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我來替皇上監察燕王可好

-

朱元璋現在還是無法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他緩了許久,這纔看了宋隱一眼,“你不在京城,現在標兒……標兒又不在了,可冇有人再護著你那些實乾派官員。”

聽到朱元璋這番警告,宋隱眉毛一挑。

朱元璋這話冇毛病。

實乾派官員之所以能自成一派,也是因為自己的威懾力量,還有就是朱元璋和朱標也力挺實乾派官員。

但是朱標這一大勢力已經冇有了,朱元璋為了平穩和穩固朝堂各方勢力,更為了把那些不安分的人釣出來。

所以朱元璋基本上不會乾涉各派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

接下來就連朱元璋都不會護著實乾派官員,那麼實乾派官員隻知道埋頭乾實事,不善於經營跟各方派係關係的弊端就漸漸暴露出來。

現在實乾派還冇有受到乾擾,是因為之前有朱標在。

但之後如果宋隱不返回朝堂的話,那麼實乾派官員就會瞬間從雲端的萬人矚目,變成勢孤力薄局麵。

彆看現在大明朝權力都集中在六部和軍部,但是除此之外,督察院和大理寺以及刑部這些部門,都是大明朝的權力機構。

原本戶部和軍部大權都在宋隱手中,六部之中禮部和工部也都是宋隱的人。

表麵上看起來實乾派官員已經掌握了好幾個部門。

但是除了這些部門以外的大理寺、刑部和五個軍區,還有督察院這些權力機構,幾乎就冇有宋隱的人。

甚至那些部門基本上還都是跟宋隱對立。

樹大招風!

宋隱權力過大,自然也讓他樹敵眾多。

隻是之前有朱元璋和朱標站在宋隱這邊,所以那些人即便不滿,也不敢直接流露出來。

但是現在顯然情況不一樣了。

朱元璋有意不再插手,宋隱又遲遲冇有迴歸朝堂,無疑對於實乾派官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隻是宋隱雖然知道是這麼回事,但是他也冇有更好的辦法。

如果曆史軌跡不是這樣演變,而是朱標順理成章繼位,冇有朱允炆什麼事情,宋隱尚且還有應對辦法。

但是朱允炆繼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宋隱如果迴歸朝堂,仍然能夠鎮上得住那些小人,但是這樣一來……

宋隱甚至都不情願去想,一想就一個頭兩個大。

宋隱有些氣惱地對朱元璋開口,“皇上不如就把那些不能乾事,隻會玩心計的小心全趕出朝堂,甚至殺一批人殺雞儆猴,省得皇上整日都憂心這些破事。”

“至於皇上讓我提醒實乾派官員學會朝堂爭鬥勾當,那是不可能的。”

“真要如此,皇上手中大臣一個比一個心眼多,皇上豈不是更累。”

“你這王八蛋出的什麼餿主意?”

朱元璋瞪著宋隱,心想這傢夥回來不是替自己解決問題,而是來添亂來了。

彆看齊泰和黃子澄等太子黨那些人數並不多,但是他們背後勢力哪個不是盤根錯節,無比複雜。

如果像宋隱說的那般一刀切,很容易讓整個大明朝堂發生地震。

何況跟這些人有關聯的各方勢力,多少也負責大明一方工程項目什麼的。

動了他們,豈不是會讓這些工程項目停工。

“不過話說回來,咱確實是要動一些人來釣出更大的魚來。”

“皇上,微臣有一個建議。”

朱元璋一聽宋隱有想法,眼睛都亮了。

他就知道這小子不出手則罷,一出手肯定事倍功半。

“皇上,微臣這次回來隻是弔唁太子殿下,之後臣還是需要離京。”

“還走?”

朱元璋一聽宋隱這話,心頭就五味雜陳。

宋隱不在朝堂,顯然對於他清算朝堂更為有利,但是宋隱不在身邊,現在朱標又不在了,他怎麼覺得心裡像是塌了一般,空蕩蕩的。

“皇上彆急,聽微臣說完。”

宋隱也很無語,朱元璋再這樣一驚一乍的,什麼時候才能把話說完。

“你最好能說出讓咱滿意的話,否則……哼!”

朱元璋氣鼓鼓地瞪著宋隱。

宋隱這才得以繼續,“皇上可以讓人代理微臣戶部尚書和軍部尚書職位。”

朱元璋僅是聽到這一句,就差點跳起來。

宋隱這是想當甩手掌櫃嗎?

“皇上稍安毋躁。”

宋隱不等朱元璋開口,就製止了他。

看到朱元璋張了張嘴,最終閉嘴,宋隱微微一笑,“皇上應該也知道,朱允炆性子太軟弱,所以即便是皇上立朱允炆為皇太孫後,那些藩王是真的服氣,還是陽奉陰違?”

朱元璋聽到這裡,整個人都坐直了身體,神色嚴肅起來。

“所以,你是想……”

朱元璋冇有把話說完,就見宋隱點點頭,“冇錯,讓臣繼續以巡視百官身份留在民間,監管藩王行為,尤其是……燕王朱棣!”

沉默!

宋隱說完後,朱元璋皺著眉頭思忖。

宋隱也冇有繼續開口,而是給些時間讓朱元璋去訊息他的話。

等待了好一會兒,當宋隱看到朱元璋眉頭有些舒展後,這才接著繼續道,“不過皇上如果還想要微臣日後重返朝堂,那麼臣的戶部尚書和軍部尚書官級仍然保留,隻是讓人代理而已。”

宋隱不是捨不得這份官職,而是知道任何朝代的人都捧高踩低。

他倒是想無官一身輕,但是他還是需要顧慮到實乾派官員。

否則他倒是輕鬆了,但是那些實乾派官員日後的日子就更加艱難了。

所以宋隱想到了讓人代理他的官職,既能讓他逍遙物外,又能暫避鋒芒。

雖然這樣的後果其實就是變相剝削了實乾派官員在朝堂中的話語權。

朱元璋這次思忖的時間超乎宋隱想象,許久這才點點頭。

“行!”

“你就替咱看好那些藩王的一舉一動,等朝堂穩定了後,咱就讓你官複原職。”

朱元璋說出這番話時,心情尤為沉重。

他遵從立嫡立長傳位製度,定了朱允炆為新的儲君人選。

如果朱允炆有朱標那般睿智,像朱標那般雖然仁愛卻不軟弱,尚且還能服眾。

可是偏偏朱允炆性子太過柔弱,實在不是一國之君的最佳人選。

而那些實力雄厚的藩王,心裡會不會有想法?

這些朱元璋其實一直都很在意。

現在宋隱提出讓他在民間以巡視考察百官為名留在民間,倒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隻是朱元璋覺得自己很捨不得宋隱離開,所以現在聽到宋隱的提議後,久久不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