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楊景舌戰群臣

-

京城,皇宮的禦花園內。

姬武曌正跟楊景一邊走,一邊聊當前局勢。

如今的姬武曌,已經是完全信任楊景了,主要是姬武曌在寧城生活了一段時間,讓姬武曌真正感受到了,寧城的老百姓的生活,都要比她這個皇帝還要好。

這樣是姬武曌會同意楊景當初在大雪坪提議的根本原因。

要不是因為在寧城生活了一段時間,姬武曌肯定跟天下各國的皇帝、國主一樣,是絕不會同意楊景提議的。

“鎮國王,說說吧,你有什麼破局良策?”姬武曌對楊景問道。

“陛下勿憂,臣心裡已經有計劃了,等會兒在朝堂上,臣會說服群臣的。”

楊景說道。

楊景十分清楚,目前的局勢給了姬武曌極大的壓力。

這也是楊景選擇來京城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解決朝堂上的問題,不然,戰場上瞬息萬變,朝堂上的群臣跟前方征戰的大將不能同心,那就不可能真正的大勝。

姬武曌點了點頭,也就冇有繼續追問楊景。

“白牧帶了三千征天兵團,去阻擊七國聯軍主力,你覺的結果會怎麼樣?”姬武曌問道。

“這次應該是白牧太心急了,所以著了七國的道,七國這次看似是各地開花,實際上是張開了一個大口袋,故意引誘我們去攻打聯軍主力的。

現在這個時候,我估摸著,白牧很快就會遭到七國聯軍的圍殺。

帶去的三千征天軍團最少也要損失一半。”

楊景皺起眉頭,猶豫了一下,如實告知了姬武曌。

“什麼?”姬武曌臉色大變,說道:“我們目前能夠阻擋住七國聯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士氣高漲。

如果這個時候,白牧大敗的話,士氣打擊會非常嚴重。

到時候,就很可能抵擋不住七國聯軍了。”

“陛下放心好了,我已經派趙牧走斜穀,直插洛城,在洛城跟突圍的白牧一起,給我重創七國聯軍。”

楊景說道。

得知楊景已經有了安排,姬武曌這才鬆了口氣。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就到了上朝的時間。

隨後,姬武曌就跟楊景一起去上朝了,到了朝堂上,看見楊景的群臣臉色都是一變。

雖然群臣已經知道楊景回來周國了,可真看到楊景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有些心虛了,因為這段日子,可是有不少人瘋狂針對楊景,說了楊景太多的壞話。

當然,那些人之所以敢這樣針對楊景,就是因為他們覺的,楊景是冇辦法活著回到周國的。

然而卻是事與願違,楊景竟然十分順利的回到了周國。

“諸位愛卿,鎮國王已經回來了,都聊一聊七國伐周的事情吧,討論一下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姬武曌掃了一眼朝堂上的群臣,大聲說道。

聽到姬武曌的話,朝堂上的群臣,紛紛開始發表意見。

“陛下,臣覺的,最好還是跟七國議和。”有大臣思考了一下,第一個站出來發表意見。

“議和?怎麼議和?你覺的七國是在玩過家家嗎?這一次,七國就是奔著滅我周國來的,他們會議和嗎?你什麼時候見過狼跟羊簽訂互不侵略條約的?”

又有一名大臣站了出來,極力反對跟七國議和,認為七國是不可能跟周國議和的。

“不錯,現在找七國議和,七國是肯定不會同意的,唯今之計,隻能夠是向七國乞和。”有大臣提出了新的意見。

“乞和?方大人,你是在說笑嗎?我周國兒郎寧肯站著死,也絕不跪著苟且偷生。”

“乞和還能保住宗廟社稷,不乞隻會讓整個周國都化為飛灰。”

“有時候還是要懂的忍辱負重的,隻要我們周國能夠存續下來,未來未嘗冇有機會再次崛起。”

“對、對、對,守得青山在,不怕冇柴燒,該忍讓的時候,還是退一步的好。”

……

一時間,朝堂上就跟菜市場一樣的了,群臣們爭吵的不可開交。

楊景看著吵成了一鍋粥的群臣,不由皺起了眉頭,輕輕開口說道:“很快,白牧戰敗的訊息就會傳來。”

聽到楊景的話,群臣都愣住了。

誰也冇有想到楊景開口的第一句話,居然是說白牧會大敗,一時間,眾人都冇有反應過來。

過了好一會兒,纔有大臣回過神來,說道:“鎮國王,你,你說白牧將軍會戰敗,是真的嗎?”

“真的。”楊景點了點頭,用肯定的語氣說道:“戰報很快就會送來的。”

聽到楊景用這麼肯定的話說,其他大臣也纔回過神來,不少大臣的臉色都變了,白牧一旦敗了,也就意味著,接下來周國會兵敗如山倒。

“陛下,不要再猶豫了,趕緊向七國乞和吧,不管七國有什麼條件,隻要能夠存國,我們都要同意。”

“連白牧大將軍都敗了,我周國還有誰能抵擋七國聯軍?”

“現在不乞和的話,到時候,怕是連乞降,彆人都不同意了。”

“對對對,陛下,趕緊向七國乞和吧。”

一時間,群臣再次吵成了一鍋粥。

看到這一幕,端坐在龍椅上的姬武曌黛眉蹙起,她冇想到楊景居然會直接說白牧戰敗的事情,這不就是讓那些乞和的大臣更有底氣了嗎?

“乞和?乞降?”就在群臣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楊景再次開口了,冷冷的說道:“你們的膝蓋骨就這麼軟嗎?國家一旦處於劣勢,你們就要投降?你們都冇有脊梁骨的嗎?

一些文成懦弱也就算了,居然還有武將跟著起鬨,你們是那裡來的臉?

你們一個個是都冇帶卵嗎?

慫的就跟個王八似的?也不覺的丟人?”

聽到楊景的話,剛纔還在爭吵的群臣臉色都變的很難看,特彆是幾個跟著提議乞和的武將,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算了。

身為武將,麵對國戰卻選擇乞和,這卻是太掉價了。

“鎮國王,你什麼意思?剛剛是你說的,白牧大將會大敗,現在卻又說我們不敢戰?我們是不敢戰嗎?我們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有大臣當場就反駁了楊景的話。

-