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你怎麼把最先進的武器賣給老四了?

-

文武百官頂多見過鐵匠鋪子裡打造一些匕首小刀等冷兵器,根本想不到大明鑄造兵器的水平那麼牛,連火炮都造得出來。

今日軍工廠一行,真是重新整理了他們對大明製造業的認識。

隻是朱標的疑惑又來了。

“宋師,既然兩個軍工廠已經滿足得了我朝武器裝備用量,為何還要建更多的軍工廠呢?”

“那樣一來,豈不是造成資源浪費,畢竟打造一個軍工廠耗財又耗力。”

聽到朱標問的這個問題,宋隱搖搖頭。

“殿下忘了嗎?我是不是曾經說過,武器裝備出口,也是我大明經濟的來源之一。”

“如此強悍的武器裝備,價格自然不能低了。”

“這樣的話,我大明就是軍火商,販賣武器的收入是相當可觀的。”

“不過殿下也不用擔心,能夠拿出來販賣的武器裝備,自然都是我大明淘汰不用的舊貨,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當然是留給我大明軍隊自用。”

“話又說回來,隻有實力夠強,纔會有多餘的武器裝備對外出售,但凡實力不行的國家,都不敢做這種事情。”

誰都知道武器裝備是能否抵禦強敵,能否防守的關鍵所在。

如果冇有那實力,武器自用都不夠,又怎麼可能還有餘量出售呢?

畢竟現在不是和平時代,是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戰爭,以武力來說話的年代。

如果不是大明實力夠強,早就被蒙元打到滅國了。

原來如此!

宋隱如此解釋,朱標和朝臣這才明白過來。

宋隱這是連武器裝備都用來發展經濟。

如此精於算計的頭腦,實在是令人歎爲觀止。

事實上,對外出售武器,除了提升經濟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妙處。

大明之外的國家和王朝,從大明買武器,他們就會疏於研究鑄造新式武器裝備。

他們會滿足於武器已經夠用的現狀。

殊不知,他們購買的武器裝備,永遠都是大明淘汰下來的。

那樣一來,在武器裝備上,就會比大明低幾個檔次。

而大明的武器裝備,永遠都能碾壓他們。

“你這腦袋瓜子,還真是精於謀劃。”

“可是國外王朝擁有了大量武器,即使我大明的武器比他們精良,也不可能什麼都能考慮的那麼完美,甚至還有可能反過來對我大明造成威脅。”

“就像當初的元朝,他們的武器裝備比咱這些起義軍精良吧?”

“可是最終,他們還不是一樣被咱給滅國了。”

朱元璋是過來人,考慮地更加深遠,提出的問題也更精銳。

戰場上千變萬化,誰都不敢說自己必勝。

麵對朱元璋質疑,宋隱絲毫不慌亂。

“皇上,元朝如何跟咱大明相比。”

“就算元朝最為強盛時期,都比不上大明。”

“要知道咱們的武器裝備,完全可以碾壓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事裝備。”

“再加上我大明五個軍區的軍事力量,絲毫不懼怕任何一個敵對勢力。”

“強國,自然得拿出強國的氣勢來。”

宋隱這番話,聽得朱元璋熱血沸騰。

元朝比起義軍再強大又如何?

元朝皇帝那麼愚蠢,朝廷內部各種混亂不堪,就算是擁有正規軍,也終究被滅國。

而且最重要的是,連民心都不向著他們。

在內憂外亂的局勢下,又怎麼可能獲勝呢?

所以,起義軍滅了元朝,是偶然也是必然。

但是現在的大明卻不同,不但民心所向,而且經濟實力強大,就連軍事力量也前所未有地強盛。

可以說整個大明上下一心,這樣齊心的王朝,又怎麼可能會打敗仗呢?

這也是宋隱敢對外出售武器裝備,完全不怕敵對勢力擁有更多武器後,反過來攻打大明的原因。

“說得好,那就按你意思去做好了。”

“各部門相互配合,要如何操作,都聽宋隱的。”

朱元璋現在冇有任何疑問,甚至還熱血沸騰,感覺自己已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無比威風。

身為一國之君,看到自己的王朝強悍,朱元璋自然是驕傲的。

同行的各部門尚書聞言,連連點頭。

朱元璋都下令了,誰敢敷衍了事。

正當眾人都沉浸於自豪中,朱元璋無意中看到,一批正在裝箱並且貼上了封條的箱子上,赫然出現燕國兩字。

朱元璋心裡立馬咯噔了一下。

燕國?

豈不是老四朱棣的王朝嗎?

不是說出售給其他王朝的武器裝備,都是淘汰下來的嗎?

可是從軍工廠裡出來的武器裝備,難道不是最先進的裝備嗎?

看到這些箱子即將運走,朱元璋急眼了。

“宋隱,那些剛製造出來的武器裝備,是要送往燕國嗎?”

朱元璋一開口,頓時引起了其他朝臣的注意。

像是想什麼,那些朝臣神色都嚴肅起來。

燕王朱棣是所有藩王中最先建國,也是實力最強的藩王。

不但朱棣自身就文武雙全,他身邊的謀士姚廣孝也學識淵博。

所以,朱棣的燕國實力不斷強大。

雖然建國的藩王也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但是大明仍然各種防範,早早就做出各種部署。

用朱元璋的話來說,就是主打一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真要是哪個藩王生出異心,大明就麻煩了。

不等宋隱解釋,在場的朝臣像是明白朱元璋擔心什麼似的,紛紛開口。

“皇上,燕王是大明藩王,而燕國又是大明附屬國。”

“所以臣認為,附屬國不需要過渡強大,隻需要效忠我大明即可。”

“如果給他們那麼多武器裝備,豈不是讓他們做強做大嗎?”

“畢竟附屬國不屬於大明疆土,而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不會聽令於我大明啊!”

“是啊皇上,臣還聽說,燕王自從上次對抗蒙元一戰後,發展勢力強勁,經濟也快速提升。”

“而且燕王本身就有勇有謀,身邊又有那麼多謀士替他出謀劃策。”

“皇上可千萬不能大意和縱容啊!”

朝臣們一個比一個著急,彷彿燕王朱棣已經有了異心,即將攻打大明似的擔心。

不得不說,朝臣的情緒影響到了朱元璋。

畢竟朱棣實力如何,朱元璋比朝臣更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