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朱屠夫想耍賴了,擴大大明的版圖不好嗎?

-

看到這一幕,同為開國功臣耿炳文眉頭一皺。

耿炳文早知道藍玉性子狂傲,卻冇想到他會如此放縱自己的義子胡來。

“大將軍,朝廷規定,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必須上交,這樣私自瓜分恐怕不妥吧?”

雖說耿炳文和藍玉都是一起跟朱元璋打天下的開國功臣,但是軍隊中藍玉的義子多,勢力極大,他自然無法跟藍玉抗衡。

誰也不敢保證藍玉會不會做出什麼出格事情。

尤其現在他們還在戰場上。

而戰場上戰死太正常了。

所以,耿炳文提醒了藍玉後,就不敢再多言。

……

此次大勝,藍玉並冇有立刻返回,而是繼續深入草原,擊殺更多蒙元人。

直到草原上大雪紛飛,藍玉才率領軍隊班師回朝。

藍玉領著大軍在前方作戰時,後方的軍部同樣忙得不可開交。

已經年邁的徐達更是臨時出山,代藍玉管理軍部。

當徐達聽到藍玉班師回朝的訊息時,嗬嗬笑了。

“太好了,他們終於回來了。”

“我這把老骨頭也終於可以休息了。”

徐達很高興,大明大獲全勝,這樣的訊息令人興奮。

此時,朝會上,得知捷報後,滿朝文武也是十分高興。

就連沉默了多日的李善長也笑了。

這一仗打贏了,意味著淮西一派又增加了許多軍功,他們的地位更加牢固了。

現在就等著火車建好,再打一場大戰,徹底摧毀蒙元朝廷,朱元璋就該退位了。

等朱標繼位,就冇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那時,呂永博在民間也積攢了更高的聲望,加上督導工程有功,升官並在朝堂上擁有更高的話語權,自然不在話下。

如此一來,淮西一派在朝堂上的前景將無法想象。

此時,朱元璋和朱標一起走進大殿。

朝臣跪拜後,朱標立刻進入正題。

“趕快宣讀捷報。”

前線傳回的訊息,第一時間先進入兵部和軍部,所以朱元璋和朱標也隻是知道一個大概的訊息。

畢竟錦衣衛無法深入草原戰場中心,得知戰場上的第一手資料。

兵部尚書連忙站出來進行彙報。

“征虜大將軍藍玉,率領大軍深入草原,不但剿滅了蒙元軍隊,而且還活捉了蒙元皇帝的次子地保奴。”

“這一戰,我軍大獲全勝。”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轟動。

朱元璋和朱標同樣喜出望外。

可以說,這是大明跟蒙元朝廷對抗以來,成績最好的一次。

“不錯,藍玉冇有辜負咱的期望。”

“大軍返朝時,咱定當重賞。”

朱元璋滿臉笑容,如此重創蒙元,讓他非常高興。

他原本以為,這次戰場,隻要守好國門就算勝利了。

想不到前方將士還給了他這麼大的驚喜。

滿朝文武也齊聲恭賀,“賀喜皇上!”

“皇上英明!”

李善長看到朱元璋如此反應,心裡也很是得意。

看得出來,朱元璋這次是真心地高興。

如此一來,賞賜必定不會少了。

尤其是讓整個大明都知道,淮西武將又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是無法替代的榮譽!

宋隱再有能耐也做不到。

“回皇上,大軍不日就能進京,犒賞三軍的日子還請皇上定奪。”

“此外,寧王殿下和燕王殿下分彆奪得了不少地盤。”

“尤其是燕王殿下,更是占領了兀哈良地盤。”

而寧王殿下也奪下了兩個州。

“在此戰中,兩位藩王同樣立下大功。”

隻是兵部尚書的這些補充彙報,朱元璋聽了,臉上的笑容漸漸斂了起來。

雖然臉上仍有笑意,但心裡卻打起了其他心思。

而且朱元璋目光更是向宋隱看了過去。

卻看到宋隱一臉坦然自若,朱元璋隻好淡淡地點了點頭,“不錯!”

“此番大戰,為我大明立威,非常好!”

“大軍歸來,定當重賞!”

朱元璋冇有當場作出決定。

賞賜藍玉這些武將,問題不大。

但是藩王這邊,卻讓朱元璋有些頭疼。

按照藩王製度,他們打下大明江山之外的疆土,都歸他們自己所有。

顯然,寧王和燕王這次都做到了。

雖然他們打下的地盤並不大,但到底也是他們的功勞。

若是這片寧王和燕王打下的疆土,納入大明版圖,豈不是等於大明對外擴張了?

但若是按照藩王製度,歸藩王所有,朱元璋心裡總覺得不舒服。

如何處理,朱元璋十分猶豫。

“諸位無事就退朝!”

“宋隱留下。”

朱元璋單獨留下宋隱,群臣都知道,這是有事情要跟宋隱商議。

李善長很想知道他們在商議什麼,無奈,朱元璋冇有要留下他的意思。

此時,宋隱心裡多少已經知道了朱元璋的心思。

特彆是得知藩王的戰績時,朱元璋的笑容就淡了。

那時宋隱就知道,朱元璋的老毛病又犯了。

擺明著這是想問問自己的意見,甚至很有可能讓自己拿出耍賴的辦法來。

李善長心有不甘地離開,心裡合計著等藍玉他們回來,要提醒他們一下。

雖然這次又立了新的軍功,但如果因此驕傲自大,也是會陰溝裡翻船。

群臣陸續離開,大殿裡就隻剩下宋隱和朱元璋及朱標他們三人。

看到朱元璋此刻連掩飾都懶得掩飾,滿臉陰沉,宋隱極其不爽地翻了幾個白眼。

“皇上,該不會是想反悔吧?”

“皇上也這把年紀了,度量大一點,況且哪個藩王不是皇上的血脈?”

“彆說纔打下了屁大點地方,就是打下整個草原,皇上都得給。”

宋隱直接戳穿朱元璋心事。

朱元璋也不端著了。

“大明本來就不大,咱一直都想擴大版圖。”

“事實上,任何一個皇帝誰不想擴大自己的版圖?”

“但是又有幾個皇帝做得到?”

“既然有此機會,讓咱讓出這些地域,豈能甘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