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姚廣孝:宋大人這麼做,一切都是為了殿下!

-

朱棣重重地歎了口氣。

雖然姚廣孝的話,聽起來逆耳,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姚廣孝分析得非常到位。

即便他朱棣冇有想要篡位的心思,但是朝臣們都會因為他有做皇帝的實力,從而忌憚他。

此時,朱棣不由得想起了他的二哥朱樉。

朱樉還是皇子時,也同樣的文武雙全,才華出眾。

可是去了封地以後,不知怎麼的,後來就越來越出格。

後來還惹發民憤,被朱元璋召回京,讓他修身養性,實際上卻是變相軟禁。

由此看來,姚廣孝分析得冇錯。

不過朱棣有些不快,“大師,本王告誡過你多次,不要隨意議論皇室的事情,特彆是涉及父皇和我們兄弟們的事情就更不要妄議。”

“你跟本王說說,本王聽過也就算了,不會跟你計較。”

“但是大師切記,小心隔牆有耳。”

“如果大師的話傳到父皇耳中,連我都保不了你。”

朱棣鄭重其事地再次告誡,但是姚廣孝顯得不以為意。

“殿下,人生在世是功是過,都是由世人來評論的。”

“如果一個人他問心無愧,世人再如何議論都不會顛倒黑白。”

“但若是為人處事有愧於心,有愧於天地,世人對你的指指點點,你也得接受。”

“貧僧不過是就事論事,實話實說罷了。”

“如果殿下隻想聽好話,卻聽不得逆耳的忠言,那說明殿下心胸太過狹隘。”

“行了!”

朱棣直接打斷了姚廣孝的話,“大師,我正在跟你談論宋師的事情,不是讓你對皇家的事情指指點點。”

“言歸正傳,大師解釋一下,宋師為什麼會突然間鋒芒畢露?”

姚廣孝看到朱棣有些著急了,這才耐心解釋。

“殿下,宋隱之所以性情大變,是因為審時度勢,改變策略。”

“殿下覺得宋隱這段時間風頭過勁,假設殿下是朝中大臣,遇到一個以一人之力就相當於擁有了千軍萬馬的對手,殿下會怎麼做?”

姚廣孝才說了兩句,又開始反問朱棣。

這也是他和朱棣的相處模式。

朱棣有問題想谘詢姚廣孝時,姚廣孝基本上不會直接把答案告訴朱棣。

往往以反問的方式讓朱棣去思考。

他是朱棣的謀士,不是朱棣的教習先生。

在姚廣孝心裡,朱棣日後是要稱王稱霸,所以朱棣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能人雲亦雲。

隻有朱棣考慮不夠周到,或者是實在想不出時,姚廣孝纔會加以指導。

朱棣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方式,讓他勤於思考,無形中領悟了很多東西。

看到姚廣孝又把問題甩了過來,朱棣皺了皺眉頭,思索片刻才嘗試性地作答,“任何一個臣子,肯定都想自己的官職越升越高。”

“甚至妄想有一天,權力能達到巔峰,甚至足夠跟皇帝對抗。”

“但是在我之上,已經有這麼一個權力比我還大的大臣擋在我前麵,如果不是同一條船上的人,我肯定會想方設法除掉他。”

監國這段時間,朱棣見過太多的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

因而姚廣孝的問題,他不假思索就能回答上來。

姚廣孝聞言點了點頭,“不錯,正是如此。”

“那你現在知道宋隱為什麼跟以往不同了嗎?”

姚廣孝繼續反問。

朱棣若有所思。

“大師是說,宋師之所以跟針對他的人針鋒相對,是因為許多朝臣都忌憚他,已經到了聯手的地步。”

“所以宋師為了自保,從而出手了。”

隻是朱棣才說完,立刻又搖頭否定。

“那也不應該呀!”

“宋師現在的權勢地位,跟以往並冇有什麼改變,宋師早就已經是眾矢之的,是朝臣尤其是太子黨他們要對付的目標。”

“可是以往也冇見宋師如此唇槍舌劍,針尖對麥芒。”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這之前,宋師的權勢地位,對所有的朝臣來說都是威脅,也冇見那些大臣如此針對宋師啊?”

聽到朱棣這些自言自語的話,姚廣孝輕輕歎了口氣。

“殿下非要搞清真相嗎?”

朱棣微愣,繼而瞪了姚廣孝一眼。

“大師,你彆賣關子,有話快說。”

“難不成宋師的改變跟我有關嗎?”

姚廣向的目光太過灼灼逼人,搞得朱棣有種錯覺,感覺宋隱變成這樣,是自己逼出來的。

這話朱棣也隻是隨口一說,帶有調侃的意味。

未曾想,就看到姚廣孝直點頭。

“冇錯,宋隱之所以反擊,正是為了殿下。”

朱棣聞言大吃一驚。

“大師……何出此言?”

“怎麼是因為本王呢?”

朱棣一想到宋隱在草堂上把大臣都罵死了,反擊得如此有力。

結果這些都是因為自己,當即就不好了。

可問題是,他並冇有跟宋隱謀劃什麼啊?

也就他監國前夕,跟宋隱詳談過一次。

可那次他也隻是去拜托宋隱幫幫自己,讓自己能夠順利監國。

除此之外,跟宋隱就冇有私底下的對接了。

而且上次他去拜托宋隱時,態度也很恭敬,並冇有以君王威迫宋隱的意思。

朱棣自以為自己並冇有給宋隱任何壓力。

可是現在,他卻在反省,是不是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讓宋隱感覺到壓力。

所以宋隱纔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隨即,朱棣又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站不住腳。

他記得很清楚,自己當時拜托宋隱時,宋隱還非常不情願。

退一步來說,即便宋隱願意幫助自己,也不至於突然間變得這麼猛烈。

況且自己並冇有煽動朝臣們去得罪宋隱。

好吧,就算是宋隱為了自己,替自己出頭。

那麼那些朝臣呢?

他們又怎麼突然之間也變得如此犀利了?

朱棣越思考卻愈加糊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