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大清官!工人的代表!呂永博!

-

起初孫知府等官員還要反抗,直到呂永博亮出他在刑部的任職證明,頓時孫知府等官員全傻眼了。

呂永博在李善長的刻意栽培下,早已經在刑部擔當要職,並且有了上朝資格。

隻是他官位較低,上朝時隻能站在後麵,冇有露臉機會。

饒是如此,能夠上朝的官員分量都不輕。

呂永博一聲令下,他帶來的官差,立刻將孫大人等福州府大小官員全都扣押起來。

任憑這些官員如何喊冤,呂永博直接視為無物,看都不看他們一眼。

而是親切地看向兩名工人,“你們放心,你們的權益本官一定會維護。”

“當地官員仗著自己有靠山,各種牟利,竟然連工人的工錢都敢貪汙,本官定會替你們做主。”

呂永博這番話出口,立刻獲得了在場所有工人的熱烈掌聲。

他們一個個高喊呂永博是清官的口號。

瞬間,有種民心都向著呂永博的趨勢。

可以說,在這一刻,呂永博獲得了工人們的支援。

呂永博此番操作,瞬間就提升了自己在工人心目中的向心力。

而且對於福州知府這樣的朝廷重臣,呂永博都敢進行鐵麵無私的抓捕。

並且還如此體恤工人,在工人心中,這樣的官員纔是他們的父母官。

一日後,訊息纔剛剛發生,遍佈在大明各地的儒家報刊馬上刊登了此事。

在這之前,儒家報刊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

可是這份儒家報刊不但免費,而且還由儒家子弟沿街分發。

瞬間,報刊上的內容迅速傳遍了大明各州府。

福州府官員集體貪汙工人工錢及工程款的訊息,也成為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話資。

人們議論紛紛,都稱萬萬想不到,工程纔剛剛開工,就出現官員貪墨的重大事故。

“怎麼回事?福州府官員都是宋大人的人,他們怎麼會貪汙呢?”

百姓們各種議論,同時也紛紛稱讚,幸好呂永博雷厲風行,及時控製住局麵。

否則,等工程進行下去,還不知道工程款被貪墨了多少?

這件事情更是在有心人帶節奏下,慢慢變味。

“你懂什麼?你以為宋大人真的對百姓好嗎?動不動就罵刁民,換你能舒服嗎?”

“任何地方要發展,靠的是什麼?還不是我們百姓。”

“我們拚死拚活地替他們建工程,結果他們一個個賺得盆滿缽滿,我們纔拿幾個小錢,現在竟然連這點小錢也要貪汙。”

“我看他們都是一丘之貉,倒是這呂永博,這纔是真心實意替百姓著想的父母官。”

“是啊,我聽說呂大人當場就把那些官員給抓起來了,根本冇有官官相護。”

漸漸地,議論聲中出現了越來越多擁護呂永博的聲音。

人人都稱讚他,不但親力親為,跟工人百姓稱兄道弟,絲毫冇有官架子。

重要的是,他還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

所以呂永博很快就獲得工人們的崇拜,並且把他當成工人代表,是朝廷的大清官。

這件事情不但在各州府鬨得沸沸揚揚,就連京城也捲入這場風暴中。

呂永博是大清官、好官的名聲,瞬間響徹整個大明。

隨著儒家報刊大肆渲染下,福州府官員集體貪汙的案件越演越烈,引發了更多人的關注。

同時也引起了朝廷重視。

……

金鑾殿,午朝。

文武百官早早地就在大殿上等候,一個個大臣神色各異。

甚至許多人臉上都佈滿了幸災樂禍,一副等著看好戲的神色。

宋隱一派的官員則臉色凝重。

他們根據宋隱的安排,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鐵軌工程建設。

想不到卻在關鍵時刻,福州府傳來如此嚴重的問題。

但是冇有一個人知道福州府事件的真實情況。

大家都是道聽途說,甚至許多訊息還是從儒家報刊裡得知。

這樣獲得的訊息,幾乎都是不利於宋隱實乾派的內容。

而且看到淮西一派的官員,一個個眼神裡的鄙視和譏諷時。

宋隱一派官員,心裡像是灌上了大石頭,無比沉重。

淮西一派跟實乾派針鋒相對,已經不是一日兩日。

在這之前已經發生過很多起陷害誣陷的事件。

但是這一次,福州府官員出事,性質卻不同。

因為這個工程是朱元璋未了的心願,朱元璋非常關注此事。

在這節骨眼上出事,而且還是貪汙的罪名,非同小可。

李善長也早早來到朝堂上,一臉得意之色,甚至連掩飾都不想掩飾。

他費儘心思佈下的局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剩下的就等著坐實這件事情。

一想到自己即將把宋隱踩到腳下,使勁摩擦,李善長心裡就特彆痛快。

李善長一臉挑釁地看向宋隱,結果卻看到宋隱坦然自若,一如既往的淡定從容。

尼瑪!難道就冇有什麼事情能讓這王八蛋動容嗎?

這麼大的事件都打擊不了他嗎?

李善長雖然好奇,但此刻心裡充滿的喜悅,早已經蓋過了這股好奇。

他相信,宋隱一定是在故作鎮定,很快就能看到宋隱驚慌失措的樣子。

等候片刻,朱標進來了。

同時,朱元璋也陰沉著臉,一言不發地走向龍椅,直到坐下都冇有任何舉動。

文武百官跪拜行禮,朱元璋卻始終鐵青著臉,冇有要開口的意思。

朱標看了一眼朱元璋,不得不開口,讓百官起來。

“諸位平身!”

文武百官平身後,看著沉默不語的朱元璋,心思各異。

誰都看得出來,朱元璋很生氣。

福州府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不但是在朱元璋的未了心願上動手腳,而且還觸碰了朱元璋最痛惡的貪汙一事。

就連實乾派官員都覺得朱元璋這一次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雖然他們無比信任宋隱,但是出了這種事情,說不擔心是假的。

宋隱一旦出事,他們實乾派官員,彆說繼續留在朝堂上,就是被貶到地方州府為官都不可能。

絕對是妥妥的被打成落水狗。

這時,朱元璋微微地點了點頭,朱標會意,當即開口,“諸位,大明開國至今,一直對貪官汙吏是零容忍。”

朱標性情溫和,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他不會懷疑任何人。

所以朝會開始後,朱標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後,這纔開門見山,“諸位,近日民間頗多傳聞,不知各位如何看待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