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氣炸的淮西勳爵,狗急跳牆?

-

奔喪的風氣,在官員中都心照不宣。

但凡家裡一有喪事,必定會通知在朝為官的人回來奔喪。

事實上,很多已經不是為了奔喪,而是為了讓鄉裡鄉親知道,自己家族中有人是當官的,都是奔著麵子去的。

如果朱元璋同意宋隱的建議,那麼這種替家族充麵子的情況,就再也不會出現了。

朱元璋聽了宋隱的建議後,當即陷入沉思中。

如果官員時間和心思都用在奔喪上,還如何做好本職工作,受損失的終究是朝廷。

朱元璋消化完宋隱的建議後,心裡已經認同這樣的說法了。

“好,就按宋隱建議的那樣,禮部修改一下奔喪製度。”

“冇有規矩就冇有方圓,如果冇有約束力,那就連揭竿起義的雜牌起義軍都不如。”

朱元璋發話,無人敢不從。

朝臣都是人精,知道越是這種時候,就越要順著朱元璋的意思來,絕對不能反對。

況且,得知以後都冇有機會再多拿奔喪福利後,朝臣對於修改奔喪製度絲毫冇有興趣。

反正也冇有空子可鑽了。

“皇上英明!”

朱元璋話落,文武百官異口同聲地稱頌起來。

“無事退朝。”

朱元璋也不管文武百官是不是還有事,他也冇有心情再繼續聽他們彙報,開口說退朝後立刻起身離開。

終於退朝了,朝臣離開金鑾殿時都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

再不退朝,或許有官員即使冇有嚇尿也會癱軟在地上。

今日朝會,壓力簡直如同泰山壓頂般沉重。

雖然退朝,但是後續影響力仍然極大。

錦衣衛行動迅速,不出一日,涉案人員就抓了一大批。

朱元璋從嚴處罰,覈實屬實後立刻斬首。

一時間,京城的天空中都瀰漫著濃鬱的血腥味。

原本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還不至於牽連這麼廣。

隻是他們運氣不好,此事有淮西勳爵涉案,朱元璋這才用上了狠辣手段。

淮西勳爵仗著自己是開國功臣,啥事不做,卻像是一隻隻鑽進大明裡的特大碩鼠,貪婪地蠶食大明朝。

朱元璋早就想敲打淮西勳爵了,這次正好是一個大好機會,朱元璋自然不會再忍。

但是即使殺了一些淮西勳爵,也都是些小貨色,還動搖不了淮西一派根本,頂多就是殺雞儆猴而已。

這點讓朱元璋頗感遺憾。

而且淮西一派,無論官職大小,他們很團結,凝聚力也非常強。

這也是淮西一派盤踞朝堂多年,就連朱元璋輕易都動不了他們的原因。

無論哪個淮西官員出事,所有淮西官員都會一致對外。

誰敢對他們不敬,輕則身敗名裂,重則人頭落地。

隻是可惜,隨著胡惟庸出事後,淮西一派囂張的資本銳減。

偏偏李善長和藍玉還接連捅出大婁子,搞得他們現在不得不夾著尾巴小心行事。

雖說這次朱元璋冇有趁機對淮西一派動手,但是殺的那些勳爵,仍然讓淮西一派發生不小震動。

離開皇宮後,淮西勳爵不約而同直奔韓國公府。

李善長府中的議事廳,坐滿了淮西勳爵。

他們臉上佈滿不甘的怒容。

朝堂上他們連驚帶嚇地,可是一股怨氣卻又無從發泄。

現在他們引以為傲的兵權也被朝廷收回了七七八八,再也無法成為他們囂張的本錢。

朝廷五個軍區,現今隻有鎮西軍由藍玉統領,還有一個鎮東軍也在淮西勳爵手中,其他三個軍區已經跟他們淮西一派冇有任何關係。

所以現在的淮西一派,無論是權力還是兵權,都冇有之前那般強勢。

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根本就不重。

現在他們齊聚在李善長府中,這裡都是自己人,因而一個個都再也忍不住地破口大罵。

“踏馬的,這次這麼好的機會,仍然讓宋隱那王八蛋逃過一劫。”

“尼瑪的,還以為這次至少能讓實乾派大傷元氣,想不到宋隱愣是扭轉局麵,還白白犧牲了咱們好幾個兄弟。”

“哼,這個宋隱再搞事情,真不怕把我們逼急了搞死他嗎?”

一眾勳爵越說越火大,麵容扭曲難看,眸光中更是透出一股狠厲之色。

對於他們來說,唯有強大的權力才能讓他們高枕無憂,以及保住他們的利益。

所以,宋隱這個眼中釘必須消失。

可是,他們針對宋隱的計劃,全都落空。

就連對付一個小小四品官職的實乾派官員,也照樣無疾而終。

簡直氣死人了!

“行了,現在說這些廢話有什麼用?”

“吳罡他們幾人,如果不貪圖這點蠅頭小利,也不會成為宋隱打擊我們的犧牲品。”

“這次冇有搞死宋隱,隻能說我們的計劃還不夠周全。”

“就你們這點斤兩,還想私底下弄死宋隱?”

“你們當真以為,皇上暗地裡冇有派人保護宋隱嗎?”

“不信你們動手試試,老夫保證你們還冇有對宋隱動手,你們就先死在錦衣衛手下了。”

“真要那樣,你們覺得淮西一派還有機會重振旗鼓嗎?”

李善長雖然也很憤怒,但是理智還在。

對於他來說,計劃失敗就失敗吧,隻要冇有牽連到他們淮西一派主力就行。

至於那些貪圖蠅頭小利而喪命的勳爵,死不足惜。

要怪也隻能怪他們冇有萬全之策就出手,自作孽不可活。

李善長還不至於傻到遷怒到宋隱身上,但是也不代表會就此放過宋隱。

甚至,今天的失利,也讓李善長更加警醒,要搞垮宋隱和他的實乾派官員,必須更加小心行事才行。

“國公,實乾派官員,行事向來嚴謹,要對付他們,必須三思而後行。”

呂永博忍不住開口提醒。

今天實乾派官員反敗為勝,也讓呂永博知道,實乾派官員也跟他們一樣充滿警惕,特彆是自己的工作,更得小心謹慎,不能留下不利於自己的證據。

實乾派官員如此戒備,他們想要找到機會對付這實乾派官員,就更難了。

但是呂永博仍然開動大腦,尋找更多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