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憑什麼移民那麼好的福利,本地居民聚集罷工!

-

百姓們議論紛紛,特彆是報刊的專欄裡,還刊登了宋隱告百姓書。

這裡,宋隱著重說明瞭由小家搬遷進大家庭裡的優勢及福利。

這番話讓許多百姓茅塞頓開,熱血沸騰。

特彆是年輕人,他們見過外麵的世界,也早就憧憬能夠生活在那麼繁榮的地方。

在看到朝廷給出的福利這麼誘人,頓時就心動了。

很快,許多家庭紛紛響應,在兵部和工部的協助下,開始往外搬遷。

洪洞縣內的百姓搬遷鬨得沸沸揚揚,而大明各州府也為之行動起來。

每個州的知府都在絞儘腦汁,想方設法,想讓搬遷出來的百姓在他們州府落戶。

在大明這個以人口論勞動力的年代,勞動力成了香饃饃。

有了勞動力,也就意味著來年稅收會上漲。

如此一來,也能提升官員的政績。

特彆是今年開始,戶部推出了年終績效考覈的政策,各地官員更是想方設法創政績。

當然,想接收搬遷百姓,不能違背戶部的規定。

隻是這些規定在各州府看來,簡直就是小事一樁。

一時間,各州府爭取移民百姓的訊息,主導了這段時間的輿論風向。

任何時候,任何事情,一旦聲勢浩大,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不同意見。

更何況,每個派係都會有敵對派係在盯著,絞儘腦汁地尋找對方的錯處。

無疑,針對宋隱一派的除了淮西一派,還有儒家。

儒家雖然現在大勢已去,但是卻像打不死的蟑螂似的,無法讓他們銷聲匿跡。

他們看到宋隱成功地說服了這些百姓搬遷,有了功勞後,就按捺不住手中筆。

上回儒家想通過南北通道收費一事,把宋隱搞下台。

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讓他們儒家臉都丟儘了。

他們實在走投無路,隻能假意迎合朝廷的政策。

可是他們卻身在曹營心在漢,一麵享受朝廷政策給他們的福利,一麵又暗地裡煽動群眾,試圖掌控輿論風向。

所以他們根本不願意看到對朝廷有利的事情發生。

現在看到了洪洞縣百姓響應朝廷號召,壞水又開始咕咕冒了出來。

一夜之間,儒家民間報刊鋪滿了大街小巷。

有些不符合移民的百姓,移民對於他們來說,也就是當做一個熱鬨的看。

可是,當他們看到民間報刊上麵的內容時,頓時火冒三丈。

不得不說,儒家最善於挑動人類內心的陰暗麵。

而且挖空心思,尋找宋隱推出政策中的漏洞。

並根據這個漏洞大肆宣揚,顛倒是非。

他們的目的就是把宋隱趕出朝堂。

在他們眼裡,儒家想要複興,就必須趕走宋隱這個大禍害。

李善長一直都跟他們有資訊往來,朝廷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給他們傳遞訊息,讓他們抓住一切可以扳倒宋隱的機會。

所以這次移民事件他們肯定不會放過。

他們藉助自己的民間報刊,各種攻擊此次移民政策的不公平。

那些不需要移民的百姓,原本並冇有覺得有什麼問題,可是經過儒家歪曲事實以後,一個個的怒火都被挑了起來。

儒家報刊用了整版篇幅,攻擊宋隱是彆有用心才搞什麼移民,

此舉完全是為了盤剝百姓利益,霸占百姓的生存之地。

儒家報刊還重點抓住其他百姓用地契換房時,都需要補差價的問題大肆攻擊。

可是這次的百姓移民卻不用補差價。

其中一定有貓膩!

儒家報刊重點比較了普通百姓跟移民百姓換購新房的區彆,用這種不一樣的政策,再加上極其煽動性的語言。

瞬間就勾起了百姓的嫉妒心,以及占小便宜的心理。

“特孃的!他們憑啥呀?”

“當初老子可是補了好幾兩銀子才換到新房,他們憑啥不用補差價?”

“這是欺負我們老實嗎?”

“真以為我們是大冤種嗎?簡直過分!”

“咱們信錯了宋大人,想不到他這人如此兩麵三刀。”

“還有官府更過分,我們本地居民不管,竟然優先給移民安排工作!”

百姓們原本隻是發發牢騷,後來牢騷堆積起來變成了怒火。

再加上儒家報刊刻意帶節奏,讓他們覺得朝廷壓榨他們。

“不行,官府必須給我們一個說法,彆以為我們好欺負。”

“對!我們不是韭菜,他們休想任意在我們身上割韭菜!”

“不行,必須讓他們退還咱們當初補的差價,咱們的銀子絕對不能讓他們坑了。”

百姓們彙集到一起,直奔官府而去。

此時很多州府的知府,都還在絞儘腦汁,想辦法讓移民加入自己州府,卻發現當地百姓叫罵著,把官府衙門團團圍住。

官府官員頓時無比頭大。

這些當地百姓叫囂著,官府如果不把他們當初多交的差價退還,就絕對不會讓移民進來。

這股風氣被儒家報刊大肆宣揚,瞬間大明各州府的百姓也紛紛效仿。

甚至,許多州府百姓直接用罷工來威脅。

很簡單的一件小事,卻引發了民憤。

很快,這件事情就驚動了朝廷。

朱標緊急將戶部、工部及兵部的尚書宣到東宮。

雖然發生了最令朱元璋在意的民憤事件,但是朱元璋此次冇有親自處理,而是讓朱標去解決。

隨著冬天的降臨,馬皇後身體越來越差了。

朱元璋放心不下,幾乎將國事都交給了朱標。

三個部門的尚書到達東宮時,朱標正在查閱各州府急報上來的摺子,臉色嚴肅。

“各位尚書,移民一事並不複雜,可是現在怎麼會引發這麼大的民憤?”

朱標一看到宋隱等人,立刻詢問。

兵部尚書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內心有些惶恐。

他的工作都在軍隊裡,極少跟百姓打交道,頓時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他總不能調兵去鎮壓百姓吧?

那樣一來,豈不使矛盾更加激化?

王雄緊皺眉頭,滿臉鬱悶,“皇上,這件事情是儒家又出來搗亂了。”

“儒家報刊從我們的政策中找漏洞,然後挑起百姓們的情緒。”

聽到民間報刊,朱標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