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成立鐵路局!這個新國企,非淮西一派莫屬!

-

宋隱對火車運行後進行的規劃,讓許多大臣蠢蠢欲動起來。

他們敏感的捕捉到宋隱剛纔提到了新政這些字眼。

所有人都對宋隱推出的新政策記憶猶新。

大明也是因為有了宋隱的新政策,才得以發展壯大起來的。

想不到,宋隱已經在考慮火車運行的新政策了。

雖然朝臣都很震撼,但是淮西一派官員並不想讓宋隱好過。

呂永博再次追問,“宋大人,你不覺得自己的話自相矛盾嗎?”

“以前有饑荒,那是天災**導致的,朝廷也無法避免。”

“難不成你以為憑著一些新政策,就能讓都富裕起來的百姓,願意去那麼荒涼的地方嗎?”

“我看宋大人這是在狡辯,好讓大夥兒以為這火車有多好。”

不得不說,呂永博此反駁非常有力度,當即就看到許多朝臣連連點頭。

宋隱微微一笑,“你做不到,並不代表冇有人能做到。”

“就比如本官當年在小縣城沛縣時,都能讓百姓過上富裕生活,可是許多大州府的百姓,卻連飯都吃不飽。”

“敢問,這種情況誰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呢?”

宋隱此話說完,呂永博久久都找不到詞彙反駁。

其他官員更是啞口無言。

即便是善於詭辯的李善長,也無力駁回宋隱的話。

宋隱冷笑一聲,“推行新政,自然是為了利國利民。”

“針對一個工程出台一些新政,無可厚非。”

“還是你們覺得,很容易就能解決這事?”

宋隱的話裡充滿了濃鬱的諷刺味道。

淮西一派官員敢怒不敢言,倒是朱標卻非常感興趣,“宋大人想出什麼新政來推動荒涼地區發展了嗎?”

宋隱點點頭,“此事簡單,對於乘坐火車的人,需要購票上車。”

“此外,在火車站周邊,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新城。”

“此舉可以解決許多無房居住的百姓的難題,而且大明人口每年都成倍增長,有需求自然也就有發展機會。”

“即便火車一些車廂用來載貨,但是火車的載貨量大啊!這難道不比常規運輸省時省力更能節約成本嗎?”

“這筆賬好好算一算,就知道能不能帶動經濟發展了。”

“比如說,海上貿易回來貨物,可以直接就裝到始發站福建行省火車上,然後快速運往各州府,這樣一來,是不是省了許多時間和運費?”

宋隱如此通俗易懂的解釋,朝臣們都恍然大悟。

就連李善長和呂永博明白過來後,都隻能尷尬地乾笑。

而宋隱的論據,也獲得了朱元璋和朱標的認同。

看到朱元璋和朱標看著宋隱的目光,全是讚賞與肯定,大臣們酸溜溜的,既羨慕又嫉妒。

朱標更是直接詢問,“宋大人,具體的新政要如何執行?”

看到一個個探究性的目光,宋隱不得不進一點解釋。

“先成立一個鐵路局,日後所有跟火車有關的事務全部都由鐵路局負責。”

“比如火車宣傳、統一售票、鐵軌保養、周邊產業管理等,這些都歸鐵路局管理。”

“其次,在火車站周邊進行土地開發,打造新的州府,然後把不利於發展和生存地區的百姓遷移過來。”

“畢竟現在還有許多百姓住在破舊的破房子裡,而且各州府土地有限,建再多的房子都供不應求。”

“新城建成後,進行招商引資,通過商貿發展經濟。”

“加上快速週轉貨物的便利,可以替商人節約出許多週轉費用,試問會有商人不喜歡嗎?”

宋隱才說出這幾點,許多不看好火車能發展經濟的朝臣都沉默了。

更多的朝臣則是兩眼放光,紛紛打起新建部門鐵路局的主意。

誰都知道國企就是一個大肥差。

就連淮西一派的人都眼冒精光。

毫無疑問,李善長也動心了。

這些年來,宋隱成立了許多國企,每成立一個,李善長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無奈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這次,他自然也不會放過。

而且李善長覺得他現在勝算更大,因為還有一個能力也不凡的呂永博在。

看到有油水,而且還是一個肥差,李善長立刻改口,不再跟宋隱對著乾。

“皇上,老臣以為宋大人提議很好,雖然落實過程中會有一些難度,但終歸是對發展經濟有利的大好事。”

“而且這是一條帶動經濟發展的鐵軌,所以鐵路局管理者人選極為重要,要懂管理,又要熟悉鐵軌的人擔任才行。”

“所以老臣舉薦由呂永博來擔任鐵路局負責人。”

李善長直接開口,絲毫冇有掩飾自己的野心。

甚至連老臉都不要了,簡直臉皮厚得令人駭然。

朱標聽了這話,當即蹙額。

李善長此舉,跟明搶冇有什麼區彆。

但是李善長有一點冇有說錯,那就是這個鐵軌路線,擔當著提升經濟的重擔,確實不能馬虎。

李善長爭搶鐵路局負責人,朱標不意外。

隻是李善長再次把呂永博推出來,頓時朱標對呂永博都冇有好感了。

朱標已經監國,大小國事幾乎都由他來決策,自然不會排斥有才華的能臣。

而且派係糾紛,對朱標來說反而是一種製衡手段,不會讓一個派係一家獨大。

可是現在,李善長把呂永博作為替淮西一派爭權奪利的工具,這點讓朱標無論如何都喜歡不起來。

“韓國公說得在理,但是鐵路跟道路有著很大區彆,韓國公就那麼自信自己舉薦的人真有這方麵的能力嗎?”

朱標也很好奇呂永博是否真有能力。

聞言,李善長露出自信的笑容。

當即看向呂永博,“呂永博,你說說這些年來你的經曆吧?”

“既然要委以重任,怎麼著也得讓人信服才行。”

李善長此番話,彷彿鐵路局管理人已經非呂永博莫屬了。

這就是李善長的厲害之處。

他先造勢,讓眾人先入為主,並用暗示性的語言,讓朝臣覺得呂永博就是鐵路局的負責人。

表現自己的時候到了,呂永博自然不會落後。

“殿下,下官曾在多個州府任職,在管理時發現有些地方山路難行,下官就親自和當地百姓一起開山鑿路。”

“對於下官來說,替朝廷做事,事無大小之分,隻要是能造福百姓,下官都會竭儘所能去做。”

這些話,一直冇有怎麼開口的朱元璋聽了都頻繁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