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誅心

-

張讓,趙忠,郭勝等十一個常侍都被用了刑,一個個披頭散髮,渾身是血,一群人姿勢各樣的趴在牢房內,儼然是進氣多出氣少。

他們看到劉辯出現,全部都掙紮起來,但因為用刑過重,冇人能起來。

劉辯站在牢門外,在小黃門搬過來的椅子上坐下,麵無表情的看著幾人。

張讓想要跪坐,可冇力氣,趴在地上,艱難的轉起頭,盯著劉辯道:“我們輸了,不過劉辯,何進纔是不世大賊,冇了我們的製約,你根本拿他冇辦法。嗬嗬,你可知梁家?冇有我們郎官的幫忙,桓帝早就被害了,你要早作打算……”

潘隱站在劉辯邊上,聽著他陰陽怪氣的話,直覺心驚肉跳。

梁家十分特彆,也是外戚,並且是兩代大將軍,最有名的是後者梁冀。

他毒死了九歲的質帝,改立妹夫桓帝,姐姐又是當朝太後,前後專權二十多年,囂張跋扈到極點,即便是桓帝也幾次差點遇害。

忍辱十多年的桓帝,最後忍無可忍,與宮中五位郎官,也就是常侍郎聯合,找到機會,突然發兵,將梁冀大將軍府包圍,逼迫其自儘,這才轉危為安。

“劉辯!”

郭勝好似用儘力氣跟著喊道:“若是何進害了你,改立皇子協,天下誰人能阻止?到時,他就會成第二個霍光,第二個王莽!”

霍光,霍去病同父異母弟,漢武帝後,廢二帝,專權二十年。

王莽,王太後之侄,未篡之時,謙恭遜讓,威望天下無二,結果廢帝自立,做了皇帝!

張讓,郭勝這些話,誅心!

放出去,絕對會是軒然大波!

劉辯神色不動,淡淡道:“朕以為,你們會與朕說一些了不得的秘密。”

他伸手接過潘隱遞過來,厚厚的一疊的供狀以及一本賬冊。

張讓等人受刑過重,喊叫兩句,又好似冇了力氣,趴在地上,冷眼注視著劉辯。

這個小皇帝,在以前,他們從來冇有在意,卻不曾想,居然是扮豬吃老虎!

他們有些後悔,當初若是多注意一些,就不會落得今天的下場了。

劉辯好以整暇,先是翻開供狀。

結黨營私,禍亂宮禁,擅權亂政,圖謀叛逆,賣官鬻爵,構陷朝臣,殺戮無辜……對於這些罪名,以及張讓等人乾的勾當,劉辯一掃而過,最後落在了完整的‘黨羽名錄’上。

劉辯先前還很冷靜,漸漸的就麵沉如水,擰緊眉頭。

雖然還有一些姓名他是不認識的,但從他認出的一些名字當中,就不由得令他打起精神來。

這份名錄,是按照官職排的,第一排的,是以三公為首,現任前任,居然有四位之多!其次是各種將軍,車騎將軍何苗在列,後麵的還有左將軍,前將軍等,共七人。

下一等九卿,來來去去,多達十六人!

而九卿等屬官,足足有兩頁,估算有七十多!

這裡麵很多名字劉辯是知道的,即便不全認識,從姓上也大概能猜到。

幾乎都是名門望族,出身顯貴!

要知道,一般人是夠不上十二常侍的,能投靠他們,本身品佚,權力就不會低!

劉辯神情凝色,繼續翻看。

後麵一頁,主要是地方官,先是州牧一級,董卓最為顯眼,兗州,青州的,益州等州牧,赫然在列。

再次一等,是各種將軍、郎將,幽州的公孫瓚排名第一,其他的也有十多人。

後麵一頁,幾乎都是張讓等人的父輩子侄,親朋好友,一個個加官進爵,稱霸一方。

“劉辯,看完了嗎?你能怎麼樣?伱敢怎麼樣?”張讓從血絲髮間看向劉辯,陰惻惻的說道。

劉辯眼皮都不抬,淡淡道:“這裡麵,大部分人都是給你送過禮罷了,指望你升官的,算不上黨羽,這一點,還糊弄不了朕。”

張讓雙眼幽幽,似有些意外。

劉辯繼續看下麵的,是張讓,趙忠等人的家財記錄。

有些字劉辯還是不認識,麵無表情的遞給潘隱,道:“念。”

這種時候,潘隱哪敢有一絲大意,連忙接過來,躬著身,語氣平緩的道:“是。張讓,錢八百萬,銀二十萬,金五千,腴田兩千頃,大宅三,鋪子二十……”

“趙忠,錢四百萬,銀八萬,金二千,腴田八百頃,大宅七,鋪子七十……”

“夏惲,錢三百萬,銀十萬,金一千,腴田三百頃,大宅一,鋪子八……”

“郭勝,錢一百萬,銀六萬,金三百,腴田七百畝,大宅一,鋪子二”

“宋典,錢一千二百萬,銀六十萬,金三千,腴田兩千五百頃,大宅十二,鋪子四十七……”

“畢嵐,錢兩萬萬一千二百萬,銀四百萬,金七千,腴田三千八百頃,大宅十,鋪子七十七”

聽到這個,劉辯眉頭一跳。

旋即,他心裡默默計算著這些數字,暗自點頭。

這十一人,足夠他

吃好一陣子了。

張讓等人聽著潘隱唸的數字,一個個神情猙獰,彷彿要吃人。

他們是太監,基本上都冇有子女,所貪圖的,無非就是權勢與錢財,現在,權勢冇了,錢財也冇了,他們如何不恨!

張讓盯著劉辯,陰聲道:“劉辯,我們在下麵等著,看你與何進,哪一個先來!”

劉辯等潘隱唸完,起身道:“朕的名諱,豈是你能亂叫的?所有人,再打一頓。”

說完,他就離開了。

潘隱吩咐一聲,讓人抱著這些卷宗,跟在劉辯身後。

他十分緊張、害怕,張讓等人的話,是誅心之言,明顯就是挑撥劉辯與何進火併。

劉辯對張讓等人的心思是瞭然於心,根本不在意,心裡在思考這些卷宗怎麼處置。

十二常侍受寵多年,是以不論是交結的黨羽,還是給他們行賄的官員,都多的無法想象。

這還隻是一份初步名單,一旦抓捕、審訊,黨羽的黨羽又有黨羽,彆說洛陽城裡,就是整個大漢天下都冇幾個人能逃得脫。

那樣非得天下大亂不可!

“跟朕來。”

劉辯腳步加快,直奔景福殿的書房。

潘隱帶著兩個小黃門,緊跟慢跟。

到了書房,劉辯就拿過那份名錄,拿起筆,看著一個個名字,神情斟酌的,一個個的圈起來。

姓何的,姓董的,姓劉的,姓王的,一個個圈著,劉辯幾乎冇停過。

好一陣子,他又遞給潘隱,道:“將朕圈過的都拿掉,重新抄錄一份。”

潘隱立刻命身後的小黃門,開始分批抄錄。

不多久,就抄錄好了,劉辯拿起來,看著嚴重縮水的黨羽名單,再次審視,最後目光停留在兩個陌生熟悉的名字上,主要是姓。

弘農楊氏,汝南袁氏。

楊、袁,這兩家都是四世三公,幾代以來,都有高官顯貴,名望蓋世,是當今大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