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不但送糧,百姓還要就地參軍!唯激發愛國情懷而已!

-

百姓們熱情高漲,大有不收下他們就不走的架勢。

這一幕,讓身為老將的傅友德知道,如此激昂的民心,必將激發出將士們的士氣。

整個大軍的將士們,從呆滯中回過神後,一個個都鬥誌昂揚,無比興奮。

民心,軍心此刻融為一體。

如果壯觀而又激動人心的場麵,就是當初朱元璋起義時的隊伍,都冇有這麼齊心的軍心。

現在,就連百姓們都視死如歸,將士們更加地士氣高昂。

經驗老到的傅友德知道,此刻他不能也無法拒絕百姓的熱情。

否則百姓們不滿還是小事,打擊軍心就麻煩了。

這次平亂原本就事發突然,緊急情況下集結的大軍軍心不是很牢固。

此刻更是隨時都有可能開戰,將士們的誌氣千萬不能受到打擊。

“傳本帥令,給願意加入軍隊的百姓發武器。”

“所有參加戰鬥的百姓們,你們此刻已經是大明軍人,必須絕對服從軍令。”

傅友德內心的震撼久久都無法平息,他知道,宋隱這次給他的助力,何止是後勤補給,更是助他不但穩住軍心,甚至還強大了軍心。

激動過後,傅友德立刻收心研究作戰方案。

現在到達戰火前線,傅友德才知道,自己還是低估了這邊地形的複雜性。

冇有出發之前,傅友德也從眾官員那裡知道,這邊地勢險惡,不利於作戰。

到了現場一看,確實如此。

如此複雜的地形,對於不熟悉這帶地形的大明軍隊來說,明顯不利。

山路蜿蜒又曲折,甚至無法開展大規模作戰。

傅友德看到這樣的地形後,一度無比頭疼。

可轉眼看到這麼多百姓,頓時眼睛一亮,有了主意。

……

同一時間,快馬加鞭趕往前線運送糧食的百姓有增無減。

聲勢浩大到沿途官府紛紛派出軍隊打探訊息,一度以為是阿茲叛軍打過來了。

朝廷派出的錦衣衛見到如此盛況空前的場麵,嚇出一身冷汗。

冇有人見過如此大氣磅礴的場麵。

聞所未聞!

上次北方戰事,雖然百姓也參與送軍糧。

但是那次宋隱給足了百姓利益,又是減稅又是給優惠券。

可以說,百姓們是貪圖那點小恩小惠才那麼積極的。

可是這次戰事,宋隱什麼表示都冇有,甚至還在報刊上提醒過百姓,這次的戰場朝廷並冇有優勢,甚至還處於劣勢,危險係數極大。

但是百姓卻比上次北方戰事更加義無反顧,甘願冒著生命危險給前線運糧。

這視死如歸的精神,以及他們的愛國情懷,就連心狠手辣的錦衣衛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但如此,就連離戰場較遠的京城百姓,也坐不住了,紛紛行動起來。

訊息傳來,朝廷官員都坐不了。

金鑾殿。

朱元璋和朱標都是一臉激動的走了進來。

朝廷官員連忙行禮。

朱標示意他們平身後,所有官員都看到朱元璋明顯的心情大好。

看到群臣打量的目光,朱標直接開口,“此次戰事,各部門配合得很好。”

“朝廷接到前線訊息,大軍糧食都已經到位,傅友德也做好了出戰準備。”

朱標一開口,群臣立刻忍不住心頭興奮。

“皇上,想不到百姓如此愛國,都站出來支援,不但給前線將士送糧食,甚至許多百姓還留在前線參戰。”

“不但解決了大軍糧食大事,還大大鼓舞將士們的士氣。”

“如此萬眾一心,我大明必勝。”

“宋大人能夠讓百姓心繫朝廷,簡直驚為天人。”

大臣們紛紛議論。

一個個看向宋隱的目光中,敬佩中夾雜著驚駭。

在這之前,許多人都認為大軍補給麻煩了,或許還有可能根本就供應不上。

想不到這才短短幾天時間,僅憑著一人一馬的送糧隊伍,就超額完成了給大軍送糧任務。

這場麵,超出了所有人的認知。

這一幕,無比震撼人心。

就連李善長臉上,也閃爍著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早就打得如意算盤,以為宋隱一定無法完成押送糧食任務。

那時,他就有理由從宋隱手中奪回此戰的後勤大權。

哪裡料到,會是這麼一個震撼人心的結果。

宋隱再一次,憑著一己之力,調動起廣大百姓的參戰熱情。

這份能耐,普天之下,除了宋隱再也冇有第二人可以做得到。

就連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同樣冇有這個號召力。

聽到群臣的議論聲,朱元璋更加高興。

一直冷眼觀察的朱元璋,此刻無比興奮。

能夠看到百姓心繫朝廷,讓朱元璋感到非常欣慰。

大明百姓和將士們萬眾一心,共同禦敵。

這種情況,曆朝曆代皇帝,天天做夢都想,卻都做不到的事情,就發生在眼前。

“不錯,太好了。”

“宋隱,你給大夥兒說說,你是如何讓百姓一人一馬就直赴前線的?難不成又允諾給百姓什麼好處?所以他們甘願為了一點蠅頭小利連命都不顧了?”

朱元璋高興之餘,又無比好奇宋隱這次又用了什麼手段。

至少,現在無一人明白其中的奧秘是什麼?

頓時,所有人的目光唰地全向宋隱看了過去。

麵對那麼多探尋的目光,宋隱滿臉無奈。

他雙手一攤,“這點小事不算是事啊!簡直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

聽到宋隱如此輕鬆的話,所有人都覺得宋隱在羞辱他們的智商。

就連朱元璋亦是有這種感覺,覺得自己的智商正被宋隱按在腳上碾壓。

他原本還興致勃勃,熱血沸騰,現在瞬間整個人就不好了。

宋隱你這個王八蛋,這麼裝逼好嗎?

到底是怎麼做的,直接說不就完事了,非要賣個關子吊人胃口?

“皇上,還記得北方戰事後,臣替百姓請功一事嗎?”

“正因為朝廷給百姓記功,念著百姓的好,所以從那後,愛國情懷的種子就種進了百姓心裡。”

“也讓百姓們知道,大明跟他們是一體的。”

“大明榮,他們榮,大明衰,他們也跟著倒黴。”

“此次戰事一起,臣藉助報紙又著重渲染了這種愛國氣氛,頓時激發出百姓心底的愛國情懷。”

“所以,百姓們都將愛國情懷付諸行動。”

隨著宋隱解釋,文武百官聽了都瞠目結舌,不可思議地看著宋隱。

想不到,這一環扣一環的效果如此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