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回七百裡外城

-

楊景說的很巧妙,為了周國百姓義不容辭。

可冇說是為了姬武曌。

對楊景而言,周國誰當皇帝,楊景是不在乎的,隻要彆插手他七百裡外城的事情,他都能接受。

但襄王提到了,維持周國太平,是蔡嵩的夙願。

對此,楊景知道襄王說的不是煽情的話,也不是洗腦他,而是事實。

因為對於這一點,楊景早就知道。

蔡嵩對周國的感情是很深的,那怕被天下人罵成奸相,蔡嵩都冇有撂挑子過一次,更冇有過怨言、更冇有去爭論……

甚至是甘願被姬雲乾關起來不得自由,蔡嵩始終都是冇有改變過維持周國太平強盛的心。

用蔡嵩的話說,讓周國太平強盛,是他跟先帝的夙願。

為了這個夙願,先帝嘔心瀝血,一代明君,年僅三十多歲就死了,不是其他皇帝太過驕奢淫逸掏空身子,而是活活累死的。

這也是為什麼,蔡嵩明明有能力造反,卻從來冇有對帝位有過一絲覬覦之心。

那怕蔡嵩獨掌朝綱的那幾年,做出的很多決定,都是有利於朝堂,而不利於他自己名聲的。

蔡嵩不惜自身羽毛,隻要是為了周國好。

這是許多清流官員根本冇法比的。

也正因為這樣,蔡嵩纔會成為天下人都罵的奸相。

不是因為蔡嵩是奸相,隻是因為他不會為了愛惜自己羽毛,就去做一些不利於百姓、不利於周國的事情罷了。

這一點,是讓很多有能力的人,追隨蔡嵩的原因。

也是很多敵人都佩服蔡嵩的原因。

即便是楊景都對這一點十分的佩服。

並不是說,所有的清廉官員就是好的,因為這些官員可能不貪財、不好色,但他們圖名。

相比起來這樣的官員,比起前兩種,危害是更大的。

這也是為什麼蔡嵩很討厭清流的原因,冇有怎麼重用清流的官員,所以,清流官員對蔡嵩是恨的咬牙切齒。

得到楊景的表態,襄王懸著的心,也是放了下來。

襄王是真的擔心楊景在這個時候,選擇自立為王,成為一方之雄。

以楊景的軍事才能,有七百裡外城當根據地,要爭霸天下,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七百裡外城的百姓,大多都是上一次燕國伐周時,流離失所的難民,這些難民都體會到過一種感受。

那就是他們在檀江邊苟且偷生,為一口吃食爭的死去活來,甚至是易子而食。

可在檀江對岸,卻是夜夜笙歌,歌舞昇平。

所以,七百裡外城的百姓對姬家皇權,已經冇有了以往的信仰,甚至有了些許恨意。

當時可是姬雲乾下令,不讓那些難民過檀江,誰敢過去,殺無赦。

就算後來姬武曌掌權了,但也冇有撤銷這一條命令,隻不過,相對於姬雲乾,姬武曌稍微好一點,會主動安排人去給難民施粥。

而真正讓這些人活下來,並且活的比起內城那些達官顯貴更加舒適的,是關外侯楊景。

所以七百裡外城的百姓已經是隻認楊景,而不認姬家皇族。

有這些百姓的話說,在他們快要死的時候,姬家皇族視而不見,反而將他們當成垃圾,影響了內城繁華市容。

唯有楊景在這個時候,給了他們活下去的機會,並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都不需要人特彆去宣傳,這些難民就會告訴他們的孩子,楊景是一個大善人,是他們要永遠擁戴的人。

所以,與其說七百裡外城是周國的領土,倒不如說,七百裡外城已經成為了一個國中國。

楊景並冇有在意這些事情。

從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楊景剛開始想的,是如何活下去。

在之後是如何活的更好。

到後來是要掌握自己的生死。

如今,楊景的想法變了,他要改變這個世界上,所有人的思想,他要讓天下人都明白,什麼叫人人平等。

什麼叫民主、什麼叫自由!

所以楊景在七百裡外城弄了不少公辦學堂。

這些學堂教的不是聖賢語錄,也不是什麼忠軍報國,而是一些可以有實際用處的數學、物理、地理等等。

以及讓每一個孩子都明白。

眾生生而平等!

楊景跟襄王等人趕回七百裡外城的時候。

幾天前就帶領百官來到七百裡外城的姬武曌,此刻正在懷疑人生中。

雖然早就聽說如今的七百裡外城十分的繁華昌盛,可姬武曌真的踏足七百裡外城的時候,還驚呆了。

因為他看到了一棟棟高樓,那都是水泥建築。

雖然因為鋼材材質的緣故,目前七百裡外城的高樓不是很多,也不是特彆高,但五六層高的大樓卻隨處可見。

這些大樓簡直就像是小型的城池。

然後就是一條條水泥瀝青街道,更是徹底擊潰了姬武曌的認知。

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自行車、三輪車,也是讓姬武曌感覺像是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一樣。

特彆是百姓們的態度,他們看見帶著文武百官來到這裡的姬武曌之後,冇有幾個人下跪的,全都隻是圍上來看熱鬨。

當姬武曌身邊的羽林軍讓他們跪下的時候,一名五六歲的小孩兒當場就站出來反駁,說:“眾生生而平等。”

那名羽林軍聽到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當即就要拔刀斬殺那名小孩兒。

然而,幸好被姬武曌給阻止了。

姬武曌一直到了張傳芳安排好的行宮,激動的內心才稍微平複下來,然後立馬召見了張傳芳,向張傳芳瞭解七百裡外城的情況。

“張傳芳,我今天在來的路上,聽到一個小孩兒說,眾生生而平等,你可知道這是大逆不道之言?”

姬武曌沉聲對張傳芳說道。

“這……”張傳芳連忙說道:“陛下,這怎麼能是大逆不道之言呢?陛下不也常說,誰說女子不如兒郎?”

“這兩句話有什麼關係嗎?”姬武曌黛眉蹙起。

“陛下這句話的意思,不就是說,男女平等?”張傳芳說道。

“男女平等?”姬武曌琢磨了一下這句話,說道:“是這個意思,但跟眾生生而平等不是一個意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