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章 百姓,不過一群貪得無厭的刁民而已!

-

況且,呂永博在民間的造勢非常成功。

目前在民間工人百姓心目中的名聲,比宋隱還要好。

李善長怎麼會錯過讓他上位的機會?

“皇上,宋尚書企圖依靠胡攪蠻纏逃避事實,可見其心中有鬼。”

“由此看來,更加證明宋尚書知錯不改,甚至還卑鄙地逃避。”

李善長冷笑著將視線轉向宋隱。

“宋尚書又何必如此,人無完人,豈能不犯錯?有錯改了就是,何必各種狡辯呢?”

李善長明明是在指責宋隱,卻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如同長輩在教導犯錯的孩子。

淮西一派官員長期配合下來,無比默契。

當下一個個挺身而出,大義凜然地附和。

就連中立派官員也同樣如此。

吳誌遠挺身而出,“皇上,此事影響極大,牽動甚廣,貪汙費用更是有史以來的龐大。”

“臣建議,必須嚴懲責任人。”

“同時,不能再由宋隱繼續負責這項工程,否則再出錯,損失無法估量。”

這些人之所以大義凜然的樣子,無非就是想奪得宋隱手中工程的權利。

這一點,朱元璋心裡跟個明鏡似地透亮。

就連冇有那麼多心眼的朱標,此刻也意識到這點。

他看向宋隱,“宋大人,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麵對那麼多指責聲,朱標很想聽聽宋隱的看法。

同一時間,朱元璋也向宋隱看了過來。

接收到朱元璋那一副隔岸觀火的目光,宋隱心裡直罵,這老傢夥真不夠義氣。

可不爽歸不爽,這件事情必須解決。

宋隱冷冷地看向李善長。

“看來國公並不瞭解本官,本官臉皮冇那麼厚,也不會因為愛麵子而裝聾作啞。”

“但是呢,本官做事講的是真實憑據。”

說完,宋隱的目光移向朱元璋。

“皇上,這件事情既不是大事,也冇那麼麻煩。”

“甚至根本跟貪汙扯不上邊。”

李善長聽到宋隱不承認,當即冷哼,“宋尚書,你這是死鴨子嘴硬。”

“如果冇有貪汙工錢,工人怎麼會鬨事?”

“誰不知道,民間百姓,尤其是福州府的百姓,對宋尚書可是萬分信任。”

“如果不是逼急了,以百姓對你的信任,怎麼可能會如此鬨騰?”

“還是宋尚書覺得,這些百姓的話也是瞎編濫造,不足為信?”

“現在福州府上至知府,下至衙役,全部被抓捕,還有人證,如此證據確鑿,宋尚書還想顛倒黑白嗎?”

李善長還就不信了,這件事情可以說人贓俱獲,鐵證如山。

他倒要看看宋隱這回還如何死裡逃生?

滿朝文武也是神色凝重起來。

宋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有多高,眾人都看在眼裡。

特彆是福建、北平這兩個州府,當地百姓對宋隱的信任甚至超過朝廷聖旨。

甚至有許多百姓商人還在自己家中,給宋隱供了長生牌位。

這種待遇,整個大明僅此宋隱一人。

現在對宋隱那麼信任的百姓,都開始鬨騰。

由此得知,這件事情跟宋隱更加脫不開關係。

聽到李善長給自己扣的這麼大一個屎盆子,宋隱怒極反笑。

“百姓會相信任何人嗎?”

“說白了,他們不過都是一群貪得無厭的刁民罷了。”

宋隱這話,讓李善長愣住了。

他甚至做好了宋隱會各種狡辯的可能,可想不到宋隱的腦迴路,自己根本跟不上。

“皇上,這件事情是臣要推出新政策,從而試驗一下刁民的反應而已。”

“冇想到彆有用心的人,卻拿此事大做文章,甚至聯合儒家發出各種垃圾訊息,試圖離間刁民跟朝廷的向心力。”

宋隱這話,整個朝堂裡的人都徹底傻眼了。

靠?

這是什麼新政策?

宋隱的話,掀起了滔然大波。

朱標更是激動的看著宋隱。

以他對宋隱的瞭解,但凡是宋隱推出的任何一個政策,對大明都是相當有利。

相較於朱標的興奮,朱元璋顯得淡定多了。

這些年來,宋隱推出的政策層出不窮,朱元璋早已經習以為常。

“宋隱,你說說看,這是怎麼回事?”

宋隱也不磨嘰,“不過就是一些工人的工錢不同,韓國公就以此來斷定是貪汙,這也太片麵了吧?”

“臣是說過,百姓工錢統一定為三兩銀子,卻冇有說工人工錢也是如此。”

“我大明大改革以來,搞了很多工程,從中也發現了許多能工巧匠。”

“日後,大明的發展同樣離不開這些能工巧匠。”

宋隱說到這裡,刻意停頓了一下,看了看四周。

包括朱元璋在內,所有人都一臉茫然。

好在朱標片刻後,似乎想到了什麼。

“宋大人,這是在用工錢試探工人嗎?”

畢竟宋隱經常跟朱標聊到馭人之術,就在幾日前,還通過朝堂格局為例來說明人馭的重要性。

當時朱標就印象深刻,所以立刻就想到了這方麵的可能性。

果然,宋隱點頭笑了,“太子殿下聰明。”

“臣正是以此來試探工人們,對不同工錢的態度。”

“事實上,此事臣已經讓人進行暗中調查了。”

“不但調查工人們對工錢的期盼值,同時也在調查工人的技術高低。”

“這次鐵軌項目工程量太大,無法像以前的工程那樣依賴國企工人。”

“所以說來自民間的工人,纔是這次工程的主要技術主體。”

宋隱接二連三地解釋,在場的官員都聽入迷了,渾然忘記了剛纔自己是如何猛烈地攻擊宋隱。

畢竟宋隱以前推出的每一項新政策,對大明來說都是天大的利好,他們這些官員也能跟著沾光。

因而,許多官員都想聽聽,這次新政策的利好又是什麼?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李善長。

他本以為,這次就算不能把宋隱打進塵埃,也會讓他丟掉手中大權。

冇想到宋隱一句新政策,就成功地轉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陰沉著臉,好幾次都想不顧一切地打斷宋隱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