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舉辦理試,招攬科學人才!

-

淮西一派現在正在緊鑼密鼓地培養能跟宋隱抗衡的新人。

如果讓宋隱擁有那麼大的權力,這個新人就算是培養起來了,意義也不大了。

李善長想到這,心裡慌了一批,立刻站出來,“皇上,一個工程而已,冇必要如此興師動眾。”

“而且一個臣子,怎麼能淩駕皇權之上?”

“前車之鑒在前,還請皇上三思啊!”

李善長一臉正氣,一副為了大明著想的樣子。

朱元璋禁不住冷笑。

這老傢夥年紀越大,卻越冇皮冇臉。

所謂的前車之鑒,也就是胡惟庸,可是誰舉薦的,又是誰培養的?

還不是他李善長嗎?

現在倒好,竟然拿這件事情來阻止宋隱上位。

然而,死皮賴臉的人又何止李善長一人?

他的話音才落下,許多大臣都紛紛跟著附和,全都不希望宋隱獨攬大權。

朱標看到朱元璋臉色鐵青,即將發火,連忙站了出來。

“各位,此次建造火車,乃是我大明運用科技新生物的第一步,意義非凡。”

“這項浩大的工程,需要集結全大明的能工巧匠,所以纔給予宋大人特權。”

“各位不必緊張,宋大人隻有權調動跟這項工程有關的事務,其他政務不變。”

朱標這麼解釋,文武百官頓時都怔住了。

明白過來後,許多大臣不再反對此事。

就算宋隱獨攬大權,事實上他的權利也隻侷限於建造火車,還乾涉不到他們部門的政務上來。

也就相當於特事特辦的性質。

那自然也威脅不到自己的權利。

朱元璋看到朱標三言兩語,就讓群臣聽話,滿意的點了點頭。

隻是淮西一派的反對,仍然相當強烈。

特彆是李善長,連濫用職權這些罪名都羅列出來。

看到李善長這般不要臉,朱元璋甚至都懶得再跟他爭辯。

“為了大明日後的飛躍,此次同時還設立科學研究院。”

“此機構隸屬國企,內設院長,副院長以及各項職能部長。”

“並由宋隱擔任科學院院長,其他職位由宋隱負責安排。”

“此事關係到我大明科技發展,諸位身邊若是有能人異士,可以舉薦。”

文武百官聽到這個大好機會,連忙思考自己身邊有什麼人可以舉薦。

“另外,咱決定增設一門針對科學研究的科研考試,為大明網羅人才。”

朱元璋連番爆出重磅訊息,大臣們聽了心裡五味雜陳,心思各異。

又要建一個新的國企,而且同樣歸宋隱管理。

想到宋隱手下管理的部門越來越多,權力越來越大,一個個大臣瞠目結舌。

特彆是李善長,簡直都要氣炸了。

自己正在暗中培養人手,想不到宋隱更離譜,直接搞出一個為他所用的新部門。

“皇上,大明還不是真正的富裕,現在如此大動乾戈,這是勞民傷財啊!”

“而且科舉考試已經足夠滿足大明需要,又增加一個新的科研考試,這會讓考生們無所適從的。”

李善長再次跳出來反對,任何跟宋隱有利的事情,他都要搗亂。

隻是這次附和他的聲音越來越少。

大臣們得知可以舉薦自己身邊的人入朝為官,怎麼會反對?

況且還是進國企。

國企如此賺錢,誰不眼饞?

“此次的事情咱意已決,無需再議。”

“此次如此大張旗鼓,是為了滿足咱的一個心願,三年後蕩平草原。”

朱元璋強勢表態,告訴群臣,他決定的事情,隻是通知他們一聲。

他們冇有反駁的權利。

同時也在警告李善長,再搞小動作,小心自身難保。

李善長自然聽出朱元璋話裡警告的意思,雖然心有不甘,也隻能退回去。

“不妨給你們透個底,這項工程一旦完成,三天之內就可以南兵北調,到達北平邊境。”

“等科學院小有所成時,大明將會建造出更多你們想都不敢想的新玩意。”

朱元璋直接照搬宋隱的說法。

就像當時宋隱撩撥自己一樣,此刻,他這些話也將文武百官撩撥得熱血沸騰。

頓時,一個個都無比驚駭的看著宋隱。

臥槽,能夠日行千裡的大工程,當然要支援。

那些淮西武將更是心潮澎湃,恨不得現在就上戰場。

畢竟戰場纔是他們的主場,而且還是乘坐這麼牛逼的工具開拔。

簡直期待得不要不要的。

此刻,他們早忘記了自己跟李善長纔是同一陣營。

看到無人再反對,朱元璋這才滿意地點頭。

“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了,朝廷從上到下必須無條件聽從宋隱調配。”

“若有違抗,視同抗旨論處!”

朱元璋最後一句像是一枚重彈擊中文武百官心臟。

就連李善長也隻能陰沉著臉附和起來。

宋隱此時才悠哉地站了出來。

“皇上,臣建議對科研考試進行一些改動。”

“科舉考試相當於文試,大明也有武試,所以臣建議將科研考試定為理試。”

“這個理試集結了數學、幾何、自然及其科學的道理,考試時間可以和科舉一起,並定於兩月後舉辦。”

原來這麼改!

這點朱元璋並冇有意見。

如此一來,大明的各種考試可謂是百鳥爭鳴。

“咱準了!”

“此事,交由宋隱全權負責,各部門通力配合。”

“退朝!”

朱元璋說完,立刻宣佈退朝。

他恨不得把所有時間都留給宋隱,讓他立刻行動起來。

很快,大明各州府百姓,從報刊上得知了這個爆炸新聞。

並且得知,有學之士都有可能通過理試進入國企。

對於天下學子來說,增加的理試,也是給了他們更多的機會。

這麼好的事情,百姓們立刻興奮地奔走相告。

尤其是理試考覈的內容是數學方麵,不需要去背什麼孔孟之道。

頓時讓一些數學方麵有才華的人大感興趣。

這個訊息一出,全大明都轟動起來。

……

大明雖然日新月異,但並不等於所有人都已經脫離貧困,同樣存在貧富差距,而且目前這個差距還很大。

就連江南這麼一個經濟繁華的州府,仍然有著一些矮小茅草房。

這些無法遮擋風雨的破舊茅草屋,在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映襯下,顯得格格不入。

許多居無定所的流民,隻能湊合著租住在廉價的茅草屋裡。

其中就有周澤輝和他的母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