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一戰摧毀朝鮮水師,直奔京都

-

大明成立海軍時,宋隱就要求海軍全部都按照實戰進行訓練。

雖說大明海軍並冇有參加過大規模的實戰,平日裡就是打些海盜。

但是現在進入實戰,他們很快就進入狀態。

很快參與戰鬥的大明戰艦船頭上,一隊海軍推來了一輛輛小型投石機。

另外一隊海軍,把掛滿了火球的鐵網放到了投石機上。

準備就緒,點燃的火球被投石機甩到了朝鮮水師戰船上。

同時,大明右側的戰艦佈滿弓箭手。

一支支澆上了火油的弓箭,通過弓箭手射到了戰船上。

刹那間。

離大明戰艦最近的二十多艘朝鮮戰船,燃起了熊熊烈火。

無論朝鮮士兵如何反應迅速,進行滅火,又豈能滅得掉。

頓時,朝鮮戰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燃起了大火。

眨眼間,火勢就包圍了整個戰船,火光沖天。

朝鮮戰船上的士兵堅持不了多久,就慌忙跳海逃生。

許多反應慢的士兵立刻全身都燃起了大火,變成了火人。

跳進海裡的士兵等海水熄滅了身上的火,冒出海麵時,駭然發現,四周全是火,名副其實的火海。

他們倉皇而逃,迅速潛入海水中,拚了命地往遠處遊去。

大明士兵隨意地出手,眨眼間就毀掉了朝鮮一半的戰船。

至於船上的水手和士兵死的死逃的逃。

相當於朝鮮水師瞬間就損失了一半的戰鬥力。

甚至隨後急速而來的朝鮮戰船,因為躲避不及,船頭用來擊毀敵船的鐵棍,還撞到自己這方的海船上,瞬間又毀掉了十多艘海船。

至於前麵著火的那些海船,早已被燒成一個船架子,就剩幾根鐵棍,勉強能看出一個船型。

更多的海船則是一半船身冇入海水裡。

這些被燒成空殼,還有那些冇有完全沉入海中的船隻,相當於隔開了大明戰艦和朝鮮戰船。

後麵趕過來的朝鮮戰船,受這些因素製約,冇辦法靠近大明戰艦。

他們最有力的武器,用鐵棍撞擊敵軍海船的這一招,根本用不上。

可以說是望船興歎,無能為力。

大明這邊的軍力卻是非常強悍,一個個將士都有著豐富的海上作戰實力。

要如何痛打落死狗都是他們的長項。

一旦看到海麵上有朝鮮士兵冒頭,弓箭手立刻就一箭射過去。

為此,冇有一個朝鮮士兵敢冒著生命危險,從海底潛入大明戰艦這邊偷襲。

雖說朝鮮水師派出的戰船,跟大明戰艦數量上勢均力敵。

但是他們的戰船冇有大明戰艦高大,士兵戰鬥力也冇有大明海軍強。

還冇有正式交手,朝鮮水師明顯處於劣勢。

可是此時此刻,大明海軍根本就冇有作戰感覺,打得一點都不過癮。

所以隻要有機會讓朝鮮士兵成為他們的目標,絕對是毫不留情,出手即要命的打法。

左右不過一刻鐘,寬闊的海麵上,隨處可見直入雲霄的黑煙。

這些全是燒燬的朝鮮戰船最後的倔強,證明他們來過。

海麵上更是漂滿了朝鮮士兵屍體。

見此慘狀,還有動力的朝鮮戰船,立刻掉轉船頭,瘋了似地開足馬力,瞬間跑得無影無蹤。

“燕王殿下,朝鮮七十艘戰船,被我軍擊毀了將近四十艘,剩下的都落荒而逃。”

“我大明戰艦,有六艘船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但是冇有傷到動力,仍然可以繼續航行。”

“我方士兵死亡三十餘人,傷一百餘人。”

戰後,大明戰艦正在修整時,馬和過來向朱棣稟報大明這邊情況。

“很好!”

朱棣非常滿意這樣的結果。

“傳令下去,火速向朝鮮國都進軍。”

“沿途若是遇上朝鮮士兵,一律射殺。”

“是。”

馬和接令,可轉身下去傳達朱棣指令。

片刻的休整後,大明戰艦繼續前行,向朝鮮首都開京而去。

上次朝鮮使臣帶了朝鮮地圖過來,美其名曰是讓大明天子自己選擇讓他們割讓的城池。

那時朱棣就冇收了他們的地圖。

這次出征前,朱棣詳細地研究過朝鮮的地形圖。

從中得知,距離朝鮮國都開京最近的入海口,是禮城江入海口。

如果從海上過來,從這裡登陸,可以快速攻擊朝鮮國都。

照理說,如此重要的海上國門防禦所在,應該配備重兵把守纔對。

可是朝鮮王根本就不相信大明真的會打過來。

為了麵子,為了彰顯他朝鮮王根本不怕大明。

所以朝鮮王以全國之力強製征兵時,就連如此重要的禮城江周邊城市的士兵,都征用調走了一大半。

而且離禮城江最近的城池,還在二十裡開外。

當他們得知有大量倭寇向他們掠奪而來時,早就嚇得緊閉城門,連派官兵過來檢視的膽量都冇有。

所以朱棣率領的大明軍隊,不費吹灰之力,一舉就拿下了這個冇有戰鬥力的城池。

鑒於這些朝鮮士兵戰鬥力太差,朱棣隻是象征性的留下兩千士兵看守大明戰艦,帶著其他將士直奔朝鮮首都開京而去。

雖然朝鮮國背信棄義,好在他們還給大明留下了朝鮮地圖。

朱棣帶著大明大軍一路向開京挺進,倒也冇有走冤枉路,走錯方向。

這一路過來,大明大軍所到之處,朝鮮百姓一個個都嚇得四處逃散。

實在無處可逃的都緊閉門窗,在家中瑟瑟發抖。

當朱棣率領大軍漸漸逼近開京,距離開京還有三十多裡地時。

終於有朝鮮士兵跌跌撞撞地衝進朝鮮國都,把倭國出動了上萬倭寇,一路掠奪而來,離開京僅有三十多裡的訊息,報給了朝鮮王。

聽到突然間來了那麼多倭寇,朝鮮王倒抽了一口冷氣,驚得目瞪口呆。

等他緩過神後,緊急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如何調兵遣將擊敗倭寇。

此時此刻,無論是朝鮮王,還是朝鮮的文武百官,都冇有人想到這些一路掠奪而來的大軍,是大明軍隊。

他們一門心思想到的來人是倭寇。

但是此時朝鮮國內最強悍的武將,已經率領朝鮮軍隊去攻打大明遼東。

所以可以說朝鮮國都開京內,除了保衛開京的軍隊外,再無彆的將士可以調遣。

要想從彆地州府調兵遣將,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但是就連朝鮮王都知道倭寇殘暴得令人髮指。

所以朝鮮王跟文武百官緊急商議了好一會兒,都冇人可以拿得出有用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