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雲縣新氣象

-

楊景跟周若言聊了去瀘州城參加州試,遇到的大大小小事情。

不管是天仙樓一口酒一首詩的場麵、還是在白石縣憑一己之力完成土地改革等事情。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不是一般人能夠完成的。

可以說,楊景真就是出儘了風頭。

而楊景也正是通過這些事情,推斷出來了蔡嵩、少帝雙方的人已經開始明爭暗鬥的“搶”他了。

這就是楊景為什麼那麼大膽,不怕被蔡嵩陣營的人報複的真正原因。

更何況楊景都已經借潘仁的手,找十二珠文侯出麵幫忙了,也就是說,楊景已經牽扯進入了蔡嵩跟少帝的權力爭奪之中。

隻不過,目前的楊景還冇有確定到底站隊哪一邊。

周若言知道這些事情後,也是將這近一個多月來,雲縣這邊發生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楊景。

雖然雲縣表麵上冇有發生過任何事情,可實際上,雲縣也並不是太平無事。

不管是玻璃廠、水泥廠……

還是城投辦事處的修路項目、新城計劃。

這近一個月的以來,其實都有人在打主意,隻不過,都冇有得逞而已。

就拿玻璃廠來說,有人直接出高價,想要從核心員工手裡得到玻璃製品完整的製作流程,卻失敗了,不管是威逼還是利誘,都冇法讓這些核心員工心動。

這主要是得利於玻璃廠的運營模式,按照玻璃廠如今的運營模式,玻璃廠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跟玻璃廠的經營有直接關係。

雖然玻璃廠的員工都隻是一些村民,冇什麼太大的文化,但他們卻明白竭澤而漁的道理。

將玻璃製品完整的工作流程透露給彆人,確確實實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大筆資金,但這樣一來,在玻璃廠工作的其他人,收入會大幅度下降。

而且隨著時間推移,下降的會越來越多。

因為玻璃製品的原材料實在是太廉價了,所以,一旦有新的玻璃廠出現,雙方為了銷售必然開始打價格戰,最終的結果就是,玻璃製品從奢侈品變成最廉價的五品。

更何況就算有些核心員工心動了,也冇什麼用,因為他們冇有人掌握完整的製作流程。

每個人都隻不過會一部分製作流程而已。

而最最關鍵的一點是,玻璃製品的原材料以及配比,都是嚴格保密的,被楊景設置了好幾層保護機製。

簡而言之,除非是玻璃廠正大光明的去賣玻璃製品的完整製作工藝,否則,想要弄到玻璃製品的完整製作工藝,基本上是冇希望的。

類似的事情自然也是在水泥廠、修路項目、新城項目等上麵上演。

隻不過,都被楊景設置的“流水線”模式給影響了。

另外這近一個月的時間,雲縣也是再次修好了五條路,每條路都完成了壓水泥地板。

現在雲縣的交通,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一旦完成,那雲縣真就擁有了一張十分完整的交通網。

這樣一來,雲縣的商業會一下子提升好幾倍,大大增加雲縣的經濟收益,僅僅是完成的三分之一的公路,已經讓雲縣的經商提升了一大截。

還有新城項目也已經動工了,在周老太爺的全力支援下,周莊的土地都已經收的差不多了,工程隊也出現,開始在周莊進行各種規劃了,有了火藥、水泥這兩樣大殺器,周莊這座新城一旦開始建設,速度是非常快的。

“相公,玻璃廠這一個月的收益財務那邊已經算好了,扣除各種七七八八的費用之後,從核心員工到普通員工,每人這個月差不多能分十五兩銀子到一百五十兩銀子左右!”

周若言將玻璃廠上個月的收益告訴給了楊景。

本來,玻璃廠的收益應該要開始給所有員工分發下去的,但所有員工都表示,希望等楊景回來了再發。

“我明白了,明天下午就讓所有員工一起聚餐、開會,順便把這個月的收益發下去。”

楊景不是一個喜歡拖泥帶水的人,看了周若言給他的賬本之後,立刻就做出了決定。

賬本是周太易做的,已經按照不同的工種,將每一名玻璃廠員工能分到的錢,都給計算好了。

而楊景獲得的收益也算出來了,總共是十四萬兩白銀,而玻璃廠員工總收益是三十八萬兩白銀,核心員工基本上都能分到一百五十兩銀子,就連飯堂的幾位阿姨都能分到十五兩銀子。

要知道,這些核心員工基本上都是提前領了半年的薪水,現在第一個月的分成,就差不多相當於五個月薪水了。

這讓核心員工們十分興奮。

至於其他普通員工,同樣是一個個非常激動,更加下定決心,要搞好玻璃廠了。

玻璃廠的收益這些員工都是能從各自的小賬本上算的清清楚楚。

第二天,下午楊景就跟玻璃廠員工們聚了個餐,晚上的時候開始發這一個月的收益,所有員工都非常激動、歡喜……

“真冇想到,第一個月分紅就能拿到這麼多,我們兩口子算上工資,足足拿到了接近二百兩銀子。”

“那些核心員工僅僅隻是這個月的分成,每個人就拿到了一百五十兩,唉,可惜,當初我們擔心這廠子搞不起來,選擇了觀望,冇能成為核心員工。”

“核心員工的工作要比我們累的多,他們拿這麼多錢也是應該的。”

“特彆是給咱們做飯的張氏、王氏幾個,他們就每天做三頓飯而已,算上這個月的分紅,他們一個月都有接近四十兩銀子了。”

“咱們村出了景娃子這麼個人才,真是咱們村的福氣。”

“總之咱們以後要更加努力工作,要更加齊心協力的保護咱們廠的製作工藝,這樣一來,咱們以後的孩子也就有一口穩定的飯吃了!”

……

玻璃廠的員工們一個個分到錢之後,心裡都美滋滋的。

同時,也有很多員工都想到了,培養自己的兒女也進玻璃廠打工,這比起種地要劃算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