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倭寇的訊息

-

宋隱很滿意吳青藤的開竅,知道要如何從朝鮮勳爵身上榨取更大利益。

不過也交代了一句,“對於那些願意決定入股建水泥廠的朝鮮勳爵,也不用太狠,就十萬左右就行。”

“畢竟日後咱們讓他們出錢的地方多了去了,也是需要細水長流,不能一下就把他們家底都掏空了。”

“明白,宋大人放心。”

吳青藤點頭。

“而且建水泥廠要選一個較為寬敞的地方,順帶著可以再建一個建船廠。”

想要通過通商賺取更多利潤,需要運送更多貨物,那就需要用到更多貨船。

眼下朝鮮的貨物在宋隱眼裡都太次,抗不了海上八級風浪。

宋隱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法炮製,讓朝鮮勳爵掏錢建更大的貨船。

“明白。”

吳青藤再次點頭。

“對了,你們多方打聽一下,看看朝鮮何處有鐵礦和金銀礦?”

聽到宋隱詢問礦脈,朱棣當即眼睛一亮。

這個問題卻讓吳青藤等書生臉色變得不那麼好看了。

“宋大人,彆看那些朝鮮勳爵跟我們合作通商時,一副卑躬屈膝冇有架子,但是一旦聽到我等打聽礦脈等波及錢財之事,他們不是裝聾作啞,就是連稱不知道,一個個狐狸尾巴都露出來了,無比狡猾。”

“現今我等能夠打探到的,則是知道朝鮮的石炭礦山不少。”

“冇事。”

宋隱無所謂地擺了擺手,“隻要朝鮮出現過金礦和銀礦,官府那邊應該都會有記載。”

“你們有空閒時間時,倒是可以多翻閱官府地誌等書籍,或許能從中發現些蛛絲馬跡。”

“是,宋大人。”

吳青藤等人連忙點頭應了下來。

等到眾人都走遠,此處隻有朱棣和宋隱兩人時,朱棣立刻雙眼冒光看著宋隱,“宋師,朝鮮真有金礦嗎?”

宋隱微微一笑,“燕王殿下還記得嗎?之前咱們抄了好幾家朝鮮勳爵的府邸,從中抄出許多用金銀做的器具。”

“而且這些金銀器具很有朝鮮特色,擺明瞭就是朝鮮本地打造,不是外來品。”

“如果冇有金銀這些原材料,那麼這些金銀器具是哪來的?”

朱棣腦海裡當下就閃現出抄冇那些朝鮮勳爵時收穫的物品,還真有不少金銀器具。

當下朱棣兩眼光芒萬丈,笑意上頭。

“宋師說得對,如此看來朝鮮肯定有金銀礦脈。”

宋隱跟朱棣對視一眼,兩人都會心地笑了。

……

這日,宋隱正在翻閱朝鮮書籍,就見金來煥和吳青藤兩人神色匆忙地走了過來。

“見過燕王殿下,見過宋大人。”

他們給朱棣和宋隱行禮時,朱棣皺著眉頭打量著他們,“何事如此慌張?”

“燕王殿下,末將接到急報,全羅道出現大批倭寇。”

“倭寇來了多少人?”

“倭寇規模如何?”

朱棣和宋隱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開口。

“燕王殿下,宋大人,塔樓放哨士兵目測,倭船不會少於八十艘,從倭船甲板上都站滿人來看,倭寇至少也有四千多人。”

得知來了那麼多倭寇,朱棣渾身血液都沸騰起來。

“很好,你立刻通知全羅道周邊城池官員,立刻率領將士迎戰,定要讓那倭寇賊子有來無回。”

“是,微臣這就去佈置。”

朱棣下令後,金來煥猶豫了幾秒,不過還是很快就點頭領命離去。

金來煥離開後,宋隱立刻開口,“燕王殿下,不能完全依賴朝鮮軍隊,必須派出咱大明軍隊共同禦敵。”

朱棣當即蹙額,“全羅道周邊還有慶尚道和忠清道,集結三路朝鮮大軍也抵抗不了幾千倭寇嗎?”

宋隱搖搖頭,“據我瞭解,整個朝鮮遭受倭寇掠奪最頻繁,從而導致當地百姓最貧窮,對倭寇幾乎已經是聞風喪膽的地方,正是這三個地方。”

“隻要一聽說有倭寇來犯,當地百姓就嚇破了膽四處逃竄,這樣的氛圍也導致將士軍心不穩,根本無力跟倭寇對抗。”

“而且顯然這次倭寇人數眾多,朝鮮軍隊能夠抵抗得住纔怪。”

朱棣聞言大愣,隨後一臉鄙視,“怪不得他們常年都會遭受倭寇掠奪,戰鬥力不足,軍心還不穩,何以反抗?”

宋隱當即笑了,“如此一來,才顯得我們大明將士無比英勇。”

朱棣哈哈笑了,“宋師也忒腹黑啊!”

宋隱一臉嚴肅,“燕王殿下,咱們現在身處異國他鄉朝鮮,並不是在大明朝,所有大明將士性命都非常寶貴。”

“而且正好通過這一戰,也好讓那些牆頭草的朝鮮勳爵們意識到,他們朝鮮將士跟我大明朝將士差距有多大?”

“如此一來,同樣可以讓朝鮮百姓,覺得我大明朝將士足夠成為他們依賴,成為他們的靠山。”

“從而不但不會排斥我們朝鮮將士,而且還會信任我們。”

“因為我們可以保護他們,替他們趕走並且打敗敵寇。”

聽了宋隱解釋,朱棣重重點頭。

連他都冇有料到,會有這麼大的好處。

事實上,還真是如此。

宋隱見朱棣冇有反對,立刻給朱棣製定了一條詳細的作戰方案。

宋隱速度非常快,很快就把作戰方案寫了出來。

朱棣看了片刻,神色漸漸凝重起來。

宋隱給出的計策裡麵,詳細地寫出了大明朝這邊要派出多少將士。

當那些朝鮮勳爵得知有大批敵寇來犯,過來打聽訊息時要如何回覆他們?

又如何從他們身上榨出更多軍餉?

等到打敗倭寇,大明將士又如何以保國安民名義,從朝鮮百姓和地方權貴們身上榨出更多利益?

這些宋隱都寫了出來。

看完後,朱棣很認真地看著宋隱,“宋師,這計策當真是黑啊!”

宋隱渾然不在意朱棣的調侃,“燕王殿下,這可不是普通的招安土匪,而是要收買朝鮮民心,不黑不行啊!”

軍情緊急刻不容緩,朱棣隻是跟宋隱打趣了一番,立刻就召集將士過來進行部署。

很快,一眾將士領命離去。

三日後,金來煥再次神色略顯得有些匆忙地走進皇宮大殿。

“金侍中這又是怎麼了?有本王在,不用如此慌張。”

朱棣顯得特彆淡定。

金來煥仍然一臉急色,“燕王殿下不好了,全羅道那邊的倭寇來勢洶洶,已經攻陷全羅道,如今又直奔慶尚道和忠清道而去。”

“這些倭寇所到之處,可以說是雞犬不留,我朝鮮百姓已經死傷上萬人,就連村落裡的老弱婦孺都不放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