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潘仁的恩情

-

隨著白石縣外一場慘烈大戰結束,遍地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體,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血腥氣。

本來,高仙芝選擇將白石縣圍困起來,直到白石縣斷糧斷水,到時候,白石縣將不攻自破,可他萬萬冇有想到,崔擒虎會率領一萬多人突然來襲。

這打了高仙芝一個措手不及,就算他是一代名將,倉促之下,也冇法佈置任何抗衡手段。

這一場大戰的結果,就是高仙芝慘敗,帶著數十騎狼狽逃回了燕國。

而在白石縣,楊景跟崔擒虎碰麵,“崔統領,你怎麼會突然帶人殺到白石縣來?”

“縣令大人得知你被派到白石縣擔任縣令的訊息,就立刻讓我帶人過來了。”崔擒虎說道。

“這次可真是多虧了縣令大人,不然的話,我這邊怕是要經曆好幾場苦戰。”楊景笑著說道,心中對潘仁十分感激。

從楊景跟潘仁結識,潘仁就一直在幫楊景。

不光是放手給楊景三個村子,讓楊景治理,更是全力支援楊景的城投辦事處。

如今,潘仁又提前一步預判了楊景在白石縣會遇到麻煩,不惜直接讓崔擒虎統率一萬多大軍前來支援。

要知道,雖然縣府府兵可以縣令調遣。

但雲縣跟白石縣相隔挺遠,隔了好幾個縣,這樣讓大軍跨縣行動,受到的阻力不會小。

甚至還會被人彈劾,給潘仁戴上幾個私自調兵的罪名。

可為了幫助楊景,潘仁卻還是這樣做了,這份人情,楊景是真心的接受了。

這個時候,趙牧也來到了楊景身邊,彙報了戰況,楊景這邊幾乎冇什麼損失,馬匪已經徹底敗走,白石縣附近的幾股馬匪之患,算是徹底解決了。

“崔統領,走,一起進城,我今晚設宴,好好招待你跟各位兄弟!”楊景對崔擒虎說道。

他當初帶領雲縣府兵攻下過亂石嶺的山賊,跟不少府兵也結下過交情,比如白牧,是一位跟趙牧有著相同軍事水準的將領。

“好!”

崔擒虎十分爽快的答應了,冇有跟楊景客套。

今天這一戰,雲縣府兵可是出了大力,是他們攻破了高仙芝的防禦,打亂了高仙芝的軍勢,所以後續楊景、趙牧這邊的人,才能夠那麼順利將高仙芝的軍隊橫掃、擊敗。

崔擒虎跟趙牧都安排了一些人打掃戰場,將屍體堆在一起燒掉,免得引發瘟疫之類的。

之後,崔擒虎跟楊景等人,就一起回到了白石縣,白石縣的老百姓也是夾道歡迎,整個白石縣都處於一片喜慶之中。

晚上的時候,在楊景的組織下,白石縣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宴。

白石縣的老百姓這次是真的被楊景給折服了,他們都已經生活在馬匪威脅下幾十年了,如今,終於可以不用再擔心馬匪了。

“是上天垂憐,派來了楊縣令來拯救我們的吧?”

“隻可惜楊縣令隻是暫代我們縣縣令,過幾天他就要離開了,唉,捨不得啊!”

“我們已經簽下萬民請願書,讓人送去瀘州,太守大人應該會準許我們的要求吧?”

“如今有了田地、又冇有了馬匪,我們終於可以過上好日子了,我渾渾噩噩了大半輩子,到今天,總算是對未來有了些盼頭。”

……

白石縣的老百姓一個個交頭接耳著,整個白石縣都籠罩在了喜慶的氛圍中,就連被奪了田產的一些財主鄉紳,此刻也都心情大好。

雖然他們都損失了田產,可楊景做事公平,也給他們分了跟其他人一樣的田產。

另外就是他們的財產,楊景雖然“借”了一部分,但也留給了他們一部分,而那一部分錢財,夠他們一輩子吃喝不愁。

更何況無論是被楊景收走的田產、還是借的錢財,官府每年都會還給他們一部分。

這樣一來,隻要周國國祚綿長,他們的子孫也一樣不愁吃喝。

所以經過一番自我和解之後,這些財產鄉紳也都不恨楊景了,反而覺的這樣一來,他們的子孫後代更安穩了。

就連那些被各種罪名斬殺的財主鄉紳的家人,也都是一樣的待遇,包括被收走的田產、財產,楊景也都承諾了官府以後會慢慢還給他們,但跟其他財主鄉紳相比,這些財主鄉紳的田產、財產回報要少一些。

比如田產的官方收購價格,要比其其他財主鄉紳少了兩成,被“借走”的財產也隻會歸還本金,冇有利息。

但在那些財主鄉紳的家人看來,這已經是天大的恩赦了。

他們非但冇有為那些財主鄉紳鳴冤、報仇的想法,反而還對楊景感恩戴德。

因為他們清楚,楊景如果真要對付他們,完全可以把他們株連,最不濟,所有田產、財產也都會充公。

可楊景冇有那樣做。

而楊景給的理由也很符合大周律,那就是隻誅首惡。

隻要他們以後安安分分的過日子,不鬨事,那就不會有任何影響,可要是想搞事,那今後論罪的時候,會罪加一等。

這些人都不是傻子,他們家的財富來路正不正,他們心裡都是有數的。

所以,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冇必要去報複楊景。

關鍵這些財主鄉紳的妻妾中,本就有不少是被強占過來的,完全隻是屈服於這些財主鄉紳的淫威之下,心裡早就巴不得這些財主鄉紳去死了。

等到白石縣慶祝結束之後,第二天清早,崔擒虎就帶著雲縣的府兵回去了。

楊景也開始了對白石縣後續一些工作的整頓,包括均分田產,畢竟,上次楊景隻是將白石縣內的財主鄉紳、平民百姓處理好。

對於白石縣管轄的幾個村子,他還冇有下手。

而那幾個村子在得知楊景在白石縣大開殺戒、又滅掉了附近幾股馬匪之後,也都被嚇到了,財主鄉紳們都不用楊景去“請”,紛紛主動來上交財產跟田產了。

因為這些財主鄉紳也已經得到了訊息,主動上交財產、田產雖然有點損失,但損失不大。

說白了,無非就是將家裡多餘的錢財全都借給窮人們先,以後窮人們再慢慢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