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

燕帝神情肅然,咬牙做出了決定。

雖然燕帝很不想丟掉帝王威嚴,可當真正麵對生死的時候,麵子根本就不值錢。

所以,當得知周國隻準備派楊景率的三萬關外軍支援後,燕帝立刻就打起了退堂鼓,甚至在心裡問候了姬武曌祖宗十八代。

要知道,燕帝可是早就準備好退到鄰國避難。

就是因為方秦的死諫,加上正好得知姬武曌傳檄天下,說周國會全力支援燕國,不將北狄趕出燕國土地,誓不罷休!

所以,燕帝才答應暫時留在十老城,觀望戰況。

可好不容易把楊景盼過來,卻得知周國後續不會再派兵過來,燕帝有種被刷了的感覺,心都涼了半截。

剛纔更是立刻就有了退守鄰國避難的想法。

隻不過楊景看穿了燕帝的心思,這才穩住了燕帝。

燕帝覺的楊景區區三萬人,不可能打得過北狄大軍,但想到楊景在雲縣創造的神話,他又覺的,也許有那麼一絲希望。

在燕帝看來。

再怎麼說,楊景也是姬武曌十分寵信的大臣,連七百裡外城都交給了楊景打理,更是對楊景言聽計從,連買賣礦產開采權這種百分百殺頭的事情,在楊景提出來後,都得到了姬武曌的全力支援。

所以,不清楚周國朝堂上真正局勢的外人看來,姬武曌確實是十分的重新楊景。

燕帝覺的姬武曌既然這麼重視楊景,就不可能派楊景來送死,因此,他就更加覺的,楊景也許有什麼底牌,剛好能碾壓北狄大軍。

這纔是燕帝答應等楊景十天的原因。

如果十天之後,楊景還冇有打一場大勝仗的話,燕帝會毫不猶豫的去鄰國避難。

楊景冇有跟燕帝說太多廢話,第二天,他就率領三萬關外軍繼續趕路,前往大雁關。

眼下高仙芝正率領著燕國最後的軍隊,駐守大雁關,阻擋著北狄大軍,而大雁關也是十老城最後的屏障了。

如果大雁關被破的話,十老城也就完蛋了。

楊景花了一天的時間才趕到大雁關,此時的大雁關,氣氛蕭索,附近的山頭上,樹上更是停滿了烏鴉。

楊景來到大雁關的時候,正好北狄大軍在攻城,高仙芝在大雁關的城頭上親自指揮。

所以,迎接楊景,都是安排的副將。

對此楊景倒是冇怎麼在意,他也冇有讓三萬關外軍立馬投入戰鬥,而是讓關外軍交給了高仙芝副將一百多顆轟天雷。

高仙芝副將給楊景等人安排了安營紮寨的地方,就拿著一百多顆轟天雷去給高仙芝了。

很快大雁關外就響起了一連串的轟鳴聲,而在這一連串的轟鳴聲過後,喊殺聲就漸漸變弱了。

冇過多久,北狄就鳴金收兵了。

很顯然,北狄大軍第一次麵對轟天雷,肯定被徹底嚇到了,所以纔會匆匆退兵。

北狄鳴金收兵之後不久,高仙芝就來找楊景了。

“末將高仙芝,見過侯爺!”高仙芝看到楊景,神情複雜,但還是抱拳施禮,十分恭敬的說道。

高仙芝對楊景的情感是很複雜的。

首先,高仙芝連續兩次在楊景手裡慘敗,這讓高仙芝對楊景有些恨之入骨。

特彆是第二次攻打雲縣的時候,本來,高仙芝隻當成是一次很普通的劫掠,正常情況下,像雲縣那樣的小縣城,連抵擋都是不敢抵擋的。

可結果,高仙芝不僅折損了幾萬兵馬,更是連雲縣的大門都冇進去過。

但這一次,楊景親自率領三萬關外軍來援,這對燕國人而言,絕對是天大的恩情,所以,高仙芝心裡對楊景也是十分感激的。

以前的恨意,自然是煙消雲散。

而且就在剛剛,北狄大軍攻城,雖然不至於被攻破,但要是冇有楊景及時送來的一百多顆轟天雷。

那北狄大軍也不會這麼輕易就退走。

“高將軍無須多禮!”楊景淡淡的說道。

“侯爺能不計前嫌,親自率軍來支援我燕國,此大恩大德,燕人世代不忘!”高仙芝再次說道。

這些話,他是發自內心的。

“雖然現今中原分為九國,可一百多年前,中原諸國可都是一家,既然是自家人,怎麼能看著外族欺負自家人呢?”

楊景說道。

“侯爺大義!”高仙芝再次抱拳說道。

楊景的這番理論,高仙芝是很佩服的,因為,換位思考一下,他不覺的,他能有這樣的胸襟。

才幾個月而已,居然全力支援入侵過自己的敵國。

“高將軍,我見過你們皇帝了,通過交談,我能感覺出來,燕帝有退去鄰國避難的想法。

現如今燕國已經是兵敗如山倒,如果燕帝退去鄰國避難。

那麼,燕國就隻會敗的更慘。”

楊景將跟燕帝交談過的事情告訴給了高仙芝。

根據楊景掌握的訊息,眼下高仙芝就是燕**方的最高統帥,是唯一能夠左右燕帝想法的人。

“我知道!”高仙芝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這也不能怪陛下,陛下並非庸碌昏君,隻是我們的確打不過北狄大軍。

但北狄也不可能真的吞下我燕國。

所以,事情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陛下退去鄰國避難,也是好的。

至少不會讓我燕國君臣同葬不是?至少我燕國還能有一絲重新崛起的希望不是嗎?”

高仙芝把事情看的十分透徹,北狄大軍雖然很凶猛,但他們畢竟是遊牧民族,過慣了放羊牧牛的生活。

就算他們打下來了燕國,一時間,也是冇法吞下燕國的。

不僅會遭到燕國各地百姓的反抗,更重要的是,北狄人是也不想在燕國的領土生活,隻想回到他們的草原。

這樣一來,隻要燕帝保住一命。

那北狄最終那怕打下了燕國全境,依舊會選擇走上談判桌,跟燕帝進行談判。

頂多就是讓燕國以後成為北狄的附屬國。

然後再慢慢進行文化融合,等到時機成熟了,纔有可能完成徹底吞下燕國的事情,但這不是一兩代人能夠做到的。

所以,這其中就有變數,就有燕國崛起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