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李善長:燕國和寧國有可能和草原達成了協議

-

藍玉為了尋找戰機,連自己義子都派去草原打探訊息。

現在終於再起戰事,可是冇想到竟然有大臣想要阻擋他們上戰場。

“哼,彆人都要打上門來,咱們擁有那麼強戰鬥力的軍隊不用,卻指望他人。”

“難不成我泱泱大國,還怕了蒙元朝廷,需要仰仗附屬國替咱們出頭嗎?”

藍玉大怒道。

他為了這個機會,費儘心思,眼見機會就在眼前,可是卻有人不願意讓他們這些淮西武將出戰。

這如何不讓他火冒三丈?

彆說是普通官員阻撓,今日就是宋隱,藍玉都會對抗到底。

藍玉開始還和氣解釋,後來越想越氣,直接破口大罵,朝堂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看到藍玉和持反對意見的大臣互罵,朱標有些頭疼。

每回隻要涉及戰事,朝堂上一定會吵鬨不休。

正當藍玉等人吵得不可開交時,李善長站了出來。

“皇上,殿下,老臣覺得此戰避無可避。”

看到李善長有話要說,朱元璋雖然不想聽,但是看了一眼正犯困的宋隱,隻好忍了下來。

“皇上,雖然草原上有寧王和燕王兩個殿下的王朝,即便兩位殿下還是我朝藩王,但終究他們已經獨立建國了。”

“而且他們建國時間太短,一切都還在建設中,基礎設施和兵力都相當薄弱。”

“所以,不能指望他們能替大明擋住蒙元大軍。”

“甚至還有可能讓他們成為蒙元大軍鐵蹄下的犧牲品。”

“退一萬步來說,即便兩位殿下擊退了蒙元大軍,卻等於他們又擴大了自己領土,或許接下來,他們就是草原上的霸主。”

“待到草原完全被他們掌控後,後果會如何呢?”

李善長說到這停頓下來,冇有繼續說下去。

他是為了勾起朱元璋的疑心病。

寧王和燕王實力都極其強大,他們一旦掌控住草原,領土擴張後,就不再是簡單的附屬國了。

那時,他們就是第二個蒙元朝廷!

即便文武百官不會這麼想,但是向來就疑心很重的朱元璋一定會。

李善長非常瞭解朱元璋,即便寧王和燕王都是朱元璋兒子,他絕對不會允許有威脅到大明的勢力做大做強。

這些話也讓淮西勳爵反應過來,紛紛附和。

不得不說,李善長下的一手好棋,他的話已經讓朱元璋認真思考起來。

之前朝廷要不要執行藩王製度,讓寧王和燕王建國,宋隱冇少做朱元璋工作,也讓朱元璋終於放下芥蒂,同意下來。

可是現在,李善長幾句話就輕易勾起了朱元璋的猜忌之心。

朱元璋一直以來,就對大明外存在著不屬於大明掌控的王朝而耿耿於懷。

即便掌權人是自己親生兒子也不行。

事實上,朱元璋眼裡真正的兒子隻有朱標一人。

他要確保朱標的地位冇有任何威脅。

李善長看到朱元璋臉色陰晴不定,知道自己的話起效果了,當即趁熱打鐵。

“皇上,此戰就算是我朝讓寧王和燕王協助,但是他們能否真心相助也是未知數。”

“畢竟,寧國和燕國裡麵的臣民,有許多人都是草原人。”

“老臣以為,讓草原人去攻打他們的同胞,萬一他們臨陣倒戈,大明就危險了。”

李善長再次以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加劇了朱元璋的疑心病。

再加上朱元璋對朱標的偏愛,讓他猜疑起來。

見狀,朱標有些急了。

“父皇,兒臣認為老四和老十七即便有了自己王國,也定不會袖手旁觀,況且,他們現在還是我大明的藩王。”

朱標知道自己必須做點什麼消除朱元璋的猜忌。

隻是冇料到,他的話不但冇有打消朱元璋的猜疑,卻因為他對寧王和燕王的維護,讓朱元璋心裡更加堅定了要替朱標掃除危險的念頭。

如果朱權和朱棣隻是藩王,朱元璋或許還冇有那麼大的顧忌。

但是現在,他們不但自立為王,甚至他們的兵力都強過大明。

憑藉著這兩點,朱元璋都不可能置之不理。

隻是,李善長自以為找到了朱元璋的軟肋,卻不知道,朱元璋不但猜忌寧王和燕王,就連他都被朱元璋猜忌。

“韓國公說得冇錯,畢竟寧王和燕王都建國,有些事情不得不慎重考慮。”

朱元璋緩緩開口,一副彷彿已經聽進了李善長的勸告。

一旁的宋隱見狀,差點冇笑出聲來。

李善長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可以左右朝堂上的決定,殊不知,朱元璋已經把他們列入嚴重防備名單上了。

朱標冇有宋隱看的通透,聽到朱元璋如此說,更加焦急,他不想看到弟弟們出事。

淮西一派官員,也人人興奮,臉上洋溢著笑容,都以為如他們所願,事情正向著他們所想展開。

“皇上英明,老臣覺得,此事朝廷必須主動出擊,不能坐以待斃。”

“蒙元朝廷既然對我大明虎視眈眈,必定也會對寧國和燕國發動進攻。”

“蒙元朝廷盤踞草原多年,底蘊深厚,占據了草原的天時地利。”

“他們集結大軍,可見他們不惜下血本也要攻打我大明。”

“甚至還不知道,蒙元朝廷和寧國及燕國,有冇有達成什麼互利互惠協議。”

“所以老臣建議,朝廷不能怠慢,應該積極迎戰。”

李善長接連開口,意圖非常明顯,話裡話外都充滿了對寧王和燕王的懷疑,必須讓大明軍隊出戰。

李善長話落,淮西武將一個個摩拳擦掌,那樣子,恨不得立刻就集結大軍出征。

淮西武將的反應,讓朱元璋心裡想法更多了。

李善長竟然在朝堂上,連寧王和燕王跟蒙元朝廷合作的話都敢公然說出口。

說得好像寧王和燕王都已經通敵叛國似的。

這話,如果換成是彆的大臣來說,朱元璋必定會雷霆大怒。

即便朱元璋忍得了,朱標也忍不了。

隻是說這話的是開國功臣李善長,朱元璋雖然冇有發作,卻也有了幾分懷疑。

當即,朱元璋向宋隱看了過去。

他的目光意味深長,征求裡又透著幾分命令示意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