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公然造假,無視朝廷?臟水不停地往上潑!

-

實乾派官員離京一案,吳誌遠把大理寺審出來的結果公諸於眾,朝臣心思各異。

朱標更是眉頭直皺,“還調查到什麼?快說。”

吳誌遠彷彿正等著朱標詢問,當即拱手,“殿下,雖然臣還冇有拿到證據,但是不難看出,該官員貪汙可能性極大。”

“又或許是他貪汙的事情敗露,所以才急於離京。”

“在大理寺嚴刑逼問下,他才說出是戶部給他的寶鈔,估計是覺得宋大人手眼通天,可以保下他吧!”

“但是殿下,這等奸詐小人,絕對不能縱容和姑息。”

吳誌遠說完,朝臣已經呆若木雞。

好傢夥,看來真不是小事,甚至有可能還會牽出驚天大案。

怪不得吳誌遠要在朝堂上說起。

涉及貪汙就觸碰到了朱元璋的逆鱗,何況宋隱還牽涉其中。

雖然吳誌遠並冇有指名道姓,但是他裡的意思誰都懂。

同時,吳誌遠此舉也是在試探宋隱。

他想知道,自己手下官員犯事,宋隱救還是不救?

如果宋隱不救,肯定會讓他的屬下寒心。

如果救,宋隱就會讓自己惹上一身騷。

無論如何,宋隱以後的日子都不好過。

而對於設計此事的淮西一派,都有好處。

李善長目光灼熱地看著朱標,恨不得替朱標下令,從嚴處罰這個官員。

唯有如此,才能警告宋隱,朝廷真正掌權者是皇上,不是他宋隱。

任憑宋隱權力再大,一旦出事,同樣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不單是李善長,滿朝文武,全都關切地看著朱標。

唯有當事人宋隱,仍然淡定,彷彿這件事跟他冇有半毛錢關係。

朱標不負眾望地看向宋隱,“宋大人,戶部可是按照規定給的奔喪費嗎?可是為何會如此多?”

這話看似向宋隱詢問,可是朱標此舉卻是在試探宋隱立場。

現在已經擺明瞭這官員在說謊,那就看宋隱會不會攬下此事,替他的實乾派官員出頭了。

麵對朱標的試探,宋隱回覆的簡明扼要。

“殿下,戶部任何事情都是按照朝廷規矩來。”

這時,禮部尚書林芳棟也站了出來,“殿下,此事冇錯,官員奔喪,戶部按照規矩,要給官員奔喪費。”

宋隱和林芳棟幾乎是一問一答後,就再也冇有多餘的話。

如此直接,倒是讓朱標有些接不上話茬。

看到朱標發愣,吳誌遠立刻接話,“宋大人,此人家裡已經冇有親人,何來得奔喪?”

“難不成宋大人為了維護他,打算給他新編一個出來嗎?”

“還是說,此事另有隱情?”

“宋大人如果覺得不方便公之於眾,待退朝後,宋大人可以去大理寺和本官說道說道。”

吳誌遠這話,火藥味更濃鬱了。

甚至還夾雜著些許威脅的味道。

宋隱真要去了大理寺,想要離開,恐怕就冇有那麼容易了。

麵對吳誌遠的威脅,宋隱神色變得有些玩味和譏諷。

此事的幕後操縱者李善長見狀,立馬煽風點火。

“宋大人不會心虛不敢去大理寺吧?”

“宋大人位高權重,有些架子我們都能理解,但是也要配合朝廷處理案子纔好。”

“否則,朝臣日後有樣學樣,那還成何體統?”

李善長對宋隱直接道德綁架,讓宋隱根本冇有選擇餘地。

彆看實乾派發展起來冇有幾個年頭,不像他們淮西一派有著幾十年的歲月沉澱。

但是實乾派在宋隱的帶領下,能量大到足夠跟淮西一派抗衡的地步。

所以當時呂永博提出他的這個計謀時,李善長反覆推敲合計,然後又讓中立派官員配合,這纔有了今日對宋隱興師問罪的機會。

而且表麵上看起來,此事壓根兒跟他們淮西一派冇有任何關係。

是中立派整事。

即便朱元璋和朱標有所懷疑,也隻能是懷疑而已。

宋隱此時確實有些無奈。

李善長這個狗東西,恨不得自己和實乾派官員出事纔好。

這就是派係之爭,為了達到目的,已經到了不擇手段地步。

而宋隱自然是淮西一派前進的絆腳石,是他們要剷除的對象。

李善長這次顯然是打算獨辟蹊徑,用實乾派官員來對付宋隱。

現在就等著朱標定奪了,隻要朱標表決,那麼對實乾派的打擊可謂是致命的。

李善長知道,朱標即便不願意讓宋隱難看,但是他也冇辦法維護宋隱。

畢竟滿朝文武那麼多雙眼睛都在看著,朱標壓力山大。

而且剛纔宋隱的回覆,看似直接,卻無法替朝臣解惑,等於冇有解釋。

果然,朱標眉頭直皺,頗感無奈地看向宋隱。

“宋大人,即便朝廷有規矩,可是此人家中已然無人,又何來奔喪之說呢?”

“戶部明知他在造假,卻為何仍然給了他那麼多的寶鈔。”

“即便是本宮照樣都要遵守朝廷規矩,如果破例導致人人效仿,豈不是對皇權的蔑視?”

大明官員現在都態度大變,不再混水摸魚,而是認真工作。

這樣的景象,正是朱元璋和朱標想要的。

如果被一些官員再帶壞風氣,豈不是又回到以前那種屍位素餐的局麵。

麵對朱標的質疑,宋隱微微一笑,“殿下對於朝廷的規矩真的一清二楚嗎?”

宋隱僅此一問,就把朱標給問住了。

這些年來朱標成長了不少,也自認為有足夠能力執持朝堂。

但是說到朝廷規矩,他還真記不全。

即便是朱元璋,都未必記得全。

看到朱標直皺眉,宋隱繼續道,“朝廷官員考覈都由戶部負責,同時官員俸祿津貼等,也由戶部負責。”

“殿下和朝臣隻知道戶部到時間會給你們發俸祿,卻不知道,戶部發放俸祿的前提是什麼?”

“戶部為了精準減少失誤,讓國企對每個官員都做了詳細瞭解。”

“皇上的錦衣衛,隻是監控三品以上官員。”

“但是三品以下官員的情況,朝廷又知道多少?”

“冇錯,這個官員,表麵上查到的資料顯示,他家中確實是無人了。”

“但是殿下覺得,亂世中,一個孤兒能存活嗎?”

“況且還能出人頭地,入朝為官。”

宋隱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

此時朝堂上鴉雀無聲,吳誌遠更是無比驚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