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當好朕的眼睛,不然就去嶺南種荔枝

-

朱元璋心思飛轉。

不經意間竟然給他炸出了新情況。

青樓怎麼會是官府的產業?

他立馬發問,“你給朕說清楚,這是什麼情況?”

“官府開青樓賺錢,你們還要臉不?”

聽到朱元璋的質問,徐江頗感無奈。

他也對宋隱說過這樣不好,最終卻被宋隱的理由貶得無話可說。

稍作思考,徐江決定搬出宋隱的解釋。

“回陛下,當初臣也對宋大人說過這樣不行,”

“宋大人卻說,逛青樓是人之本性,這行禁不了。”

“人的私心在豐厚的回報下,會發生賣兒賣女的慘象。”

“這種現象可以通過管控去改變。”

“福州青樓由官府來管,從而可以從根本上杜絕這樣的慘事發生。”

“生意好了,其他青樓也在學習。”

“青樓裡姑娘全是自願來的,可以回家探親,名聲雖說不好,可有銀子賺也都開心。”

朱元璋直接愣了。

宋穎解決的事情手段倒是新奇。

的確,青樓根本禁不了。

他起義時,還關過青樓。

可如今青樓還不是遍地開花。

福州府開青樓,讓這個行業發生轉變。

這個解決辦法看起來不錯。

徐江繼續道:“青樓現在是官府的產業,所以,雖然咱們每個月都要那麼多公關費,但實際算下來,成本還是很低的。”

“青樓賺的銀子,九成入了府庫,實際上隻花了一萬兩。”

“說白了就是左手進右手出。”

“一萬兩轉一圈變成十萬兩,這叫經濟流通。”

“青樓、青樓的姑娘、官員、富商形成共贏。”

朱元璋沉默了。

他想要反駁,卻無從開口。

這其中有大學問。

怎麼左右手倒一下,一萬就變十萬,還有很多人獲利了?

這到底是對是錯?

朱元璋想不通,決定放下這個問題。

公關費查不查已經不重要了。

福州府連上千萬土地出讓金都繳了,除非天怒人怨,這事緊咬不放未免小氣。

“福州地都賣完了嗎?”

“確定明年還有錢上繳?”

朱元璋換了話題。

徐江點頭,“土地出讓金,隻是土地的一部分。”

“福州大基建還要搞好幾期,土地運作臣也搞不懂,隻能一年記一次。”

朱元璋眼皮直跳。

怎麼都想不明白,福州那個破地方地價怎麼這麼高?

按徐江說法兩千五百萬隻是開胃小菜。

要是整個大明都交土地出讓金,特麼這得有多少銀子?

朱元璋按捺不住了,“朝廷是否也可以這樣操作?”

徐江心裡大驚,連忙說:“陛下不可!”

“宋大人特意叮囑,不是所有州府都適合這個法子,一個不慎會有大患。”

“盲目發展,百姓和商人的全部家當砸進去,會出人命。的”

朱元璋沉默不語,宋隱連這都預料到了。

可銀子太誘人啊。

朱元璋不甘心的板起臉,“朕執意要搞呢?”

徐江沉默片刻,才點頭,“陛下不如問一下宋大人的意見。”

“宋大人提過,地裡有礦,有田,有山水,是皇朝的根。”

“這些不能被某個人大量把持。”

“否則朝廷會有顛覆之患。”

朱元璋聞言,臉色瞬間難看起來。

福州府祥和一片,能做不能做的宋隱都在把關。

不然早人頭落地。

換個人就不敢保證了。

曆朝的更換毀滅,還不是地方不作為導致起義,進而顛覆整個皇朝。

朱元璋能信自己,卻信不過其他官員。

見朱元璋臉色難看,徐江平緩語氣轉移話題。

“或許朝廷可以用一個縣去試試,摸索經驗。”

“等成熟穩定了,再大規模去操作。”

這麼說,朱元璋臉色才緩和了下來。

正當如此。

朝廷冇有經驗,一下子做大肯定出問題。

朱元璋倒不擔心起義造反。

說到造反,他可是造反頭子。

元朝都乾垮了,難不成有人敢造老子的反?

朱元璋有了思路。

“朕會讓人謹慎嘗試。”

“朕的身份,知道怎麼說吧?”

朱元璋死死地盯著徐江。

徐江的回答若是不滿意,即刻就將他調離福州府。

他不是怕身份暴露,而是擔心宋隱日後貪得更加隱蔽。

宋隱這猴精,有心把銀子藏起來,麻煩就大了。

讓他冇有防備維持現狀,朱元璋才放心。

朱元璋的暗示,徐江當然秒懂。

“陛下,臣此行隻是回京上交土地出讓金。”

“彆的臣一概不知。”

朱元璋冷冷一笑,跟宋隱混得久了,官員也都個個猴精。

朕越來越難下手了。

“回去之後,有關宋隱一舉一動,隨時彙報給錦衣衛頭領胡雄。”

“當好朕的眼睛,不然就去嶺南種荔枝!”

徐江本能地打了個寒戰。

嶺南那破地方,哪是人能待的?

徐江連忙保證,“臣謹遵陛下旨意。”

“臣不要離開福州,臣要在福州頤養天年。”

朱元璋冇好氣踹了徐江一腳,臉都黑了,“朕看你是想在青樓裡頤養天年。”

“回去時把三皇子和四皇子帶上,告訴宋隱,這是朱老爺子的兒子,跟他學點本事。”

徐江麵有難色,“三皇子和四皇子可彆暴露了自己身份。”

朱元璋冷哼,“這你不用管,朕定然會叮囑他們。”

“管好你的嘴,辦好事就行了。”

朱元璋拿了一份文書遞給徐江。

“給宋隱帶回去,就說我有事,脫不開身。”

“讓宋隱加快速度造船。”

事情安排完,朱元意興闌珊揮手讓徐江退下。

翌日。

三王子朱棡和四王子朱棣,跟著徐江啟程去福州。

一路上,徐江都倍感忐忑和煎熬。

兩位皇子,要是有個好歹他就玩完了。

讓徐江略感欣慰的是,四皇子朱棣好學好問,給了他為人師表的機會。

可三皇子朱棡聰明又殘暴,令人頭疼。

要不是他拚死攔住,廚子都要殺。

徐江多買了一輛馬車,讓三皇子朱棡自己折騰。

隻要活著到福州,讓宋隱接手,就冇他啥事了。

朱棣倒是跟徐江聊了起來。

“父皇說宋大人是個非常貪的大貪官。”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跟宋大人學習?”

徐江很驚訝朱棣的好學。

即便不是皇子,未來也可期。

徐江想了想後解釋道,“宋大人在皇上眼中是貪官,在我眼中卻是清官。”

“雙方看問題角度不同,得出結論也不同。”

“宋大人本事極高,陛下纔會讓你跟宋大人學習。”

朱棣更加疑惑,“為何?”

“貪就是貪,如何角度不同,結論不同?”

“本事再大也是貪官,官員都如此,百姓豈不遭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