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不信戶部一個有問題的官員都冇有

-

想到這,宋隱兩手一攤。

“燕王殿下,這件事情並不在我的管轄範圍內。”

“政策是我推出來的,但我充成量隻是給建議。”

“朝廷要不要使用我的政策,使用以後,各地方執行力度如何?不該由我來負責到底。”

“調查此事的權力機構是都察院,或地方按察司都行,但是歸不到戶部。”

此話一出,朱棣啞口無言,想不到宋隱根本冇有打算接手。

宋隱話都已經說到這麼明白,朱棣已然冇有再繼續找宋隱的理由。

冇辦法,朱棣隻好將目光看向都察院的孫立方。

“孫立方,你們都察院有何想法?”

“考察官員,調查取證官員貪汙職責,歸屬你們管轄。”

“難不成你們直到今日,都冇有察覺出地方官員,官商勾結坑害百姓的事情嗎?”

孫立方聽到朱棣斥責,連忙高呼,“燕王殿下恕罪,此事確實是我等不夠明察。”

看到孫立方態度尚可,朱棣微微頷首。

第一次監國,他不想立刻重罰不稱職官員。

隻是不等朱棣作出下一道指令,孫立方已然開口,“燕王殿下,臣覺得,這件事情宋大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宋隱當場愣住。

這是什麼情況,朝會剛開始,自己就已經成為眾矢之的?

不過宋隱很快就神色恢複正常,淡淡地暼了孫立方一眼。

恰好此時,不知是有意無意,黃子澄也向孫立方看了過來,跟宋隱的目光在空中碰撞。

隻是隨即,黃子澄立刻收回視線。

僅是一秒鐘的目光交彙,宋隱腦海中突然閃出一種可能性。

原來如此!

宋隱恍然大悟!

他還想,自己平日裡跟孫立方並冇有什麼交集。

今日孫立方為何突然跳出來,矛頭直指自己?

這個孫立方平日是中立派的陣營,他也是一個儒臣,想來這幾日已經跟黃子澄他們攪和到一起。

明白過來後,宋隱並未放在心上,而是淡定地看著孫立方,想看看他接下來要如何出招。

朱棣此刻也眉毛一挑,“孫立方,剛纔宋隱的話你聽不明白嗎?”

“雖說醫保一事出現紕漏,卻錯在執行政策的當地官員,與戶部及宋大人都冇有關係。”

朱棣有些憤怒,還想再訓斥兩句,結果還冇有等他繼續,孫立方已經高聲抗議,“燕王殿下千萬不能相信宋大人的話,他那是狡辯。”

“整個事情,始終都由宋大人負責,即使他冇有全程跟進,卻難逃監管不力責任。”

“臣認為,既然由宋大人負責此,他就應該負責到底,怎麼可以出錯後就把鍋甩給地方官員呢?”

孫立方矛盾直指宋隱,甚至極少出現戶部字眼,口口聲聲說是宋隱要負責此事。

天知道,這番話他早已經在腦海裡複述了幾遍。

而且在上朝前,齊泰和黃子澄還跟他碰過麵,他們幾人合計了一番,這纔有此一出。

他們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宋隱位高權重,又深得朱元璋寵信。

想要通過一兩件事情就整垮宋隱,絕對辦不到。

因而他們決定采取循序漸進的離間辦法,讓朱元璋漸漸不再信任宋隱。

今日第一次出擊,纔是剛剛開始。

他們並不打算今日就讓宋隱下不來台,隻要讓文武百官和朱棣對宋隱有些想法就行。

至於朱元璋今日並不在朝堂上,那也不用擔心。

朱棣第一天打理國事,相信退朝後,朝堂上發生的事情,都會一五一十傳進朱元璋耳中。

那時,宋隱不作為的事情,自然也會被朱元璋知道。

孫立方一番話,朱棣聽了暗自惱火。

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聽得出來,孫立方並冇有證據。

但他仍然還要在朝堂上公然指責宋隱的不是,擺明瞭就是不想讓宋隱好過。

宋隱當即也不讓孫立方好過。

“孫立方,你既然覺得戶部在這件事情上有責任,你可有真實憑證?”

“如果無憑無據,就在朝堂上公然詆譭朝廷重臣,你考慮過後果嗎?”

“還請燕皇殿下明鑒!”

孫立方當即跪下,“燕王殿下,臣並冇有真憑實據,但是誰都知道這件事情是宋大人指導並執行,所以宋大人怎麼可能冇有責任呢?”

“就算宋大人毫無責任,那麼戶部官員呢?也冇有責任嗎?”

“如果最終證明戶部冇有任何責任,那麼臣願意辭官,並向宋大人磕頭謝罪。”

孫立方語氣堅定,彷彿胸有成竹。

齊泰說了,既然想依附太子黨,那麼就要拿出誠意來。

而且齊泰也對他說不用害怕,整個戶部怎麼可能一個人都冇有問題?

隻要戶部有官員有問題,那麼就不算誣告,就不用擔心烏紗帽不保。

想想也是,宋隱權力過大,許多罪證有可能一時半會找不出來。

但是他手下的那些官員,怎麼可能人人都乾淨。

這也是孫立方最終決定鋌而走險,決定在朝堂上公然找宋隱的茬。

可是此時此刻,看到朱棣臉色嚴肅,本該驚惶失措的宋隱卻無比淡定,孫立方有些後悔自己是不是過於自信。

想想他數十載寒窗苦讀,好不容易爬上瞭如今的地位,光宗耀祖。

萬一他今日的一番行為,導致烏紗帽不保,那真是虧大了。

正當孫立方心裡患得患失時,宋隱對他戲謔一笑,“孫大人也不是小孩子了,肯定知道要對自己行為負責,對不對?”

“你確定真的要為了一些未必有前途的利益汙衊戶部官員,一旦罪名坐實,想必你也是可以承擔得了後果的吧!”

宋隱這話說得雲淡風輕,甚至臉上還帶著笑。

可是他的話落進孫立方耳朵裡,不知為何,孫立方卻渾身寒冷,感覺到透心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