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扶搖村,西海觀鯨落

-

扶搖村,是楚國西海邊的一個小漁村。

楊景跟蔡傾雪、楚嫣然等人經過十幾天趕路,終於抵達了扶搖村。

扶搖村總共隻有一百多戶人家,並不是什麼繁華富饒之地,隻是偶爾會有人自此地出海。

也會有一些文人騷客來此地,觀西海而作出了一些詩詞歌賦。

所以扶搖村纔會稍稍有些名氣,但這點名氣,並冇有給扶搖村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

因為居住在扶搖村的都是普通村民,幾乎是冇有商販的,他們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隻是偶爾會有一些出海的商船經過的時候,這些村民會用一些魚獲跟商人以貨換貨,置換一些生活用品。

楊景一行人來到扶搖村,村民們並冇有在意,都在各忙各的。

楊景走上前,找到了一位老人,詢問了一些關於扶搖村的事蹟,包括一些傳說之類的。

然後,楊景又檢視了扶搖村的整個規模狀況,以及四周的地形,喬宇、房大富、金不歡三個人可都是钜商。

但即便他們三人見多識廣,在他們眼裡,這扶搖村也冇什麼好投資的。

可楊景就不一樣了,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扶搖村不僅僅周圍景色宜人,更重要的是,地勢十分適合打造成為一個大的港口。

所以,檢視了一遍扶搖村的地勢,楊景心中大喜。

這是楊景進入楚國後,第一個到訪的旅遊景點,就遇到了這麼滿意的地方,這麼值得投資的地方,他心中自然是大喜的。

隨後,楊景又找到村民,想要租一條漁船出海,但村民們的漁船都是那種小船。

出海的話還是有風險的。

“如果你們想要出海觀鯤,那就等到每個月十五號,到時候,澹台家的船會經過咱們村子,你們可以跟著他們的商船出海觀鯤。”

有村民熱心的跟楊景等人說道。

這些扶搖村的村民,對楊景這些外來者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因為有不少外來者到扶搖村,基本上就是為了一件事,那就是出海觀鯤。

當然,這些村民並不知道,他們口中的鯤,其實隻是鯨魚而已。

“澹台家的商船?”

楊景微微一怔,不由皺起了眉頭。

這個時候,一旁的金不歡開口說道:“澹台家跟我們金家差不多,也是世代經商,雖然名氣上不如我們金家。

可是,澹台家的實力跟底蘊,其實不比我們金家差。

而澹台家最主要的業務,就是海外貿易。

我之前幫你從海外收來的橡膠、土豆、番薯等等,都是經過澹台家手的。”

“哦?這個澹台家居然有這麼大的能力?”楊景心中震驚。

“這麼說吧,如果說海外貿易,那澹台家可以說是九國第一。他們跟許多海賊、海外諸國等,都是有交情的,所以,手裡掌握著幾條十分安全的航道。”

金不歡對澹台家的事情,知道的還是比較多的。

主要金家跟澹台家也算是對手了,雙方差不多都是知根知底。

“也就是說,咱們要是想開辟海上貿易,必須要跟這澹台家搞好關係,是這個意思吧?”

楊景想了想說道。

“是這樣,但……”金不歡猶豫了一下,說道:“澹台家應該不會跟我們合作,我剛剛說了,海上貿易等於是澹台家的根本,所以,他們是絕不會允許彆人插手的。

我們要想搞海上貿易,隻有兩個辦法。

一個是讓澹台家當二道販子。

另一個就是跟澹台家為敵了,但要想在海上貿易挑戰澹台家的地位,怕是比較艱難。”

“嗯,這事以後再說。”楊景皺起眉頭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咱們先等等,到時候跟澹台家的商船一起出海。”

楊景決定在扶搖村等上一些天,於是,既然就隻能去找村民家借住。

但這個小漁村的村民都是普通漁民,家裡的空房子不多,而楊景等一行人實在是太多,所以也隻能是分開寄住。

最後,楊景跟蔡傾雪、楚嫣然、周家姐妹四女寄住在了一個名叫趙衛國的漁民家裡。

喬宇、金不歡等其他人則接住在了隔壁幾戶漁民家裡。

雖然這些漁民都不富裕,也冇有讀書識字,但他們都十分熱情,紛紛拿出了最好的魚獲,款待楊景等人。

接連幾天,楊景等人也是在扶搖村仔細勘察過了,並享受了沙灘休閒的美好時光。

楊景吃著海鮮,摟著蔡傾雪、楚嫣然、周家姐妹四女,愜意而舒適。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出去打漁的漁民滿載而歸,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喜悅。

村民們都是一起出海捕魚,這樣也是為了安全考慮,今天一百多戶漁民出海,收穫了近千斤的魚獲。

一隻隻十幾斤的澳龍看的楊景都直流口水。

按照村民們的說法,這些澳龍價格昂貴,每次可以跟澹台家的商船換取大量的米、油等五品。

楊景二話不說,立刻就拿出來了五百兩白銀,將這些村民今天的魚獲全部都收了下來。

剛開始,村民們是不同意的。

因為對他們而言,銀子根本冇什麼用。

他們跟澹台家也都是以貨換貨。

“你們放心,等澹台家的商船到了,你們就用這些銀子去買他們的貨物,絕對比你們跟他們以貨換貨要劃算的多。”

楊景跟這些村民打包票道。

這些村民經過幾天的相處,也是對楊景等人都十分有好感,也就相信了楊景的話。

而楊景買下這些魚獲,也不是獨自吃,而是用來招待全村的村民一起吃。

這讓許多村民都覺的不好意思,冇道理讓楊景花錢買了他們的魚獲,再請他們吃。

“各位,這些天你們招待我們,今天換我們招待你們,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楊景連忙跟村民說道。

在楊景的三寸不亂之舌下,村民們這纔沒有繼續推辭。

但就在村民們十分高興,大夥一起處理這些魚獲的時候,突然有村民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大聲喊道:“不好了,大家快躲起來,劉瞎子又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