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發展產業鏈,讓大明成為出口強國!

-

“皇上,跟商人合作也是共贏,既能促進貿易發展,又能提升經濟水平。”

“這些交給禮部去運作就行,因為這還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聽到宋隱還有後招,朱標和朱元璋眼睛都頓時一亮。

這就是宋隱,隻要他願意配合,就會考慮周全。

“那麼我們關注的重點是什麼?”

朱元璋好奇問道。

宋隱笑了笑,“皇上,殿下可知道現今大明體係是什麼?”

朱標當即開口,“自然是貿易。”

“即便年年增收,也是得益於貿易流通帶來的經濟發展。”

朱標的解釋,朱元璋聽露出了讚賞的微笑。

宋隱也讚同的點了點頭。

“皇上,臣之前說過,如果大明的經濟主體依賴於貿易,那麼大明充其量也隻是一個貿易中轉站。”

“這樣的大明,冇有自己的產業,所有流通的物品隻能依靠國外進口。”

“如此一來,大明非常容易被外國製約甚至成為經濟戰製裁的國家。”

“所以,我大明必須提升生產力,有自己的產業鏈,自己能創造和生產物資。”

“隻有這樣的大明,纔是真正的強國。”

“所以,自給自足並能夠出口貿易,纔是王道。”

宋隱說到這裡,朱元璋臉色已經凝重起來。

“如何打造產業鏈,快詳細說來。”

經濟戰有多恐怖,他早從宋隱那裡知道了。

那時,宋隱向他描繪的宏圖是對外國進行經濟戰。

想不到有一天,大明也有可能被外國以經濟製約。

想想都恐怖。

“這就是一個機會。”

宋隱自信地解釋,“皇上和殿下都知道國內有許多布商,卻有冇有想過,製作布料的原材料是什麼?”

“那就是棉花、蠶絲等原料,所以統一服飾時,同時還要大麵積種植棉花,擴大養蠶業。”

“打造一條集種植、生產、製作和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

“自己生產,就可以自給自足,不用擔心會被外國製裁。”

“等產業做強做大以後,還可以對外出口。”

“這樣,才能把原本是進口大國的大明,變成出口大國。”

“那時,大明纔敢說自己是強國。”

宋隱一番話,徹底讓朱元璋和朱標陷入沉思。

他們怎麼都冇想到,宋隱考慮得那麼長遠。

這樣的宏圖,說到朱元璋心坎裡了。

宋隱看到他們聽懂了,繼續道,“剛纔說的隻是針對紡織業,事實上各行業都可以如法炮製。”

“比如說,當我大明的軍火富裕後,同樣可以出口。”

“總之,大明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發展貿易同時,也要重視自身生產。”

“如此雙管齊下,大明成為強國,指日可待。”

宋隱規劃的藍圖,朱元璋都聽愣了。

“太好了,就按你說的去安排,需要哪個部門配合都行。”

“統一服飾一事,由禮部負責,你配合併指導他們即可。”

……

走出金鑾殿,林芳棟終於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

他進宮的目的,在宋隱支援下,終於搞定了。

“宋大人,商人及報刊公告等事宜,就有勞大人了。”

林芳棟雖然也是尚書,卻哪敢跟宋隱平起平坐,更不敢淩駕於宋隱之上。

任何時候,他都是以宋隱手下自居,主次分得很清楚。

宋隱也不托大,“不用拘謹,此事你們禮部牽頭即可。”

“回頭派幾個腦子靈活的官員過來,我帶他們去跟商人接洽,隨後你們就看著辦好了。”

宋隱信得過林芳棟,自然把這個功勞讓給他。

在宋隱眼裡,這些政績都是浮雲。

林芳棟得到宋隱授意後,回到禮部立刻著手安排起來。

當然,他們也知道,這些福利宋隱可不會隨意給。

如果換成淮西一派官員,宋隱當然是有多遠走多遠。

……

宋隱回到戶部後,立刻讓歐陽強通知相關官員開會。

得知宋隱才從朱元璋那兒回來,立刻就召集開會,官員們都充滿期待。

“大人,禮部官員全部到齊,已經讓人去通知工部王尚書了。”

看到宋隱進入議事廳,歐陽強連忙彙報。

宋隱聞言,輕輕點了點頭。

“接下來要商議的議題,將由我們禮部配合禮部和工部,你們要全力協作。”

歐陽強率先點頭,“大人放心,我等定會全力配合。”

宋隱點了點頭,心裡卻有些憂慮。

戶部可以說是整個朝廷最重要的部門,自然會讓他人眼紅及覬覦。

這些實乾派官員的業務也越來越熟悉及負責任。

如果朱元璋壽終,真正的改朝換代以後,那時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些實乾派官員很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曆朝曆代,派係相爭都非常殘酷,甚至到了有你冇我,有我冇你的地步。

就像大明成立初期,浙東一派跟淮西一派不也鬥得水深火熱。

後來隨著劉伯溫死後,浙東一派眨眼間就被淮西一派所滅,在朝堂上消失了。

甚至各州府,都冇有浙東一派官員。

由此可知,一個派係落敗,後果是毀滅性的。

意識到這種殘酷後,宋隱淡定的神色收斂了幾分。

他下意識地看向歐陽強等人,鄭重其事吩咐,“你們都記好了,此次重點注意以下幾項。”

“其一,甄選布商時,要注重考慮資質,必須是有多年經驗的成熟布商,而且他們手中貨源還需要充足。”

“其二,布商的作坊及年產量等資料,都需要詳細摸底及實地考察。”

“現在就安排人去著手調查。”

宋隱不等王雄等人過來,就直接安排下去。

歐陽強聞言,立刻著手佈置。

宋隱冇有通過報刊先發出公告,是擔心有些財大氣粗的商人,強行收購他人,然後就此轉行為布商。

這樣的布商,就是濫竽充數,不能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