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再登九州島,王炸!

-

大明和朝鮮聯合發兵,在海上航行了五天後,順利接近倭寇巢穴九州島外圍的海島。

這還得益於宋隱在多年前來過一次,對這一帶相對來說比較熟悉。

那時,宋隱在福州府初露鋒芒,在徐達率領下攻上九州島,發現了九州島上有大量銀礦。

時隔多年宋隱再次來到九州島周邊,心緒激動。

朱棣得知倭寇藏身處不遠了,眉眼一挑,“傳令下去,對這些海島發起強攻。”

“末將遵令。”

金來煥等將領立刻領令。

自從朱棣帶著大明軍隊攻占了朝鮮開京,並占領了王宮,對朝鮮發號施令後,金來煥也是從最初的為了保命對朱棣俯首稱臣,到現在對朱棣是心服口服。

就朱棣冇有濫殺無辜這點,再加上朱棣確實是在用心治理朝鮮,所以現在金來煥對朱棣是真心臣服。

“於小龍,你的船隊負責圍堵,尤其是看好倭寇船隻,防止倭寇逃竄。”

“是,末將遵令。”

於小龍領令下去安排。

片刻四周就傳來戰鼓聲,戰旗飛揚。

戰船上,朱棣和宋隱都站在甲板上觀察海島情況。

朱棣臉上興奮之色難以掩飾,“宋師覺得,現在這個海島上能有多少倭寇?”

“一兩萬人應該是有的。”

宋隱脫口而出。

朱棣頓時愣住了,真要有那麼多倭寇,那可以說跟朝鮮兵數量接近。

“宋師似乎並未放在心上。”

宋隱點頭,“自然,倭寇數量再多上數倍,也是被我大軍斬殺的份,又何必在意。”

“哈哈,宋師所言極是。”

朱棣心情大好,“傳令,全速向島上前進。”

“是。”

幾個傳令官迅速衝出去傳令。

不到一盞茶時間,九州島周邊樹木已經映入眼簾。

突然,眾人耳邊傳來於小龍驚訝叫聲,“燕王殿下,前方出現一個極其巨大的海灣。”

“四外搜尋,看看有冇有倭寇。”

“是。”

聽說發現巨大海灣,戰船上的將士們全都激動起來。

有海灣就意味著會有倭寇,至少倭寇船跑不了的。

很快,大明出去十艘戰船,守住海灣各處,其他戰船有序駛進海灣。

海灣裡麵比外麵看到的更加寬敞,即便是已經駛入了四十艘戰船,仍然綽綽有餘,絲毫冇有壓抑感。

隻是進來以後才發現,海灣裡麵就像是一個天然迷宮似的,又出現了許多岔道,分隔出更多的海灣來。

“燕王殿下,發現倭寇船。”

突然,有士兵來報。

朱棣和宋隱皆是精神大振。

“報告燕王殿下,末將發現倭寇船。”

“稟報燕王殿下,前方發現倭寇船。”

“報,右方有倭寇船。”

頓時,四麵八方都有士兵來報,都說自己方位發現倭寇船。

甚至還有士兵不但發現倭寇船,而且船上還有倭寇。

“燕王殿下,海灣四周都發現倭寇船隻,估摸有三十多艘,船上倭寇至少有上百人,而且倭寇船附近海島上,還看到了房屋。”

隨著各方搜尋士兵稟報,朱棣直接下令,“傳令,發放燃燒彈,燒燬所有倭寇船隻和房屋。”

“是。”

旗手立刻揮舞令旗下達朱棣指令。

頓時,數艘戰船如離弦利箭飛速向那些倭寇船急速而去。

同一時間,倭寇也發現了有敵情,瞬間喧囂起來。

許多倭寇彷彿從大明高大的戰船上察覺到不妙,爭先恐後想要逃離。

隻是海灣裡麵寬敞,但是出入口卻不是特彆寬敞。

幾艘倭寇船都想自己先出去,爭著不相讓,反而導致他們全都堵在出口,擁擠的誰也出不去。

而大明這邊僅是兩艘戰船一字排開,就封死了出口。

看到出不去,那些倭寇船立刻原地停了起來。

突然間,似乎是想到一塊去了,所有倭寇船都往回走,靠岸後一個個倭寇全都棄船往島上狂奔。

這時,原本在房屋裡休息的倭寇,也得到訊息從屋裡衝了出來。

島上的倭寇人手一副弓箭,對準大明戰船一頓瘋狂射擊。

“兄弟們,上手雷,讓他們嚐嚐什麼纔是王炸。”

於一龍大聲喊。

身為大明人,自然不可能放過一個倭寇。

“轟!”

一陣陣驚天動地的狂轟濫炸後,海島上空,塵土飛揚,火光沖天。

就連停泊在海岸邊的倭寇船,也不可避免地被手雷砸中,擊沉又或者是燃燒出通天大火。

至於島上,同樣不可避免的火勢藉助風勢,越燒越旺。

冬季原本就天乾物燥,草木更是枯黃成理想的燃燒物。

一處著火,卻瞬間就往四處蔓延。

火勢一起,根本就無法熄滅,也冇有人去理會越燒越旺的大火。

倭寇的弓箭根本無法跟大明燃燒彈抗衡。

眨眼間,島上海上的倭寇就全無抵抗能力,傷重跑不了的,發出各種淒厲慘叫。

還有行動能力的則猖狂逃竄,甚至有些還冇有跑出兩步,就已經被手榴彈直接炸得粉碎。

這一幕看得大明將士熱血沸騰,還冇有等戰船靠岸,一些身手敏捷的將士,已經迫不及待地直接從甲板上飛奔而下,看到倭寇就窮追猛打。

那些朝鮮兵更是找到了發泄口,將多年來被倭寇打壓的屈辱,用各種淩厲的手段將落入自己手中的倭寇折磨至死。

一時間,無論是九州島上還是倭寇船上,遍地都是鬼哭狼嚎的慘叫聲。

看著眼前這幕不亞於人間地獄的場景,朱棣和宋隱冷冰冰的看著,毫無憐憫之意。

“這也太慘了吧!”

還在戰船上的大明將領,看到這些朝鮮兵如此凶悍,也是無比震驚。

刀起刀落,看著一個個倭寇頭顱滾地,這些朝鮮兵臉色猙獰,絲毫冇有猶豫和膽怯。

這還是在朝鮮,倭寇來犯時,不敢上前,甚至還當逃兵的朝鮮兵嗎?

不過這些倭寇再淒慘,無論是大明將士還是朝鮮兵,都無一人憐憫他們。

隻是這場景宛如人間煉獄,那些站在甲板上觀戰,被宋隱挑選出來的學院學子們,一個個都臉色煞白,有些不忍目睹。

“你們是不是覺得這些朝鮮人如此凶殘地對待倭寇太過冷血?”

宋隱的聲音突然在他們耳邊響了起來。

不等他們回答,宋隱繼續解釋,“如果不把這些倭寇打得看到大明朝鮮人就魂飛魄散,日後等他們捲土重來,殺上大明朝或者是朝鮮時,倭寇也絕對不會手軟,甚至還會殘忍百倍千倍。”

“這些朝鮮兵,他們此時此刻也不過是將這麼多年來他們受過的屈辱統統還給倭寇罷了。”

“所以你們要記住,在戰場上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甚至還是致命的。”

宋隱三言兩語,跟這些學子們解釋了戰爭的殘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