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國慶盛典

-

這兩天,安羽汐又安排了兩次國慶閱兵彩排,今天正是農曆十月一日,已經到了閱兵的日子,一大早整個長安城便熱鬨起來,已時正,大家都準備就緒,皇上與太子來到城牆上麵,應邀而來的還有大唐十幾個臨國的王子與政府要員,也一同來到城樓。吉吋一到由太子宣佈,閱兵儀式正式開始,隻聽見禮炮聲響了

30下,然後由李世民發表講話,無非是一些勵誌鼓勵的講話,李世民聲情並茂,聽的百姓非常高興,隨後李績坐馬車來至城樓前,邀請皇上檢閱部隊。

李世民坐上龍輦,太子李治站在他的身後,徐徐向前走來,走到第一個方隊時,大家齊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清脆悅耳,原來是宮裡的女子方隊,李世民由李治扶著站起身說道“,大家好大家辛苦了。”眾人齊聲呼道“,保衛家鄉保衛國家保衛皇上。”馬車徐徐向前,第二支方隊又是三呼,李世民招招手說“,兄弟們好。”眾人齊聲“保衛家鄉保衛國家保衛皇上。”聲音雄壯高亢。

又走過了五個方隊李世民覺得站立不住,便坐著由李治代他問好講話,十個方隊走完,又是十個遊行方隊,一一走過了,才由原路返還,又站在城樓上,才由李世民宣佈閱兵開始。

一時間音樂聲大作,演奏的便是那首將軍令的曲子,曲聲響起,第一個走過來的是將軍方隊,都是為大唐江山社稷立過汗馬功勞的將軍勇士,由李績與程咬金親自帶隊,他們都是在戰場上血雨腥風中走來的崢崢漢子,走起步來也是威風凜凜,走到李世民跟前位置,左手敬禮,眼睛斜四十五度看向李世民,三呼萬歲。李世民看著這群老手下,眼前又浮現出幾十年前征戰沙場拋頭熱血的那些時光,不由又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站起身來,大聲喝道“,兄弟們好,兄弟們辛苦了。”李績鼻子一酸,眼眶也泛起了淚光,程咬金臉上也泛起了淚光,方隊緩緩而過。

第二個走過來的方隊,便是嬪妃宮女方隊,領隊的是武媚娘與信陽公主,方隊個個穿著職業西裝,長筒靴,一個個顯的英姿颯爽,又格外的美麗動人,膚白貌美,步伐一致,每跨一步那大長腿格外的性感耀眼,每個人都看的兩眼發呆,李治見到武媚娘那動人的身姿,突然心中大動,已經被她深深的吸引住而無法自拔。

跟著走過來的是士兵方隊,隊伍整齊,雄赳赳氣昂昂的煞是好看。大刀方隊手上拿一柄大刀,刀刃立於肩膀,呈一條直線,跨著方步,腳步發出踏踏的聲音,臉上儘顯威嚴,走過李世民跟前三呼萬歲。李世民含笑回答兄弟們好。

長槍方隊緩緩而來,每人雙手緊握一柄長槍,槍頭對準前方,每隊離開三米,走路鏗鏘有力,步伐整齊,目光炯炯有神。後麵緊跟著的方隊一一而過。

城樓上的眾人看的津津有味,李世民眼神儘是得意之色,李治也是一臉風光,而各小國使者無不變臉,都在交頭接耳的議論著什麼,看得出他們臉上都是羨慕嫉妒的神情。

十個方隊一一走完,也一個小時過去了,緊接著走過來的是遊行方隊,第一個走過來的是女媧造人與盤古開天,有圖畫,也有文字說明,第二個方隊就是炎黃統一部落,然後是堯舜禹湯,開啟人類第一個朝代華夏一統,這些曆史都是圖文並茂,讓人一看就懂,。

直到第七個隊伍走來,眾人突然大嘩,無不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這個方隊上描述的是隋朝楊廣怎生荒淫無道,人民民不聊生,眾路英雄紛紛揭竿而起,反對隋朝。

第八個隊伍是高祖登基建立大唐帝國,秦王領軍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換來了大唐的國家一統。

第九個方隊都是歌功頌德,歌頌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貞觀之治舉世無雙,國家空前強大,令鄰國俯首稱臣,威震天下。

第十個方隊是展望未來與祝福,預祝大唐未來國家繁榮軍事強盛,成為超級霸主,建立萬年不倒之李唐基業。隊伍走完,坐在城樓的李世民與李治長孫無忌等一眾官員,大唐鄰國各位王子都讚不絕口,這種閱兵在現代社會當中並冇有什麼,早已經司空見慣,但在1400年左右以前的大唐,確是從所未有過的,空前絕後的盛況,大家都感覺新奇,看完都讚不絕口,心馳神往,久久都不能平靜,各位王子看了,心中都有了一種想法,就是想效防,回去在自己的國家也舉行一次這樣的閱兵典禮,但苦於冇有這麼雄厚的經濟實力,也隻能在心中想想罷了。

正在長安的子民看了這次閱兵,頓時生出一股愛國之心與民族自豪感與一股凝聚力,更有一種身為大唐子民的優越感,一時整個長安街頭小巷,無不在討論這次閱兵,都在議論這次盛會,更有甚者,在聊起這次閱兵時激動的淚流滿麵。本次閱兵,以極度勝利的姿態結束,一時間好評如潮持續了將近一個月才緩緩退卻。

當天晚上,就在長安城樓上,由太子李治主持,安羽汐總監的國慶盛宴,就在承天門城樓開宴,足足座了有兩百多張桌子,眾人一邊看著城外的繁華夜市,一邊喝酒聊天,好不快活,大唐一些周邊國家的王子見了夜市又是羨慕不已,李治之所以安排在城樓上開宴,想必也是要讓大家看看大唐的繁華,各王子也知道李世民父子的心思,一時間阿諛奉承的話不絕於耳。李世民父子聽的心花怒放。

眾王子的話當然也並不違心,他們對大唐軍隊的素養與軍威打心眼裡佩服,對大唐的國力更加羨慕不已,佩服的五體投地,聽的老李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

安羽汐端起酒杯笑道“,各位王子今天看到的隻是表麵現象,有些東西是各位貴國王子看不到的,比如說我大唐軍人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與誓死保衛家國的決心。”眾位王心中都是一凜,忙離席向李世明拜倒,口中說“,大唐是我等附屬國的共同朝拜天國,我等永遠不敢對大唐有絲毫不儘。皇上永遠是我們的天可汗。”

李世民大喜說平身,心中對安羽汐又大加讚賞,一邊又對各國王子加以撫慰,眾人一一回座。李治笑道“,各位再此喝酒,總要來點節目助助興。”安羽汐雙手一拍,一百二十名宮樂走到眾人百米開外坐豆開始奏起音樂,奏的是安羽汐所授的賽馬,與此同時,進來了三十六名舞娘,舞起了胡旋舞,舞步節拍拍鮮明,在音樂聲中急速起舞舞步奔騰歡快,多旋轉蹬踏,左旋右旋不知疲憊,千圈萬週轉個不停。配上賽馬這首曲子的熱情奔放,乾淨利落的音樂,一氣嗬成,相得益彰,一曲剛了,舞蹈已停,眾人聽的如癡如醉,久久不能平息。

一時回味過來,眾人掌聲頓時響了起來,良久才歇。李世笑道“,這首曲子激情澎湃,讓朕又想起了年輕時南征北戰的畫麵,端的是首好曲,羽兒,這首曲子又是你創作的?”

安羽汐忙磕頭回稟,“父皇,這首曲是我與馬保常馬宮樂共同譜寫的。”李世民笑道“,真冇想到你還是個全才,樣樣精通啊。”

“安先生的威名,真的是如雷貫耳,聽說大唐銀票就是他所創,而大唐夜市與不夜城更是空前絕後,先生隨便出一個點子就令大唐受益匪淺,真是古往今來的不世奇才。安先生的詩文更是曠古未有之絕句,先生的那首將進酒是小王的最愛,那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更加的出彩,可是我聽說長江黃河之源卻是出自我們西域,來自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然後從西域流向青海經西蜀流向甘州。而大唐子民皆把長江黃河比作母親河,先生居然把我們的青藏高原比作天,當作母親來孝順這個形容實在是貼切了。”眾人向說話聲望去,見是西突厥王子阿史那思雲大放厥詞。

眾人一聽這話,顯然他是把自己比作天受,而大唐卻是他們的附屬一般,寓意不言而喻了,眾王子見大唐國強盛至此,心中頗有忌憚,卻又不得不服,見阿史那思雲講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都心知肚明,有幾個人都隨聲附和起來。

安羽汐笑道“,黃河的源頭出自青藏高原,那是事實冇得說的,王子通曉天文地理,令人好生敬佩,將進酒中還有一句,奔流到海不複回黃河水雖出自青藏高原,長江黃河最後流向的還是我大唐的大海之中,這也說明我大唐包羅萬象,氣吞山河就像大海一樣能包容並主宰整個世界的一切。”

頓了頓又續道“,皇上我突然有了詩興,想詩一首。”李世民笑了“,朕洗耳恭聽。”安羽汐讀道“,白日依山儘,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站的高才能看的更遠,阿史那王子意下如何?我這首詩就叫登觀海樓吧!”

長孫無忌拍手道“,好好安先生說的好,這首詩也是做的非常好,以詩卻可育人。實在漂亮,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哈哈千古絕唱啊。”

高句麗王子朗聲道“,作詩是安先生的強項,他的詩一出口就是千古絕句,豪情壯誌,可是我讀了這麼多首他的詩,卻從冇有見他寫過關於花卉或者實景的詩句,是先生不願作還是有所選擇亦或是力有不逮呢?我看今天晚上的花很多,特彆是菊花,更是金光燦燦,不知道先生您能不能即興發揮作一首詠菊的詩?”

安羽汐心中想了一下,在場各人目光都看向他,李洛雅也關切的凝視著,好一會安羽汐才抬起頭來說“,我作詩句本不拘泥,即興發揮,張口就來,關於詠菊與牡丹等花的詩古人已經不知作了多少,我也不想拾人牙慧,既然王子盛情邀請,我也隻能卻之不恭,勉為其難的胡亂作一首,希望大家不要笑話。”

故作沉思了一下,讀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帶黃金甲。這首詩是今天晚上第二首,不如叫詠菊二吧”。轟的一聲,大家齊聲鼓起掌來,掌聲經久不息,人人都露出欽佩的目光。

長孫衝笑道,“好詩果然氣魄恢宏,筆勞剛勁,格調雄邁,語氣斬截,氣勢淩人,好詩,果然是大唐第一詩仙。”

新羅王子道“,這首詩果然是好詩,從這首詩裡也看出先生的非凡抱負,以後肯定不會是池中之物,將來定會一飛沖天,成就王侯霸業,甚至比這更大的基業成為大唐天可汗那般開國明君也非難事啊。”

安羽汐聽了此話,頓時覺得後背一陣發涼,原來刹那之間已經汗流浹背,一時忤在當地,一言不發,向李世民與李治看了兩眼,忐忑不安的不知道該說什麼纔是。纔想起古代因為一句話就被殺被滿門抄斬的事比比皆是,而這首詩也是黃巢起義的領頭人黃巢所作,的確風芒太過而他說比王侯將相開國君主等明顯是挑撥離間之詞,意指自己將來可登帝王之位,怎不讓人膽戰心驚。低著頭默默無語,也無從分辯。

此時李治謔的起身,凜凜的指著新羅王子道“,新羅王子,你這話何意?難道想挑撥我大唐君臣的關係嗎,我告訴你,我大唐君臣一心,絕無猜忌之意,而且安羽汐已然成為我妹夫,是我大唐皇親國戚,早已誓死效忠我大唐,彆說你這麼幾句挑撥離間的話,就算是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可能做違背大唐的事。”

安羽汐心中略寬,隻希望李治日後不要秋後算賬,忙表明心跡,說“,太子說的極是,此生無悔入大唐,來生還做大唐人,我這個人生性懶惰,不喜為官,當官是當不來的,我的誌向便是做一個有錢人,娶上幾房妻妾,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美好生活,這就夠了。與詩中的境界完全不同,剛纔這位王子說我誌向高遠,可太瞧得起在下了,什麼王侯將相,一切都是過往雲煙,但是我願協助皇上太子,讓大唐的子民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書念,人人有錢賺,讓每個大唐人生活的美好,開心富足,這是我想要奮鬥的目標。”

“,安大人不必剖析,你對大唐的忠心日月可鑒,朕心明瞭,你不必理會旁人如何看待,做好你自己就可,你是我與治兒除輔機等大臣之外最為信任之人。本來昨天朕與治兒商量,你為我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準備封你一個爵位的,聽這位小王子這麼一說,我現在封你爵位倒顯的我是籠絡人心似的,治兒你說這事怎麼辦呢?”

李治心靈神會的一笑,“稟告父皇剛纔您也說了不必理會彆人的想法與說法,那是不相乾的事,我們自己走自己路讓彆人去說吧,該怎麼辦就怎麼辦,還請父皇賜給妹夫爵位吧!”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說“,治兒,這個封賞便由你來封吧!”他的意思是要安羽汐承李治的情,日後懷著對李治感恩的心去為李治效力,李治心中也是雪亮,思考一下說“,本來我大唐駙馬應冊封為三品駙馬都尉,不可再進封,然我妹夫安羽汐自來大唐後,出謀劃策,使我大唐經濟出現澎勃生機,為我大唐作出巨大貢獻。由此經父皇與我相商決定,特加封安羽汐為大唐縣侯,我看你這個人比較懶惰自由散漫,不喜早朝,便彆出心裁的封你為逍遙侯吧,食邑一千戶,良田千傾。”

安羽汐大喜忙磕頭謝恩,又向李治磕頭,自己從冇有想到,能夠成為大唐的侯爵,這可是淩駕於品位以上的爵位,多少人想都不敢想,除非開國元勳功臣才能得享,真的是非常臭屁的了。

一邊的李洛雅也不由芳心大樂,那高陽公主卻又是一陣妒忌與恨意,恨她的老公房遺愛不思進取,同時又忌妒李洛雅找到這麼好的一個如意郎君。

安羽汐笑嘻嘻的又問,“這個侯爺是什麼品位的官?”

長孫衝啞然失笑,眾人也是哄嘡大笑不止,良久才安靜下來,長孫衝道“,我大唐自開國以來,爵位從王到公侯伯子男一共有九等,與官員勳級不同,你的縣侯從三品,可以說比你大的爵位是少之又少,想我大唐爵位都是立過汗馬功勞才能得此爵位,你年紀輕輕就被封侯,真的是少年有成。”

安羽汐心花怒放,又向李世民表了一番忠心,又說“,稟告父皇,,良田可以要,食邑還請父皇收回去,臣已然有了自己的事業。”李世民非常滿意的點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