒火越來越高,紛紛將頑固的儒生驅出所在州府。

這些被驅逐出去的儒生,更是冇地方可去。

經過一個月整頓,大明各地工程得以順利複工,教育改革也逐漸落實。

百姓們的生活秩序恢複正常。

知道朝廷最新動態都會刊登在報紙上,於是百姓每天都養成必買一份報紙的習慣。

……

又是一日早朝。

文武百官聚在金鑾殿裡議論紛紛。

一個月下來,文武百官驚訝地發現,在百姓的響應及對抗下,原本棘手的儒生暴亂已經得到解決。

除了刻意被文武百官孤立的儒臣外,其他大臣都麵帶笑容。

特彆是以王雄,林芳棟等這些宋隱一派的大臣,更是臉上笑開花。

“哎呀,宋大人就是厲害啊!不需要朝廷出動兵馬,就把這些儒家打得像過街老鼠,無處可藏。”

“現在,大明各地連儒生的影子都看不到,全都是大明學子。”

“可不是嘛,誰敢說自己是儒生?那還不被百姓打死纔怪?”

一些大臣連番感歎,聲音之大,整個大殿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這些話落進那些儒臣耳朵裡,頓時無比尷尬,恨不得有個地洞,讓他們躲進去。

這樣的結果對他們打擊太大了。

被罰了三年俸祿也就算了,問題是道統也冇了,感覺以後像個孤兒。

大臣們興高采烈地各種議論時,朱元璋走了進來,他們連忙站好,不敢出聲。

朱元璋看起來心情挺好,臉上還掛著笑容。

他也冇料到報刊的輿論效果如此驚人,困擾了多日的儒家問題竟然得到控製。

現在大明各地已步入正軌。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朱元璋覺得大明已經冇有什麼事情需要操心,很乾脆地做好退朝準備。

一個個大臣都安穩地站住,無人上奏。

朱元璋見狀,正準備退朝。

宋隱卻在此時出列,“皇上,臣有本啟奏。”

看到是宋隱開口,頓時所有人都向他看了過去。

雖然現在宋隱在朝堂中的支援力,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高,但是他仍然萬分矚目。

畢竟他決定要做的事情,每一件都效果顯著,並且駭人聽聞。

“什麼事?說吧!”

宋隱也不磨嘰,當即開口,“皇上,臣建議,對科舉製度進行改革。”

啊!

此話一出,許多大臣都驚訝得目瞪口呆。

朝廷開恩科考,選拔人才造福學子,科舉製度是每個朝代必有的國策。

科舉製度,舉足輕重!

宋隱竟然突然間要提出科舉改革!

簡直像是晴天霹靂一般,劈在眾人心上。

“為何要改革科舉製度?”

朱元璋同樣無比震驚,想不到才解決儒生事件還冇消停兩天,宋隱竟然又有新想法。

而且,他並冇覺得科舉製度有什麼弊端。

“臣建議,將儒家思想及八股文等方麵的考分進行大幅度削減,控製在兩成即可。”

“這樣可以減少大明學子花費在研讀儒學上的時間,纔能有更多時間去學習多樣化的知識。”

“這樣一來,大明也就不會再有儒學門派及儒生。”

聽完宋隱的建議,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宋隱夠厲害,先通過報紙進行壓製儒家。

緊接著又減少儒家知識在科舉中的占比,用其他知識製衡儒家。

這擺明瞭就是讓學子們知道,略懂儒學皮毛就行。

簡直是殺人於無形!

聽到宋隱的建議,朝堂上的儒臣慌了。

如果朱元璋同意,豈不是儒家子弟就要斷絕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冇有立刻回答,而是陷入沉思。

宋隱此舉,朱元璋既感意外,又十分驚喜。

如果在科舉時就開始製衡儒家,那以後通過科舉入朝為官的官員,就不再是純粹的儒生。

也不會再出現有那麼多儒臣阻撓製裁儒學的事情。

甚至如此培養出來的學子,還是全方位發展的人才。

思忖片刻,朱元璋冇有反對。

“準了!”

“大明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的官員,而不是隻知道讀死書的書呆子。”

朱元璋這話非常不客氣,頓時,朝堂上的儒臣都破防了。

這話明擺著就是在影射他們。

科舉製度改革以後,錄用的官員不可能再是純粹的儒家子弟。

儒生儒家在整個大明,幾乎冇有任何地位。

“皇上英明!”

“臣建議,馬上將這個訊息通過洪武日報昭告天下,讓所有大明的百姓都知道此事。”

“同時,讓各州府著手進行相對應的準備。”

“行,這咱也準了!”

宋隱的進一步提議,朱元璋毫不遲疑地同意下來。

通過打壓儒生事件,朱元璋已經充分地體會到了報刊的作用。

聽到朱元璋同意,那些儒臣頓時欲哭無淚。

很快,科舉製度進行改革的訊息,通過洪武日報對外釋出。

現在,洪武日報各方麵作用都發揮出來了。

不但可以向百姓們傳遞朝廷訊息,還能在傳遞訊息的同時帶百姓的節奏,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維護朝廷利益。

這個用途從百姓積極響應,跟朝廷統一戰線,排擠及打壓儒家,已經充分體現出來。

利用報紙輿論方向,這種手段,數千年來的曆朝曆代從未有過。

冇有任何一個朝代,能想到這個妙招。

為此朱元璋感覺非常好,十分有成就感。

自從大明建國以來,朱元璋一直以民為本,事事都首先考慮百姓利益。

縱然如此,仍然無法讓大明百姓願意服從朝廷安排。

讓百姓朝廷的話,跟朝廷步伐一致,這是每一個王朝的皇帝想要做,卻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現在因為宋隱的建議,卻讓大明百姓輕鬆做到了。

所以朱元璋十分重視報刊的號召力。

就連科舉改革這麼大的事情,也都通過報刊對外公佈。

現在,洪武日報已經成為大明傳遞訊息的主要方式。

同時,洪武日報也成為大明百姓獲得更多訊息來源的途徑。

報紙的成立初衷是為了打壓儒家,現在也成了向百姓傳授知識的媒介。

加上教育製度改革,勢必能夠將一家獨大的儒家打壓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