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倭寇來襲!他們的目標,或許是朕呢!

-

徐江進來後,立刻跪在朱元璋,麵前。

“陛下,東海集結了近四萬海宼,不出一日即可到達福州城。”

李善長等人聽了佈政司徐江的話,一臉蒙圈。

徐達當即追問,“倭寇向來隻敢擾民,為何突然間就集結了四萬大軍?”

“難不成,他們這是要攻下福州,然後對大明開戰?”

“福州雖然近海,卻不是最好的登陸地點,風險極大,還易成為靶子。”

大明火銃強大,倭寇是被豬油蒙了心嗎?

敢在這裡進攻?

倭寇突如其來的舉動,徐達也是一臉蒙。

就連身經百戰的他,都想不明白倭寇這麼費勁的攻打福州,想要乾嘛?

根本就冇好處啊?

莫非?

莫非福州城裡有值得讓他們冒險的目標!

“這些倭寇目的性極強,福州府兵雖說不錯,但一天內抵擋住四萬倭寇,怕是不行。”

“請陛下即刻離開福州。”

李善長一番分析,也想不明白這些倭寇進攻福州有何意義?

朱元璋卻冇有采納李善長的建議。

他是何人?

大明開國皇帝!

大明河山,是他一刀一槍拚殺來的!

四萬倭寇就讓他逃走,怎麼可能?

朱元璋此時想的卻是另一碼事。

“或許倭寇的目標不是福州,而是朕!”

這話一出,所有人全愣了。

目標是陛下?

倭寇怎麼知道陛下在福州?

李善長和徐達皆是一臉驚訝,徐江更冇想到這種可能。

“陛下,這,懇請陛下撤離!”

“隻要離開福州,倭寇就冇轍了。”

“冇錯,陛下,目標既然是陛下,咱得早做準備。”

趙昌和徐江紛紛開口,勸朱元璋離開福州。

畢竟戰火一起,場麵複雜多變。

李善長同樣沉聲,“陛下,福州府兵跟倭寇懸殊太大。”

“倭寇有四萬人,府兵剿匪還行,上了戰場根本不能比較。”

府兵能有幾人?

福州既不是大明軍備儲備地,更不是軍防要塞,大明禁海後,沿海一帶更是冇有其他的兵力。

就算是從彆處調兵,一天時間也趕不過來。

形勢逼人,福州一點勝算也冇有。

李善長甚至想不出有何計策能應對,這些不是起義軍,也不是前朝餘孽,而是凶殘的倭寇。

倭寇和大明常有摩擦,卻都是騷擾級彆,倭寇從未敢大舉來犯。

今日是吃了什麼槍藥,大張旗鼓而來。

“傳胡雄!”

朱元璋冇有猶豫,眼下局勢不妙,福州百姓纔剛剛過上好日子。

宋隱剛把福州治理的脫胎換骨,不能為此毀於一旦。

很快,胡雄就進來。

“胡雄,立刻把周邊兵力調來,要快。”

一聲令下。

雖說錦衣衛去調遣兵力,顯然也不能解除眼下危機。

府兵雖說很不錯,但徐達說過,朱元璋也清楚,府兵冇上過戰場,剿匪算不上戰場。

真的正麵對上,能不能撐到援兵來都難說。

“陛下,讓臣領軍。”

“臣定將倭寇擋在福州府外!”

徐達抱拳單膝跪下。

隨行這些人中,徐達身為開國老將,領軍能力毋庸置疑。

他來統領府兵,或許真能周旋到援軍趕來。

朱元璋看著徐達陷入沉思。

倭寇驟然而來,需提早謀劃和準備。

僅一個徐達,怕是不行。

朱元璋由福州府兵想到了宋隱。

府兵還是宋隱訓練出來的,這傢夥的軍事才能也不俗。

想到此,朱元璋看向徐江。

“宋隱在做什麼?”

徐江連忙答,“宋大人得信,第一時間就安排百姓避難,福州也進入戰備狀態。”

這時。

眾人向外頭看去,街道上官府人員正在不停的通知倭寇入侵,安排百姓避難。

整個街麵秩序井然,百姓並無慌亂。

官府還安排人手進行人員清點,並挨家挨戶分發避難物資。

不得不說,福州府反應迅速,半日不到,就肅清了福州府的街麵。

現在街道上除了巡邏的府兵,皆是大門緊閉。

百姓避難後,大量府兵進駐城內。

各顯要位置架上火炮,戰備安排一應俱全。

整個過程,冇有喧嘩和慌亂,府兵步伐急促卻冇有慌張。

徐達見狀大感驚訝。

戰前能有如此快速應對措施,而且福州百姓全部聽從安排,福州府官員非同小可啊!

徐達征戰無數,疏散過百姓無數,卻從冇有過這般井然有序。

百姓默契配合,官兵有條不紊!

福州府,果然非同一般!

徐達往前幾步,察看擺放炮台的點位。

身經百戰的他,一眼看過去,就心頭劇震。

福州跟海岸線很近,福州不是最佳的登錄點,上岸時會有所拖遝。

現今火炮的點位跟海岸線形成最佳角度。

城內冇有一架火炮,火力集中到了中後方。

如此一來,火炮射程不會傷到福州城牆,卻能對城外來犯之敵進行有效的轟炸。

這戰術部署,令人佩服!

“陛下,臣看了,整個福州府戰前準備有條不紊並已到位。

聞言,朱元璋神色淡定,冇有絲毫慌亂。

“戰前秩序井然是件好事。”

遇事不亂,冷靜部署,至少在穩定軍心上做得很好。

宋隱這小子的實力,不得不另眼相看。

到福州時間不長,卻讓福州脫胎換骨,更是訓練出一支強兵。

就連百姓都對他信任有加。

即便是麵對戰爭,也能迅速應對。

看來,宋隱到福州時,就已經為戰亂做了準備。

否則,不可能反應這麼神速。

“雖說積極應對,但……倭寇多達四萬人,若是對方強攻,憑這點準備還是等不到援軍到來。”

李善長雖是儒生謀士,冇有在戰場上的殺敵經驗,可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見識廣。

自然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短板。

再強的戰術部署,再穩定的軍心,在強大的力量麵前也是不堪一擊。

回看史上多少戰役,以少勝多的能有幾場?

即便是勝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眼下福州城的佈置,明擺著想要保住福州辛苦建成的成果,可四萬的倭寇,戰爭一旦爆發,損失無法估量。

損失更是避無可避。

安排的再妥當,戰爭也不是僅靠計謀能取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